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六歌
内容
试读章节

第一章:豆汁记

许多被道出,更多被隐藏。

——题记

1

扇背镇盛产豆汁,扇背镇人也爱吃豆汁,喝粥搅点,炒菜拌点,至于卤肉腌鱼,更是少不了。单青海印象最滦刻了,他从七岁开始,就帮母亲沽豆汁,每次都不多不少,刚好三两,五毛钱。一直到十七岁,他才开始把这烦人却也不累人的活推给了弟弟单秋水。

单青海的家在扇东街上,豆汁店却位于扇西街,路途有点远,等于沽一次豆汁,得横穿整个小镇。小镇之所以小,其实也就两条街,T字形,像一把靶子,扣放在海湾边上。扇东街直通东宫码头,单青海的父亲一大早就要去码头搬鱼,晚上回来时,浑身的鱼腥臭,单青海一家闻了多少年了,还是感觉难受。但父亲每天都会带点杂碎鱼回家,无论煎煮蒸焖,只要是母亲站灶头,总是少不了豆汁的,这也是单青海一家天天沽豆汁的原因。却又不沽多,一个小瓶子,刚好满到颈部的样子。母亲说,豆汁不经放。实际上,单青海知道,他家就靠父亲每天那一点工钱,母亲都是掐好了使的。

单青海在日复一日沽豆汁的往返路途中,总能遇见一个人。这个人叫郭水坝,有点傻,其实也不是真傻,就是老实过了头,被人看不起。他们几乎每次都会在扇东街和扇西街交会处相遇,具体是在金龙照相馆门口。郭水坝侧头看一眼照相馆,看橱窗外贴着被放大的老人遗照和小女孩穿裙子的靓照。单青海也会跟着看一眼。单青海其实也有点看不起郭水坝,尽管按辈分,单青海得管郭水坝叫叔。奇怪的是,从不和人打招呼的郭水坝,每次遇见单青海,却总是笑脸相迎,然后问:“沽豆汁啊?”一个字不多一个字不少,像录音机复读出来的。起初单青海还有点反感,有点怕,后来他也习惯了,并开始觉得郭水坝其实并不是那么让人讨厌,他回答:“是啊,你去做乜个?”单青海也成了复读机,同样一字不多一字不少。郭水坝接下来的回答还是一成不变——“我去看我老婆。”

有时候,能证明单青海又过了一天的证据就是在金龙照相馆门口遇见了去看老婆的郭水坝。

2

单青海的弟弟单秋水在扇背小学读五年级,单秋水比单青海小两岁。单秋水没读过幼儿园,也没进过学前班,一直到三年级,连个ABC都不会写,老师整天拿他当沙包打。老师讨厌的学生,同学自然也讨厌。所以,单秋水天天挨打,几乎都练成了铁布衫。有一次,单秋水被一个叫郝安香的女同学打,扇了一耳光,竟然流鼻血了。平时怎么打都没事,那次竟被一个女孩打出了鼻血。单秋水感觉很没面子,便一整天不敢回家。  单青海去沽豆汁时,不见弟弟回家,沽豆汁回来了,还不见弟弟。妈妈便问:“你去看一看吧,是不是又跟人打架了?”单青海没动静。他纠正道:

“不是打架,是挨打。”

为了弟弟的事,单青海没少去扇背小学找老师,也找校长,小小年纪,竟然像个大人那样和校长面对面说理论事。单青海也不想,谁叫父亲忙呢,就是不忙,父亲那样子,锤子也砸不出一句闷响。这样一来,不难看出,两兄弟,哥哥随了母亲,弟弟随了父亲。单青海没上学,母亲一直觉得有点可惜,说哥哥要比弟弟聪明一点,实际上也是夸自己比丈夫聪明一点。倒不是单青海不想读,是他没机会读,他十岁那年得了一场怪病,怕光,一见光就发晕。两年后,病好了,可也已经十二岁了,不好意思去报一年级了。

一直到深夜,单青海才把躲在圹场里的单秋水给牵了回来。确实是牵,单青海就那样牵着弟弟的耳朵往家里拉,一路上,街上的人都听见单秋水哇哇哇大叫,知道单秋水又被人打了。回到家,单秋水的耳朵被哥哥拉出了血,耳朵的痛让他忘了脸上的痛,所以在父母面前,单秋水一跃而起,要和哥哥拼命。

单青海气得脸色铁青:“对付自己人,你就厉害。”

母亲在一边劝。父亲一直没说话,闷头喝着海马酒。

等冷静下来,全家人一起吃饭,母亲才发现,单秋水的鼻孔下有两团干了的血球。问是怎么回事,单秋水一直不说。母亲吓他:“不说就带你去卫生院打吊针。”他才承认,被郝安香打了一巴掌。

“郝安香怎么打你?”

“都怪他,”单秋水伸手指着哥哥,“她说他天天看她的照片,是个流氓。”

P1-3

后记

这是一部长篇小说

先罗列一下这个小说取得的成绩:

2014年,长篇小说《六歌》荣获第五届深圳原创网络文学拉力赛总冠军;

第一章《豆汁记》发表于《时代文学》2015年7期;

第二章《怕光记》发表于《清明》2014年5期;

第三章《逃亡记》发表于《清明》2015年5期;

第四章《潜入记》发表于《啄木鸟》2015年2期,《小说选刊》2015年3期选载;

第五章《枪声记》发表于《特区文学》2015年4期;

第六章《弑母记》发表于《青年作家》2015年9期。

它们各自出发,散落四方,终于功德圆满,又团结在一起,有了出版的机会。必须得感谢这么多能够接纳它们的编辑们,在我这里,它们曾经像怪胎一样让我焦虑。

《六歌》的写作,费时六个月。我写出了个什么东西?是的,我自己也得好好想想。说它是个长篇吧,有人也许会觉得只是一部人物互有关联的小说集;说是小说集吧,每个故事却又都意犹未尽,布着局等着下个故事来解答……我就写了这么个东西,往好了说叫结构巧妙,往坏了说,自然是耍了一把小聪明。

这些都无所谓,关键是我写了什么。我这么猛一想,首先想起的是泊满渔船的码头,然后是孤独的少年单青海,他跳上其中一艘船只,漂洋过海,离开了扇背镇……是的,起初就是因为这么一个画面的启发,才有了写的冲动。至于要写成什么能写成什么,我通常是不多想的,就像每次出行,我都懒得去百度目的地风光。我是个急性子,决定做某件事时,通常都会坐立不安。一般情况下,我不会列提纲,更不会提前构思好小说的情节走向。我不喜欢那么干,写中短篇也一样,我比较沉迷于那种带着未知性的稍稍有点危机感的写作,有举步维艰之焦躁,自然也有柳暗花明之惊艳。落笔之前,我大致设想,这将是一串玉石项链,单独固然也漂亮,串在一起才显完整。

这是一次惬意的创作。我甚至不觉得是在写一部长篇,大概也跟它的结构有关,当我把六个故事写完时,仍有意犹未尽之感。这部小说实现了我很多难以实现的写作愿望,比如叙述视角和场景的频繁更换,比如人物戏剧性的穿插与交集,比如各种身份的刻意布置……这些在一般小说里犯忌的东西,到了这里却全都被允许了,并且还必须得这么干了。这让我兴奋不已。一个人物在某个章节里是个小配角,到了另一章节,他又成了大主角;一件事情在某个章节里只是容易被忽略的小细节,在下个章节却又是影响全局的大事件……如此这般,让我乐在其中,实实在在当了一回“上帝”。

“将探案小说和成长小说结合在一起,颇具匠心。”这是李敬泽老师对它的评价。李老师的点评有点暖昧,然而确实目光独到。我自己写出来的东西,心里肯定有数。六个故事,六宗案件,以世俗传奇之凿,钻探世间之人性。写作过程中,我时刻警惕着故事在轻车熟路中滑溺——即使是传奇,也要将它拉回日常生活中来,在现实里找到逻辑和因由。所以,我要写的其实是传奇中的人,而不仅仅是传奇本身,只有贴着人写,慢慢感知他们的呼吸和脉动,让传奇接上地气,传奇才是活的,而不是死的,或者蹈于空中。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有长篇情结。早在我写作之前,漫长的阅读期,接触到的几乎都是长篇小说。我喜欢读长篇小说,一部接着一部,买的借的,甚至是站在小镇破落的书店里,读完它们,似乎就能获得某种生理上的快感。我那时读书特别有毅力,还尝试过坐在老家的屋顶上朗读一整部《呼啸山庄》,至今仍牢记里面的人物名字。于是,好长一段时间,我狭隘的文学视野让我误以为小说就都得是长的。如今,已经写了六七年小说了,长短都写过,早已学会公平对待,然而在我的潜意识里,还是觉得只有长的、厚的、复杂的、意味深远的……当作者向众人管它叫小说时,才不至于有自欺欺人的嫌疑。

好吧,这是一部长篇小说,你们读过就知道我没骗人。

陈再见2015年9月8日深圳

目录

第一章:豆汁记

第二章:怕光记

第三章:逃亡记

第四章:潜入记

第五章:枪声记

第六章:弑母记

后记 这是一部长篇小说

内容推荐

书名《六歌》代表的是六曲挽歌——或告别青春,或人生告别,或生命告别,等等。小说以一个心怀单纯、善良又懵懂的少年单青海的成长为线索,串起了《豆汁记》《怕光记》《逃亡记》《潜入记》《枪声记》《弑母记》六个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的社会案件,故事以“逃亡—回归”为主线,扇形辐射其他人物与故事,讲述成长过程中命运、生命的不可思议,表现人在现实中的无奈无助,以及精神上的救赎,并通过人物表达对人性的思考,全景式地表现了这个时代的生活风貌,展现了当代生活的广阔和多元。六个具有内在关联的故事,即六宗各有缘由的案件,时空上皆有交集,代表了人在当下社会中的六种不同的活法与命运。作品的着力点不在案件本身的复杂叙述,也不故作其神秘,而是写出人物心理之幽境、人生命运之诡异。作品内涵丰富,延伸深广,具有很强的叙事穿透力和文学艺术性。

本小说由陈再见所著。

编辑推荐

《六歌》以一个海滨小镇少年的成长和闯荡为线索,串起六个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的凶杀案,全景式地表现这个时代的生存风貌,展现了当下生活的广阔和多元。六个具有内在关联的故事,也是六宗各有缘由的案件,代表了人在现实社会中的六种不同的活法与命运。作者陈再见深谙小说艺术,结构新颖,内容丰饶,写出了人性命运之神秘,世事纷扰之深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六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再见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6076945
开本 32开
页数 23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15-11-01
首版时间 2015-11-01
印刷时间 2015-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14
CIP核字 2015273381
中图分类号 I247.57
丛书名
印张 7.37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09
149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7: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