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家道与孝道(天经地义)/中华家风家道之孝道智慧丛书
内容
试读章节

一、孝道是什么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孝道。其实一个“孝”字能够揭开中国文化的所有谜底,也可以解决我们生命里的基本课题,包括我们的家庭、工作、财富、幸福。孝道是中国文化的核心文化。南怀瑾先生说:“中国文化里头,经常提到‘孝道’,与世界其他文化相较,孝道是中国特有的优点,其高明可贵之处,无可置疑。”“中国过去的家庭,也只抓住一个观念——孝,其中道理,天经地义不需多说。”可是我们已经对它忽视很长时间了。

那么什么是孝道?很多人对这个问题只停留在对父母好不好上,好像和自己八竿子打不着,愿意听一些直接对自己有影响的,如何升官,如何发财,所以各位今天来听孝道智慧这个课程,我非常敬佩,大家非常地不容易,也非常地有福。中华文化是以孝道治天下,百善孝为先,能够重视孝道课程的人,说明善根深厚,没有孝道开启不了善门。

中国历史上,孝道被内定为历代帝王相传之心法。我们今天讲的相当于中华文化的心法部分,我们起很多名字都无法阐述这个课程的真正意义。比如我们可以把它叫做幸福与财富之道,又可以叫做幸福家庭之道,里面蕴含着管理法则,蕴含着教子法则,蕴含着治国法则,等等。所以,它是讲道理、讲规律、讲宇宙根本的。我们把它叫做孝道,孝就是道,讲孝就是讲道,孝里面贯穿着道的智慧,孝道是真正的、根本的智慧。

道是什么

道是天经地义。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对“道”非常有研究,中华传统文化被称为“道统文化”,就是“道”的传统文化,也即圣贤文化。正是那些悟道的圣贤,发现了天地规律、宇宙法则后,传给后人,告诉人们做事要合天地之道。这是中国文化的传统,“言必有道”。

在中国文化里,为什么强调“道”呢?因为宇宙万物的显象都是瞬息万变的,只有“道”是唯一永恒不变的。很多人一听说“道”就觉得比较陌生,甚至听不懂,但是,一旦懂得它,说话做事合于道,则会终生受用。

“道”是宇宙运行的规律、法则。听起来非常简单,但它不是马上能应用的技术,需要在具体运用中去领悟。中国文化的修习,就像练武功一样,如果天天练,就会天天长,一辈子随身。

现在有很多时髦的理论被吹捧得神乎其神,但是你仔细观察,会发现其生命周期很短,几天一变,甚至转眼就被淘汰了,而“道”永恒不变。比如说,孝敬父母、报父母恩是天经地义的,是宇宙法则,它不会变啊!

道、法、术、技。中国文化有四个层面,“道、法、术、技”。“道”是无形,“法”是讲道的理论,我们通过“法”而知道“道”。我们把“法”运用到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形成各种理论体系,叫“术”,如武术、算术、学术……接着就是“技”,即具体掌握一门技术。

“道”和“法”是有关内心的,但现在大多数人都沉浸在“术”和“技”的层面,包括一些很好学的人,一辈子也只是在这两个层面做文章,没有上升到“法”和“道”的层面。他们活了一辈子,只知道自己外在的皮毛,不了解自己的内心,不知道自己是什么人,喜欢什么,这辈子想做什么……这样死学一辈子太可惜啦,没有更深入地去探索更核心的宝贝。

大家在听这堂课的时候,应该带着对中华文化真正内核的探索来听,这样意义比较大一些。不管年纪大小,听完这堂课,对整个中华文化的理解会豁然开朗。很多学员反映,听完孝道智慧这个课程,再去看那些古代经典,如《四书五经》,都会有悟处。

平常心是道。“道”是天地之心、生命之本。《中庸》讲:“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P2-4

书评(媒体评论)

之前自己在世俗价值观中奋斗拼搏,在“技”和“术”的层面苦心孤诣,虽整天忙碌,但收获甚微。家庭中,与父母、子女貌似亲密和谐,实则并未做到对父母的恭敬,也存在对后辈的娇惯溺爱。工作中,身为大学讲师,在“传道”与“解惑”方面,茫然无措。现在,经过积极调整,把孙一乃老师书中的“理”逐渐落实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顿感增添了许多能量,做人做事浮躁之气锐减,内心充满了幸福和安宁。

大学教师,杨树茂

“天经地义”,意思是本该如此,按规律做事。但人生的根本规律是什么?只有圣贤知道。以前看到患者被疾病折磨,常常感到无奈。孙一乃老师这本书,让我找到了良方。从心性上讲,精神疾病是因为“恨”气重,伤“心”伤“神”;家庭方面,是孝道有亏。一位患重度焦虑症的患者,认识到自己孝道有亏,当即给婆婆磕头忏悔,惶恐不见了,心里安定了。这正是“做人符合天道,病魔马上就让道”。希望更多人能有机会读到这本书,希望每个人都理得心安、健康康康!

精神科医生,宋翠林

多少年没有认真看过一本书了,但一口气看完了这本书,又认真看了第二遍、第三遍,接下来还用半年时间把书中的内容通过微信分享给朋友,获得众多朋友点赞。这本书抓住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和核心,以孝道为切入点,把圣贤的思想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述得清晰自然,以强大的力量打开了我们的心灵之窗,教会我们积福修慧,为我们揭开了幸福人生的奥秘。

河南省安阳市邮政局,高建林

《家道与孝道:天经地义》就是这样一本书:从做人之根本讲起,人做好了,再做事。家里三口人全读了此书,发现原来有问题的地方,不知不觉没有了,潜移默化中家庭和睦了。让所有员工读此书,工作的事不再难以安排了。家道与孝道是做人的根基,立家的根本,社会立足的根源,能从根上解决问题。

节能企业总经理,卢海军

目录

第一篇 家道与孝道——天经地义

 一、孝道是什么

 二、孝道解决家庭问题

 三、孝道解决企业问题

 四、孝道是最好的家道传承

第二篇 为什么要寻根——找到生命之源

 一、天地规律是什么

 二、孝与悟道

 三、天性·地性·人性

 四、物质·精神·命运

 五、人生的意义在哪里

 六、何谓知天命

 七、孝的本源

第三篇 为什么要知根——学会真正的教育

 一、天伦之乐从哪里来

 二、什么是真正的教育

 三、孝道是中国家教的核心

 四、养天,养浩然正气

 五、家庭中的阴阳之道

 六、如何解决代沟问题

第四篇 为什么要归根——各安其位的智慧

 一、安位的家庭管理

 二、五伦安位:涵盖一切人际关系

 三、家庭五行安位

第五篇 为什么要养根——接通天地之福

 一、为什么要连根养根

 二、敬父母其实是对自己好

 三、家风是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

 四、孝道治天下

 五、罪莫大于不孝

 六、孝的层次

 七、报恩是所有福报的来源

序言

出版说明

中华家风家道,传承于中华文明千年的参天大树;中华孝道智慧,昌盛于中华圣贤百代的深厚渊源。每一位炎黄子孙,都应秉承福慧之道,注重家庭、家教、家风,致力于形成传之久远的家道。家道兴则事业兴,家道盛则家族盛,家道昌则子孙昌,家道隆则国运隆。

孙一乃老师一直致力于家风、家道、家学的弘扬,“中华家风家道之孝道智慧”大型公益讲座自开办五年来,已影响数万人,改变了无数家庭的命运,见证了无数父母、夫妻、孩子的态度和命运的转变。本系列丛书即由多次讲座内容整理而成,将分四部出版。

第一部《家道与孝道:天经地义》,讲的是何为孝道,是理论上的总结。作为中华孝道智慧的开篇,是孙一乃老师孝道智慧课程最重要的部分,从天地阴阳之道谈起,涵盖了一个家庭,以至一个人一生中与所有人的相处之道,实乃中华文化最宝贵的传承,是一把开启天性的钥匙。大道至简,历历分明。在书中,可以汲取中华文化核心的理论精华,又可以找到针对生活中普遍问题的最细致的答案。

第二部《孝道法则》是纯粹的运用体系,讲的是如何行孝。当今社会面临三个问题:如何对待老人(上下级关系)?如何夫妇和睦(平辈关系)?如何教育孩子?孝道法则就是为解决世界性的三大问题提出的。古人以孝道治天下,整个孝道讲的就是天地的安位原则和感恩原则。跟过去相比,今天有了新问题,所以是新孝道,是将古人的原理提炼、延伸,转换为现代性的阐述。

第三部《夫妇和睦与教子之道》,无数人自发推荐的口碑之作。本书出版时间最早,成书前流通超过10万册,出版后迅速登上各大书店畅销书榜单。夫妇和睦与教子之道,是人生最重要的两堂课,也是孝道智慧公益课程中最受欢迎的部分。恋爱、结婚、生子、孝敬老人,我们并未上此类的学校,也不是生来就会这些,孙一乃老师的课程恰好提供了这样一个课堂。

第四部《福慧之道》,是对整个中华文化的总结。人生的幸福,离不开福慧两脉。一个是你的福报,决定你的财富与事业;一个是你的智慧,决定你化解烦恼的能力。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一旦掌握了福慧这把钥匙,便打开了通往财富丰顺和幸福人生的大门。如何积福?孝敬父母。如何积慧?尊师重道。福慧之道实际上就是讲孝道和师道,孝敬父母,尊敬师长。

内容推荐

孙一乃编著的《家道与孝道(天经地义)》作为系列丛书的开篇,是何为孝道的理论总结,是孙一乃老师孝道智慧课程最重要的部分,从天地阴阳之道谈起,涵盖了一个家庭,以至一个人一生中与所有人的相处之道,实乃中华文化最宝贵的传承,是一把开启天性的钥匙。大道至简,历历分明。在书中,可以汲取中华文化核心的理论精华,又可以找到针对生活中普遍问题的最细致的答案。

编辑推荐

孙一乃编著的《家道与孝道(天经地义)》主要是写,如何培养人。核心思想是:把天地的德行,归结到人的身上。天的德行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的德行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一个人做到了“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才能具有天地的德性,才会创造幸福的人生。本书就是培养人,如何做到这些方面的。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家道与孝道(天经地义)/中华家风家道之孝道智慧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孙一乃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世界知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1250165
开本 16开
页数 20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8
出版时间 2016-01-01
首版时间 2016-01-01
印刷时间 201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28
CIP核字 2015217407
中图分类号 B82-49
丛书名
印张 13.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7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4:1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