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美儿童文学的儿童观--首届中美儿童文学高端论坛论文集
内容
编辑推荐

“中美儿童文学高端论坛(青岛2012)”是中美两国儿童文学学者的首次学术会议,会议的议题是国际儿童文学学术界的前沿课题,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因此, 朱自强、罗贻荣主编的《中美儿童文学的儿童观--首届中美儿童文学高端论坛论文集》的出版可以让更多的读者分享这次会议的学术成果,从而推动中美儿童文学界更深入和广泛的学术交流,促进我国儿童文学事业的发展。

本书所收论文都是作者在会议发言稿的基础上,结合会议上的研讨,修改、加工、扩充而成,这些论文是中美两国学者就“儿童文学的儿童观”这一总话题进行跨文化对话的结晶。

内容推荐

朱自强、罗贻荣主编的《中美儿童文学的儿童观--首届中美儿童文学高端论坛论文集》为“首届中美儿童文学高端论坛”论文集。论文集中的20位作者,均为中美两国儿童文学界的知名学者或作家。论文内容集中于对中美两国儿童文学中的儿童观问题的探讨。

论文集所收论文或隐或显地透露出中美两国儿童文学学者不同的学术路数和问题意识。美国学者大都针对单一文本或几部相关文本进行深入的讨论,通过小中见大来考察美国儿童文学,而中国学者则大都从宏观视野出发,试图对中国儿童文学作出整体性的把握。与此相关联,中国学者往往从理论层面探讨儿童观问题,美国学者则多侧重分析儿童形象以使关于儿童的观念具体化。

论文集所收论文在研讨会上发表之后,又进行了修改。有些论文将研讨会上发表的论文的观点纳入新的思考之中,实现了实质性的学术交流、互动。

目录

前言

论儿童观与百年中国儿童文学的三次转型

商业文化精神与当代童年形象塑造——兼论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的艺术革新

“人的文学”的思想起源——论周作人的“儿童的发现”

中国儿童文学中儿童观的多重相面与当代使命

中国当代儿童观与儿童文学观

识辨一个国家的儿童观中的“母题”对中国明代儿童成长策略制定的文化批判与破解

鲁迅,为何成为中国现代儿童观的经典中心

原点回归与拐点求索——美国现实主义少年小说对少年主体身份的建构

讨论写作

儿童性与儿童的观念

《苜蓿角》中的爱情与死亡:爱丽丝·凯瑞的俄亥俄州边疆儿童生存图景

劳埃德·亚历山大的《派典传奇》:透过英国之镜想象美国儿童

比较文化语境中伊丽莎白·富尔曼·刘易斯的《长江上游的小傅子》(1932)

如我般黝黑、美丽而伤痕累累:兰斯顿·休斯诗歌绘本中的对照与黑色美学

贞德,美国少女英雄

懦弱的男孩和勇敢的女孩:战后美国儿童文学中贝芙莉·克莱瑞的儿童性别化典范

1912年版《知识全书》中的男孩和女孩形象

儿童图片文本中的民权运动

成长的意象:论《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身体化隐喻

重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儿童文学中的另类历史和科技童话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美儿童文学的儿童观--首届中美儿童文学高端论坛论文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朱自强,罗贻荣主编
译者
编者 朱自强//罗贻荣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6164167
开本 16开
页数 26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6
出版时间 2015-12-01
首版时间 2015-12-01
印刷时间 2015-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文学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476
CIP核字 2015146925
中图分类号 I058-53
丛书名
印张 17.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8:2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