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亚主编的《上海鲁迅研究(2015年秋)》以收集、整理、研究、展示鲁迅相关文物为己任,积极向社会宣传鲁迅的文化遗产以及鲁迅研究的最新成果。主要包括:鲁迅生平思想研究;鲁迅作品研究;鲁迅同时代人;史料·辩证;鲁海漫谈;读书杂谈;海外鲁研;青年谈鲁迅;上海鲁迅纪念馆研究与纪事等主题,主要发布与鲁迅相关的国内外最新最前沿的研究动态。
图书 | 上海鲁迅研究(2015年秋) |
内容 | 编辑推荐 郑亚主编的《上海鲁迅研究(2015年秋)》以收集、整理、研究、展示鲁迅相关文物为己任,积极向社会宣传鲁迅的文化遗产以及鲁迅研究的最新成果。主要包括:鲁迅生平思想研究;鲁迅作品研究;鲁迅同时代人;史料·辩证;鲁海漫谈;读书杂谈;海外鲁研;青年谈鲁迅;上海鲁迅纪念馆研究与纪事等主题,主要发布与鲁迅相关的国内外最新最前沿的研究动态。 目录 鲁迅生平思想研究 青年鲁迅科学思想四题议 鲁迅文学对汉语言文字的创造性运用 鲁迅作品研究 层进、回环与对峙的张力:重读《希望》 鲁迅《明天》渊源考——兼论《孔乙己》与《秋夜》的含义与来源 鲁迅同时代人 丁玲的鲁迅观及其发展史 陈学昭和她的《浮沉杂忆》 鲁迅在香港的朋友 史料·辩证 鲁迅是“亲日”还是抗日 大陆新村建筑设计简介 回答鲁迅纪念馆关于鲁迅著作纸型的若干问题 20世纪30年代后期中国留日学生的文学、艺术活动 名人书简一束(二) 鲁海漫谈 鲁迅与九华堂笺纸 怀念陈鸣树先生 当代作家与鲁迅的邂逅(上) 《论照相之类》所存史影 读书杂谈 一部生命铸造的高度浓缩的鲁迅学断代文本——评崔云伟、刘增人著《2001—2010:鲁迅研究述评》 绘制鲁迅的精神画像——读《鲁迅:战士与文人》 鲁迅杂文研究的可贵突破——读郝庆军《鲁迅晚期杂文研究》 刘岘与鲁迅及《怒吼吧中国之图》 海外鲁研 略论优素福·伊德里斯与鲁迅作品中的平凡人物世界 大学课堂上的泰国知识分子鲁迅观 青年谈鲁迅 幽默的“高贵的消极”——试谈鲁迅的幽默 在彷徨与虚无中行动的鲁迅 置之死地而后生——鲁迅追求极致的体现 上海鲁迅纪念馆研究与纪事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展览的策划与设计 试论中小型博物馆信息化建设 编后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上海鲁迅研究(2015年秋)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郑亚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2010626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5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36 |
出版时间 | 2015-12-01 |
首版时间 | 2015-12-01 |
印刷时间 | 2015-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74 |
CIP核字 | 2015281486 |
中图分类号 | K825.6-53 |
丛书名 | |
印张 | 8.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15 |
宽 | 149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