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人生的三路向/中外名家随笔精华
内容
编辑推荐

《人生的三路向》的作者梁漱溟系统讲述了他所选择的人生观:活在当下,一任直觉。这是对儒家思想汲取又反哺的结论,也是针对中国人今日惶惶不可终日生活状态的点醒。梁漱溟以儒家思想为基本价值取向,毕生追寻人生的真味。他对人性生动立体的剖析和对人生全面透彻的解读,无不体现了一代国学大师的卓绝智慧;他自由无束缚的思想和开豁通达的人生观,在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今天,仍然闪闪发光,给今天的我们以极大的启示。

内容推荐

本书是对梁漱溟关于宗教、道德与人生问题研究的一次全面梳理。由梁漱溟先生的哲嗣梁培宽先生亲自辑录审定。《人生的三路向》是梁漱溟先生实践的结果,是他关于人生问题的最终思考。他对人生本质的做了透彻的分析,提出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问题,并对世人面对问题的应对态度进行综合分析,洞若观火,直指世人万象。

目录

一 人生的三路向

 生活的说明

 人生三种问题

 人生的三路向

 自述早年思想之再转再变

 附:我早年思想演变的一大关键

二 宗教之真

 宗教是什么

 宗教问题之研究

 宗教是否必要之研究

 宗教之真必要所在

 宗教是否可能之研究

 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宗教问题

 由中世到近世的转折关键何在

 宗教在中国

三 道德之真

 中国以道德代宗教

 道德为人生艺术

 一般人对道德的三种误解

 理性——人类的特征

 道德——人生的实践(上)

 道德——人生的实践(下)

四 追求人生的真义

 一个人的生活

 合理的人生态度

 我之人生观如是

 谈生命与向上创造

 人生在创造

 人生的意义

 吾人的自觉力

 欲望与志气

 如何才能得到痛快的合理的生活

试读章节

人生的三路向

以上已将生活的内容解释清楚,那么,生活既是一样的,为什么生活的样法不同呢?这时要晓得文明的不同就是成绩品的不同,而成绩品之不同则由其用力之所在不同,换言之就是某一民族对于某方面成功的多少不同;至于文化的不同纯乎是抽象样法的,进一步说就是生活中解决问题方法之不同。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生活的样法——有下列三种:

(一)本来的路向:就是奋力取得所要求的东西,设法满足他的要求;换一句话说就是奋斗的态度。遇到问题都是对于前面去下手,这种下手的结果就是改造局面,使其可以满足我们的要求,这是生活本来的路向。

(二)遇到问题不去要求解决,改造局面,就在这种境地上求我自己的满足。譬如屋小而漏,假使照本来的路向一定要求另换一间房屋,而持第二种路向的遇到这种问题,他并不要求另换一问房屋,而就在此种境地之下变换自己的意思而满足。并且一般的有兴趣。这时下手的地方并不在前面,眼睛并不望前看而向旁边看;他并不想奋斗的改造局面,而是回想的随遇而安。他所持应付问题的方法。只是自己意欲的调和罢了。

(三)走这条路向的人,其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前两条路向都不同。遇到问题他就想根本取消这种问题或要求。这时他既不象第一条路向的改造局面,也不象第二条路向的变更自己的意思。只想根本上将此问题取消。这也是应付困难的一个方法,但是最违背生活本性。因为生活的本性是向前要求的。凡对于种种欲望都持禁欲态度的都归于这条路。

所有人类的生活大约不出这三个路径样法:(一)向前面要求;(二)对于自己的意思变换、调和、持中;(三)转身向后去要求;这是三个不同的路向。这三个不同的路向,非常重要,所有我们观察文化的说法都以此为根据。

说到此地,我们当初所说观察文化的方法那些话——见第二章——可以明白了。生活的根本在意欲而文化不过是生活之样法,那么,文化之所以不同由于意欲之所向不同是很明的。要求这个根本的方向。你只要从这一家文化的特异采色,推求他的原出发点,自可一目了然。现在我们从第一步所求得的西方文化的三大特异采色,去推看他所从来之意欲力向,即可一望而知他们所走是第一条路向——向前的路向:

(一)征服自然之异采。西方文化之物质生活方面现出征服自然之采色,不就是对于自然向前奋斗的态度吗?所谓灿烂的物质文明,不是对于环境要求改造的结果吗?

(二)科学方法的异采。科学方法要变更现状,打碎、分析来观察;不又是向前面下手克服对面的东西的态度吗?科学精神于种种观念,信仰之怀疑而打破扫荡。不是锐利迈往的结果吗?  (三)德谟克拉西的异采。德谟克拉西不是对于种种威权势力反抗奋斗争持出来的吗?这不是由人们对人们持向前要求的态度吗?

这西方化为向前的路向真是显明得很,我们在第二章里所下的西方化答案:“西方化是以意欲向前要求为根本精神的。”

就是由这样观察得到的。我们至此算是将预定四步讲法之第二步做到,点明西方化各种异采之一本源泉是在“向前要求”的态度了。P11-13

序言

为本书的(代序)致读者

《三种人生态度》一文,出自梁漱溟先生与同学们每天例行的“朝会”上的一次谈话,时间是1933年前后某一天的黎明时分,天色微明而周围一片寂静。

这篇谈话来自于先生个人的生活感受,以及先生自己切身的体认,有别于浮泛空谈,且言简意赅,恰可视为本书的一个提要;也正因此将它放在全书之首,作为此书的序言。

各位读者,如果您在读本书之前,以及在读罢之后,能静下心来读一读这篇谈话,对您理会此书内容将不无助益,从而引起您人生态度的某种变化,也是可能的。

最后祝愿各位读者,在人生的大道上不断迈进,尤其于人生态度方面、精神层面上能有所提升。

编者

2009年12月12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人生的三路向/中外名家随笔精华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梁漱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487568
开本 16开
页数 17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98
出版时间 2016-06-01
首版时间 2016-06-01
印刷时间 2016-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82
CIP核字 2016093080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12.2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30
152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1: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