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乡村札记
内容
编辑推荐

由今日浙江杂志社编写、张斌和张军所共同主编的这本书稿《乡村札记》一书为乡镇干部的亲历和叙述,涉及乡村生态的枝枝叶叶,有治村的,有清水的,有唱戏的,有淘宝的,语言轻松,情节生动,用小视角和大情怀,抚摸乡愁、眺望未来,记录浙江农村的变化和演进,是一幅新农村的清明上河图,也是新时代基层干部的成长录。

内容推荐

读着由今日浙江杂志社编写、张斌和张军所共同主编的的《乡村札记》一书中一篇篇关注本乡本土、思考乡村未来、记录心得体会的工作笔记,一个个对党忠诚、一心为民、干事创业的乡镇干部形象浮现眼前,亲切鲜活。他们敢于担当、直面矛盾,一事一解、一难一破,苦干实干、默默奉献,为建设“两富”“两美”浙江作出了重要贡献。浙江改革发展能有今天的大好局面,乡镇干部功不可没!

目录

第一章 实干创业

 寻梦山上找温泉/孙培莲

 我的心中始终装着一团火/柳正维

 农民喊我“姜”乡长/徐翔

 农业小镇迎来汽车城/丁梅

 乡村“众筹”/张超

 荆川岸边农家忙/黄吉斌

 台湾来的博士带起了一个产业/郑明福

 我的“归谷梦”/王永根

 渔民重唱“渔家乐”/许松国

 小山村网上卖山珍/周晓林

 一座风情小镇的诞生/毛善智

 来年重飘稻花香/王龙华

 海岛群众的“第三次解放”/张方任

 为移民修出一条致富路/张濂

 西瓜干部/全长荣

 白茶园里春意浓/夏靓

 招商苦与乐/柳来良

 事再难群众支持就不难/鲁霞光

 土地确权记/胡胜链

 山乡念起了“乌猪”经/吴绍华

第二章 巧解善治

 一次闲谈解开一团乱麻/傅青春

 劝学记/陈雨

 和群众贴心才能把好事办好/陈先东

 动员农民去体检/陈晓华

 我为什么坚持“扩编”/曹娅芬

 一起建房纠纷催生调解新模式/吕亦斌

 村计生员的那些事/钱茹欢

 居民自治团队的作用蛮大的/罗燕红

 说说谁家孝顺,议议哪户文明/盛学东

 “创业母亲俱乐部”的女人们/张玲燕

 厂房换工棚/吴有熠

 村里有了“民情热线”/傅贤军

 我们这里的“管事公婆”/庄峥嵘

 “民情日记”里说民意/徐建兵

 古镇里的“红色驿站”/盛永淦

 社区“百宝箱”/黄君益

 功夫在诗外/刘剑

 “微慈善”花开乡村/周大标

 社区的规矩/吴云霞

 乡村干部假期忙/毛伟光

第三章 绿满乡村

 生态工作如此多/毛华庆

 “治水”从淘汰落后产能开始/陈天荣

 治污,难治也得治/程丽芳

 由“蝇患”引出的生态变革/项晓晖

 一溪清流还村民/陈国平

 我是河长/姚爱华

 治水的门道/周军波

 “吃”污水的人工湿地很管用/俞尧伟

 只为那一汪清水/蓝雪飞

 我写了一首歌叫《相信自己》/吴钰卫

 村里的垃圾有了“身份证”/余浏娟

 不让“新颜”回“旧貌”/曹秋水

 山沟里的“低碳”村/毛志平

 绿满农家/吴波

 护绿植树村村忙/王维形

 浪漫油菜花/徐万生

 把山里的风景推销到山外去/俞燕

 高山上的“茭白盛宴”/王庆

 海边的红树林/杨锋

 “神鸟”归来/王忠德

第四章 心中有民

 让群众有“看得见”的信心/王国财

 和村民交朋友/汤卫

 墙,拆除了就是桥/应瑞龙

 对农民,真心比道理有用/余风

 办法总比困难多/陈英男

 晒廉会/郑雪梅

 群众票选好干部/张永玲

 项目要落地群众要满意/臧雷鸣

 干部就要爱管“闲事”/庄永明

 掏钱请村民“骂”干部/刘斌

 放水救“命”/裘桃梨

 村监会主任眼明心亮了/郑伟金

 乡镇干部要装得下委屈/董君

 把党代表“晒”到网上/李一初

 心无百姓莫为官/姚夏林

 这三分地究竟是谁家的/洪炜津

 当干部就要能吃亏/潘志高

 “撤并”那些事/周建伟

 一波三折的“村选”/徐翔

 无职党员“归队”记/包炜

第五章 新风沐乡

 乡土艺术的喜与忧/杨响艳

 清明又逢“轧蚕花”/朱丽萍

 给赵超构在家乡安一个“家”/龚士东

 古村申报记/潘铨

 村办“新闻联播”作用真不小/蒋令树

 会“跑”的乡村舞台/陈凌锋

 守护古民居/叶龙标

 和“阿庆嫂”聊出的民生项目/许玉钧

 乡里的“记忆”经济/钱王炜

 那山那景那条路/夏卫

 “农民跑来问,讲坛啥时再演啊?”/陈晨永

 乒乓球蹦进乌镇农家/钱永琪

 山村上演“假面舞会”/陈振祥

 小镇“故事”多/曹志斌

 村里办起“家庭党校”/张正华

 群众听不懂的根结在哪里/郑华华

 镇里多了文化味/许建驰

 瓯江有“女”初长成/钟建飞

 我为村民写村歌/王保民

 一波三折的文化礼堂建设/杨维

后记

试读章节

寻梦山上找温泉

孙培莲

遂昌县大柘镇镇长

汤沐园温泉明天就要开业了,今天去检查工作。再次踏进寻梦山,百年树丛中那一泓泓冒着热气的温泉,在天然鹅卵石的映衬下,显得静谧而又温馨。开业的喜气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也渗透到寻梦山上的一草一木。这一切似乎都在告诉人们,一个新的梦想在这儿开始了。

大柘镇处于遂昌县域的中部,是通往西部四镇六乡的必经之地。这里地肥人勤,20世纪70年代,在周边农民还没感觉茶叶是怎么回事的时候,大柘人就把茶产业做得轰轰烈烈,成为遂昌“龙谷丽人”品牌茶的代名词。大柘的农民人均收入由此坐上了全县的第一把交椅。

两年前,龙丽高速公路的开通,让遂昌融人杭州两小时交通圈,旅游业随之突飞猛进发展。在全县上下打造“长三角休闲旅游名城”的浓厚氛围下,古镇大柘如何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将深藏不露的民间资本用足用活,这是摆在大柘镇党委、政府面前的一个难题,也是我这个刚上任镇长面对的挑战。

谁吃第一只螃蟹,谁走在第一步,大家都在试探,都在观望。2009年的一天,40多岁的包根文来找我。他说,据县志记载,南宋时期大田村曾有温泉,我想在村里找温泉眼。识字不多但脑子灵光的包根文是我们镇一个村的支部书记,过去从事房地产业,赚了“第一桶金”。

听了他的话,我感觉眼前一亮,一旦能探到泉眼,让这个项目落地,将促成大田村完美转型——从茶产业专业村迈向休闲度假村,从而带动全镇乡村休闲旅游业的发展。无论如何,这都值得一试。

一个月后,包根文兴奋地告诉我:真的找到了泉眼,50摄氏度的泉水从山间喷涌而出。那一天,我像过节似的开心。

我们马上开始了温泉项目运作。邻近泉眼的寻梦山自然成了建温泉体验池的最佳选择,试想在一个满眼绿意的环境中泡着温泉,听着林间鸟鸣,那是何等的舒适惬意呀!但寻梦山是村民心目中的“风水山”,150年来,村里的老人轮流守护,才有这片碗口粗的阔叶山林。大田村还有一条村规:谁上山砍伐一根杂木就要给全村每户人家分一块猪肉,以示道歉。2008年初的冰雪灾害,因为要清除其间倒伏的林木,村两委还给每户人家分发了一块猪肉。

现在要开发山林,村里人愿意吗?我召集了大田村村支书、村委会主任、村老人协会会长商量,最后决定,以不破坏山上树木为前提,用山林人股参与温泉开发。温泉开发第一期不上餐饮、住宿项目。后来在一周时间里,我们召开全村党员会议、老年人会议、村民代表会议,讲述建温泉项目的种种好处。

开发温泉出人意料地得到了全村人的理解和支持。从开工到项目基本完工,这个投资1500余万元的项目只用了短短的99天。其间未发生一起纠纷,并且在施工现场,经常看到村民为项目开发出谋划策的场面。都说乡镇工作难做,其实不然,充分尊重民意,心里装着百姓的利益,工作做细做实,百姓是会理解和支持的。

牵一发而动全身。在汤沐园温泉建设中,大田村的“农家乐”发展正如所料,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村尾是温泉池施工的火热现场,村里是村民忙着装修自家院落。2009年国庆期间,大田村“农家乐”天天顾客盈门,村民赚了个盆满钵满。随着汤沐园温泉项目的落地,以品茶、钓鱼、购物为主的大柘茶叶观光园项目也在大田村落地建设,大田人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的热情高涨。

检查布置好工作,村里已是炊烟四起。为了明天的开业庆典,村中早已披红挂彩,1000余米的公路沿线挂上了大红灯笼,将整个村庄笼罩在一片暖意中。我想,大柘镇有丽水市独一无二的古玩一条街,有谷深崖陡、适宜探险漂流的塘根源和车床岭,还有那1.8万亩的连绵茶园,这些都是丰富的旅游资源。在汤沐园的泉水叮咚声中,大柘镇乡村休闲旅游业的发展之路一定会越走越红火。

(刊于2010年《今日浙江》第1期)(P003-005)

序言

读着《乡村札记》中一篇篇关注本乡本土、思考乡村未来、记录心得体会的工作笔记,一个个对党忠诚、一心为民、干事创业的乡镇干部形象浮现眼前,亲切鲜活。他们敢于担当、直面矛盾,一事一解、一难一破,苦干实干、默默奉献,为建设“两富”“两美”浙江作出了重要贡献。浙江改革发展能有今天的大好局面,乡镇干部功不可没!我为浙江有这样一支优秀的乡镇干部队伍,感到欣慰和骄傲。

成就事业,根基在乡镇,活力在乡镇,依靠力量在乡镇。乡镇干部是党在基层的执政骨干,处在改革发展稳定的第一线,联系群众最密切、了解群众最明白、服务群众最直接,岗位重要、责任重大。省委反复强调,每个层级有每个层级的使命担当,每个岗位有每个岗位的责任担当。广大乡镇干部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和战略布局为统领,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八八战略”为总纲,坚定不移打好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奋力扛起习近平总书记赋予的“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新使命。特别是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拿出更加担当有为的精神状态,咬定目,标不放松、扛起责任往前冲,以事必尽善的追求狠抓工作落实,带着亲人般的深厚感情做好群众工作,努力干出一番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事业,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要深入贯彻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精神,树立大抓乡镇工作的导向,推动政策向乡镇倾斜、资源向乡镇集中、力量向乡镇充实。特别是要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广大乡镇干部,满腔热忱地支持和帮助他们开展工作,为他们撑腰、为他们鼓劲、为他们解忧,真正让他们工作有劲头、干事有奔头。

中共浙江省委书记

浙江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夏宝龙

2016年6月

后记

后记

《乡村札记》终于结集出版了。

从第一篇《寻梦山上找温泉》到最新一篇《好环境可以当“饭”吃》,历经6年,《今日浙江》杂志开设的“乡村札记”栏目共刊发了145篇乡镇干部的故事。

这些乡镇干部的亲历和叙述,涉及乡村生态的枝枝叶叶,有治村的,有清水的,有拆违的,有劝架的,有唱戏的,有淘宝的,语言轻松,情节生动,用小视角和大情怀,抚摸乡愁、眺望未来,记录浙江农村的变化和演进。如果把145篇乡村札记聚拢成册,就是一幅新农村的清明上河图,就是新时代基层干部的成长录。

每次编辑这些脚踏实地、风吹雨打中得来的小文,我们总能在微笑中受到启示。如果说乡村工作具有重要性和挑战性,那么这些来自山间垄上的治政心得,从一个侧面来说,就是乡村治理的“小百科”和活教材。

于是我们历经半年筹划,从145位乡镇干部的札记中选取100篇,结集出版《乡村札记》一书。希望对奋战在基层一线的干部和关注乡村建设的社会各界人士,有所帮助。

《今日浙江》编辑部

2016年6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乡村札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张斌//张军
绘者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3074622
开本 16开
页数 31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0
出版时间 2016-06-01
首版时间 2016-06-01
印刷时间 2016-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58
CIP核字 2016132011
中图分类号 K295.55
丛书名
印张 20.5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40
170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20:4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