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良霞(精)
内容
试读章节

1

江心洲人不愿意动脑筋,生儿养女取名字都喜欢抄袭加套用。男的非军即宝,非贵即富;姑娘们呢,霞呀英呀,凤呀梅呀,反反复复用来用去。不过,那都是三四十年前的旧习了。

1988年的暑天,棉花刚到结桃期,靠了锄,地里没什么活儿。一大早,摆渡的阿三一船坐着两位姑娘到镇上去。一个是三大队的腊梅,这小姑娘才初中毕业,学生气没褪,拿不动锄又坐不住板凳,妈妈说家里没有老姜了,她就自告奋勇到镇上称,其实就是想寻点新鲜。这小姑娘嘴张着,显得有点憨,出门也不戴个帽子,脚上拖着一双塑料拖鞋,鞋尖翘在船舱里,晃荡着。另一侧船沿上坐着八大队的良霞,良霞穿一件无袖的淡青色连衣裙,太阳还没出来,良霞戴着白色的凉帽,一撮头发从帽檐里露出来,她手里捏一只花手帕,时不时擦一下额头的细汗珠。她腰身苗条,胳膊圆润白皙,肩膀上挎一只黑色人造革包,脚上穿一双白色的高跟凉鞋,这种款式不算稀奇,可是她脚上还有一双薄薄的透明丝袜,这就显得洋气了。两位姑娘面对面坐在两侧船沿上,良霞抬几次眼,都撞到腊梅直统统的目光,腊梅几近呆滞了。阿三虽然憨,也瞧出腊梅自惭形秽,他咧开嘴,短舌头打着卷儿开始嘀咕。他一嘀咕,破了凝结在江面上的尴尬,腊梅索性长了勇气,她问良霞:

你打扮得这么漂亮,要去哪儿?

良霞温和地朝她笑一笑:

去趟县城。

听说你在县里交了男朋友是不是?

人家瞎说,没呢!还是那么微微笑的模样,不疾不徐,腊梅被她的和气吸引住,胆子大了,紧追着说,我跟你去逛一逛好不好?

腊梅口袋里只有五块钱。她不晓得住一晚旅馆就要五块,她还当真以为自己不是人家的拖累,可是良霞也没拒绝,只是说:你不回去,不怕你妈妈急?

船还没有靠岸,凤凰镇的街铺就露出眉目了,街道上,有挑着粮食和大白菜的农民,也有骑自行车下班的女工。腊梅一眼就看出镇上人和乡下人的区别。她看到自己的塑料鞋上沾满了泥巴,裤子是她妈妈手工缝的,屁股后头能塞两只鸡,裤腿还皱巴巴的,她突然心虚了:

我还是回去吧。

良霞也没有坚持,可是懂了她的意思:

没有关系,慢慢来。以后注意少晒点太阳。有钱的时候再买几尺布,做条裙子,买得巧,一条裙子也就三四块钱,人马上就不一样。

这些知识太新鲜了,腊梅听着,觉得十分渺茫,沮丧地把脸别过去。她的眼被繁华和美给刺着了,眼泪哗地淌了出来。

那年良霞刚刚二十。江心洲“胡”“范”“张”三大家族都想娶她做儿媳。胡家老六是牛贩子出身,贩了十多年的牛,已经把大公子的楼房盖起来了。大公子正在做木材生意,走南闯北,赚多亏少,就等娶妻生子,过美满生活。范家二儿子刚刚高中毕业,跟村里的领导班子来往密切,有望接下一任村主任或会计。张家的儿子是独子,虽然没上过学,可有一条一百吨的水泥船。小船长皮肤黑,可良心白,都说他为人厚道,举止稳重,掌舵技术一流,大风大浪跟前比五十多岁的人更沉着、勇敢。

这三户人家轮番到良霞家去试运气。因为知道彼此的意图,三户人家在路上碰到都有点儿横眉竖目了。良霞爸爸是个厚道人,媒人不论何时登门,他都耐住性子,要下地时放下锄头,要吃饭时放下碗筷,要睡觉时他套上衣裳,烧壶水,陪来人坐着闲聊。被这些人家请来的说客都不是等闲之辈,嘴巴能说,大话敢吹。在他们嘴里,这些早不见晚不见的人,个个性情温良,敬老爱幼,前程似锦,良霞若是答应了呢,一过门就是王母娘娘待遇。江心洲巴掌大,家家知根知底,可经他们一规划,就像在听书。他们画出来的饼,良霞的妈妈在门里回回听得眉毛竖起来。她坐在门里仿佛不怎么管事,其实屏气凝神,句句不落。

那些被委派来的人总想多探些情报回去交差,经常边说话边往良霞的闺房里瞅。良霞家有三间睡房,良霞睡朝南的大房间,两个哥哥睡在朝北的那间。良霞房里的墙也是老式的土坯墙,可是墙上贴满了明星画。最大的一张是带年历的邓丽君像,还有一张山口百惠、三浦友和夫妇相拥在一起的招贴画靠着良霞的枕头上方。窗帘不是一块花布,是奶糖纸拼接起来的帘子。她床上的蚊帐里头贴着她请人用金纸剪的展翅凤凰。江心洲还没有通电,可是良霞的桌子上已经有了一只台灯,粉红色灯罩,一看就是有心人送她的礼物,一等电线杆架上之后就能派上用场。P1-5

目录

中篇小说 《良霞》作者:李凤群

 《世间已无陈金芳》作者:石一枫

 《报道》作者:红日

序言

文学照耀生活,精品点亮人生。

亲爱的读者,此刻呈现在您眼前的这套10卷本作品集,系我社举办的《北京文学》2013年~2014年重点优秀作品评选的上榜之作,囊括了两年间《北京文学》(精彩阅读)和《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发表的文学作品精华,包括《北京文学》(精彩阅读)的原创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报告文学、新人新作、散文和诗歌6大门类的25部优秀作品,以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转载的10部优秀中篇小说。这些作品,是经过《北京文学》编辑部严格把关、层层推选出来的。进入初评的候选作品,参考了作品发表之后的社会反响,如转载情况、读者反馈、文学界各方评价等,由《北京文学》编辑部集体讨论确定。终评上榜的优秀作品,由国内著名作家、评论家、编辑家组成的终评委,在集中讨论、充分发表意见基础上,现场无记名投票,按照得票多寡评出。这些作品,题材多样,风格迥异,内蕴丰富,精彩纷呈,作者队伍也实力强劲。在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报告文学、散文、诗歌5个门类的30多位获奖作者中,既有铁凝、刘庆邦、迟子建、蒋韵、尤凤伟等知名作家,也有石一枫、孙频、霍艳、陈新等新锐作家,还有袁劲梅、陈谦等活跃的海外华人作家。

此前,《北京文学》曾以“《北京文学》奖”和“老舍散文奖”的形式评选奖励优秀作品,由于近年国家文化主管部门规范各类评奖,从本届评选开始,北京文学月刊社原有的“《北京文学》奖”和“老舍散文奖”合二为一,改为按年度划分的优秀作品评选,对优秀作品资金的扶持力度也大幅度提高。这套10卷本的优秀作品丛书,既是我社对2013年~2014年《北京文学》(精彩阅读)和《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发表作品的一次集中检阅,也是这两年间中国文学精品力作的一次集中呈现,值得广大文学读者阅读和收藏。

北京文学月刊社

2016年7月

内容推荐

《良霞》是一部短篇小说合集。本书共收录李凤群的《良霞》、石一枫的《世间已无陈金芳》、红日的《报道》3个中篇小说。其中《良霞》的故事从1988年良霞刚满20岁开始讲起,经过几十年的人际更替,诸多的情感磨砺与缠绕的百般纠结,结尾是良霞安静地离世,小说从一个罹患重病的女孩角度去展示当下农村的变化、描述家庭的情感流变、着力刻画淳朴善良人群。

编辑推荐

《北京文学》2013—2014年重点优秀作品由北京文学月刊社主编,这些作品都是经过专家、读者的投票获得胜出的最优秀作品,有广泛的读者基础。这套丛书的作者中,有诸多当代名家,如铁凝、刘庆邦、聂鑫森、于坚、迟子建、蒋韵、石一枫等,他们在国内有着很大的影响力。

本书为该系列之《良霞》,这部合集收录了李凤群、石一枫、红日三位当代名家的新作,体现了他们在文学创作上的最新探索和成果,令大众读者满怀期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良霞(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凤群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文化发展出版社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14214871
开本 32开
页数 300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54
出版时间 2016-12-01
首版时间 2016-12-01
印刷时间 2016-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9
CIP核字 2016193572
中图分类号 I247.57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191
136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0:5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