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王秀玲主编的《小小木工坊(幼儿园木工坊的建设与利用)/幼儿园课程资源丛书》立足于幼儿园课程生活化、行动化的理念,记录幼儿园在开发课程资源方面的创造性劳动,体现幼儿园课程资源的积累、整理及利用,体现教师、幼儿、家长和社区等全方位的互动,深入开发有益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各种课程资源。
图书 | 小小木工坊(幼儿园木工坊的建设与利用)/幼儿园课程资源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由王秀玲主编的《小小木工坊(幼儿园木工坊的建设与利用)/幼儿园课程资源丛书》立足于幼儿园课程生活化、行动化的理念,记录幼儿园在开发课程资源方面的创造性劳动,体现幼儿园课程资源的积累、整理及利用,体现教师、幼儿、家长和社区等全方位的互动,深入开发有益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各种课程资源。 目录 总序 写在前面的话 幼儿园木工坊的建设与利用 第一章 缘起——个孩子的兴趣 第一节 兴趣的起因 第二节 相互倾听中? 一、在孩子中间取证——倾听孩子的声音 二、在家长中取证——获得家长的支持 三、教师思想的解放 第三节 论证——亲子木工坊 第四节 理论依据——杜威、陶行知、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 第二章 幼儿园木工坊的诞生 第一节 空间环境的变化 一、操作材料的变化 二、操作工具的选择 三、安全保障规则的建立 第二节 超越固化模式的目标 一、木工活动目标的定位 二、木工活动对象与时间的确定 三、木工活动内容的安排 四、活动脉络发展概述 第三章 幼儿园木工坊资源及活动 第一节 活动前的准备 一、选择适合我的工具 二、选择我喜欢的材料 三、寻找我喜欢的同伴一起做 第二节 练习工具使用的活动 一、尝试使用锤子 二、尝试使用螺丝刀 三、尝试使用测量工具 四、尝试使用锯子 五、尝试使用工具刀 第三节 组装活动 一、简单组装活动 二、模仿组装活动 三、绘图组装活动 第四节 打磨、装饰活动 一、作品打磨 二、绘图装饰 三、用作品创设游戏环境 第四章 收获与评价 第一节 体验中的创造 一、和谐、自然的合作学习 二、思维、动作的有机“串联” 三、兴趣与毅力并存 四、自我保护的天性与勇敢无畏的精神 第二节 来自不同的声音 一、成人的担忧,孩子的无畏 二、领导、专家、同行的评定 三、课程中的家长工作:化阻力为助力 四、教学中的实践探索:敲敲钉钉 锤炼智慧 第五章 作品——孩子智慧的交融 一、凳子系列作品 二、椅子系列作品 三、航天飞行器系列作品 四、大炮系列作品 五、火车系列作品 六、体育器械系列作品 七、动物系列作品 八、其他作品 这一路走来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小小木工坊(幼儿园木工坊的建设与利用)/幼儿园课程资源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秀玲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512746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6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63 |
出版时间 | 2016-10-01 |
首版时间 | 2016-10-01 |
印刷时间 | 2016-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98 |
CIP核字 | 2016118145 |
中图分类号 | G613.6 |
丛书名 | |
印张 | 10.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260 |
宽 | 186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6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