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法学是什么(精)
内容
编辑推荐

《法学是什么》一书是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喻中的个人随笔集。全书共四辑,内含《走进法学的世界》、《法学家能不能成为思想家》、《法律人的使命》、《论元首更替》等文。这些长短不等的文章,其实就是一个学习者、思考者面向法学写下的精神史、心灵史。内容是关于“法学是什么”的柔性解说、诗性解说,由理性与感性的文字交织而成。

内容推荐

喻中著的随笔作品集《法学是什么》共计四辑。第一辑“法学的诗性解说”,是对“法学是什么”的柔性解说、诗性解说。第二辑题为“法学家与思想家”,偏重于法学与思想的关联,旨在以思想为镜,烛照法学。第三辑“法律人与法治观”,立足于法律人共同体,讨论法学的观念与法治的技术。第四辑“写在法学的边缘”,是在法学边缘思考的记录,也是在法学内外穿行的履迹。前几篇,可以归属于法学之内。末几篇,已经游离于法学之外了,不过,即使是这样一些文字,也是“在法学的边缘”写下的断想,同时也关涉到“法学能否慰藉心灵”这样一个凝重的话题。

目录

●第一辑 法学的诗性解说

 走进法学的世界

 法学智慧与生活智慧

 法学专业与通识

 法学人生,十大关系

 法学点亮青春

 法学滋养法治

 知识结构中的法学

 法学的知识结构

 法学院是什么

 在法学院与你之间

 法学院里的论辩文化

 法学影响社会的方式

 走向实践中的法学

 法学是什么

●第二辑 法学家与思想家

 法学家能不能成为思想家

 法律思想史与法律哲学史

 经学与法典

 穿行在法律思想的密林里

 法学家的技艺

 法治时代的读书人

 中国思想经历的三次体系化过程

 新思想是应对新时局的产物

 中国思想界将迎来一个综合时代

 圣人的前世今生

 专职圣人与帝王师

 古之学者与今之学者

 经典作家的国籍

 “存天理、灭人欲”的经济解释

 福山之失

 如何看待政体思维

 “著书者是不见用之人也”

 粗糙的思想与精致的表达

●第三辑 法律人与法治观

 法律人的使命

 法律人的信誉

 法律人马锡五

 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建构

 法律的真善美

 法制现代化

 法律与和谐

 法律与社会共识

 飘扬在旗帜上的法理

 民主的技术

 礼失求诸野

 寻找至当的司法

 知行合一的法治

 法治观念的百年沉浮

●第四辑 写在法学的边缘

 论元首更替

 论共和

 论酷刑

 论文化的规范意义

 从法律到宗教

 传统法律文化的认知方式

 未知死,焉知生:临刑心态漫议

 论特别法理优于一般法理

 海洋觊觎大陆

 李叔同的法学翻译

 对贵阳的学术访问

 走向川端康成的三级阶梯

 欲望与美的辩证法

后记

试读章节

法学智慧与生活智慧

各位老师,各位家长,亲爱的各位同学:

为了欢送首经贸法学院今年毕业的本科生、研究生,我们在这里举行一个庄重、热烈、简朴的毕业典礼。首先,我代表首经贸法学院,祝贺各位同学经过四年或三年的学习,顺利完成了全部学业,成功抵达了今天的毕业典礼。借此机会,我对各位老师的辛勤工作表达崇高的敬意,对各位家长的支持表达我们诚挚的谢意。

各位同学,在你们作为法学院学生的最后时刻,在法学院举行的这个欢送仪式上,我对你们的毕业寄语是,把法学智慧转化成为你们的生活智慧。法学是你们的专业,法律可能也是你们多数人的职业。但是,法学中凝聚的智慧可以延伸到你们以后的日常生活中。希望你们把法学智慧与生活智慧打通,让法学院的专业修养支撑你们的智慧人生。

法学是什么?按照古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的回答,法学是神事与人事的知识,是正与不正的学问。这句法学名言意味着,法学既是一门专业知识,更是一种生活智慧,因为它是“人事的知识”。作为“人事的知识”,法学包含了什么样的生活智慧呢?对于这个蕴含了无限可能的提问,我今天只回答其中的一点,那就是,掌握分寸,恰到好处。

你们记得天平的图像吗?法学院和法院都习惯于把天平作为核心图标。首经贸法学院的院徽,就是以天平作为核心元素的。天平是什么?天平是维护公正的神器,也是判断“正与不正”的神器。天平的运用,一定要有分寸感,一分一寸都要仔细掂量,不要让它出现一丝一毫的偏差,要追求恰到好处的结果。这既是法学智慧,更是生活智慧。

你们注意过小猫、小狗、小老虎、小狮子等各种动物的游戏活动吗?那就是为了培养它们掌握分寸的能力,训练它们恰到好处的肢体技能和神经技能,这是动物的生存训练;没有这种技能,它们不能生存。同样,你的智慧人生也需要掌握分寸,尽可能恰到好处。

法学院举行各种研讨、辩论、课堂提问、毕业答辩,是为了培养你们在语言表达上掌握分寸、恰到好处。法学院要求你们提交实习报告、调研报告、学年论文、学位论文,是为了培养你们在文字运用上掌握分寸、恰到好处。法学院组织各种学生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是为了培养你们在人际交往上掌握分寸、恰到好处。

掌握分寸、恰到好处的生活智慧,要求你们告别极端、寻求中道。你们要在怯懦与鲁莽之间寻求勇敢,要在挥霍与吝啬之间寻求慷慨,要在暴躁与冷淡之间寻求温和,要在奉承与怠慢之间寻求热忱,要在放纵与苦行之间寻求节制,要在戏弄与刻板之问寻求圆融。这些都要求你们掌握分寸、恰到好处。说话,做事,一定要有分寸感,一定要有分寸意识。差之毫厘,就可能失之千里。生活中的言辞与行动,都是增一分则太长,减一分则太短,过度与不及都会妨碍你们。唯有掌握分寸、恰到好处,才能许诺美好的未来。

掌握分寸、恰到好处的生活智慧,孔子称之为“过犹不及”。按照至圣先师的教导,你们要活泼开朗,但不可油滑;你们要成熟老练,但不可世故;你们要积极进取,但不可急功近利;你们要宠辱不惊,但不可消极无为;你们要独善其身、挥洒个性,但不能忘记对社会、对他人的责任;你们离开首经贸法学院,要展翅飞翔,但不能不常回来看看。

各位同学,首经贸法学院始终都在这里。但是,首经贸法学院也会跟随你走向四面八方。今天毕业的每个同学,都是首经贸法学院派出的驻外使节,也是首经贸法学院递给这个世界、这个社会的一张名片。希望你们向这个世界、向这个社会传递更多的法学智慧、生活智慧。

月映万川,首经贸法学院也映照在它的每个学子的心镜里。你在哪里,首经贸法学院就在哪里。你是什么,首经贸法学院就是什么。你的成长,就是首经贸法学院的成长。你的优秀,就是首经贸法学院的自豪。你感受过疼痛吗?你的疼痛就是首经贸法学院的疼痛。你体验过喜悦吗?你的喜悦就是首经贸法学院的喜悦。你经历过冷暖吗?你的冷暖就是首经贸法学院的冷暖。今天的你可以走出首经贸法学院,但首经贸法学院是你永远也走不出的情感家园与精神港湾。

最后,祝重新起航的学子们直挂云帆,正道直行。祝家长们身体健康,随时等候孩子传来的喜讯。祝呵护法治幼芽的老师们硕果累累,幼苗终成林。谢谢大家。

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2014届毕业生毕业典礼上的致辞

2014年6月28日

P7-9

序言

在法学院教书多年,对于“法学是什么”这个主题,我有一些自己的思考与体会。最近几年,法学院每年的新生入学、毕业生离校,我都有一项例行的职责:作为法学院的院长向新生或毕业生说点什么。说来说去,其实就是一个主题,“法学是什么”。本书第一辑“法学的诗性解说”,主要就是由这些例行的致辞汇编而成。受到时间、语境的限制,这些致辞都有即兴的、现场的成份,既理性,同时也有一些感性。这些由理性与感性交织而成的文字,是对“法学是什么”的柔性解说、诗性解说。第二辑题为“法学家与思想家”,偏重于法学与思想的关联。法学如何通往思想?法学家能否成为思想家?在传统经典淡出的当代,研习法典、以法学为业的人,在意义体系中将自己置身于何处?如何认识自己?诸如此类的问题,旨在以思想为镜,烛照法学。第三辑立足于法律人共同体,讨论法律人的法治观念、法治技术,试图察看法学、法律与法治的某些细节、某些褶皱。英国诗人布菜克的名句是“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本辑文字虽然也是着眼于“一沙”或“一花”,但是,能否从中看到无限或永叵,见微能否知著,则不得而知。第四辑是在法学边缘处思考的记录,也是在法学内外穿行的履迹。前几篇,可以归属于法学之内;末几篇,已经游离于法学之外了,不过,即使是这样一些文字,也是“在法学的边缘”写下的断想,同时也关涉到“法学能否慰藉心灵”这样一个凝重的话题。概而述之,本书庋集的四辑文字,虽然可以归属于不同的题目,但必须承认,四个部分的划分是写意性质的,并不严格。倘若要严格地说,那么,这些长短不等的文字,其实就是一个学习者、思考者面向法学写下的精神史、心灵史。

后记

在编这本集子的过程中,读到旅日作家李长声的一本书,他在前言中说,“我写的是随笔”,“又自我规定为知识性与趣味性,也就是有益而有趣。有益而无趣,难以读下去;有趣而无益,不读也罢”。这几句话,深得我心。我的这本书收录的文字,基本上也是随笔。我也追求有益、有趣两个目标。有益,是说在思想文化方面,得有那么一点值得咀嚼的价值,有一点“硬货”或“干货”,稍微有一点“劲道”。有趣的具体标准,就很难统一了,因为每个人的口味不同。据我的理解,大致是指有一点空灵,有一点心灵上的慰藉,有一点精神上的牵引,诸如此类。这当然是一个取法乎上的目标,这本集子是否实现了,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还很难说。但是,在编选这本文集的过程中,我还是尽可能以有益、有趣作为尺度。有些文字,也许有益,但是无趣,譬如一些关于法政具体问题的时评,比较枯燥,就没有选入;有趣无益的文字,譬如我犹豫了很久的《水母人生》一文,传递的信息似乎不够“正能量”,也舍弃了。此外,作为随笔集的本书,还收录了一篇近于“论文体”的文字,放在第四辑里,专论“特别法理优于一般法理”,有趣不敢说,是否有一点知识上的助益,只好听读者裁决了。这本《法学是什么》,大致就是这样编成的。

2016年5月26日,记于北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法学是什么(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喻中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9378267
开本 32开
页数 315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37
出版时间 2016-11-01
首版时间 2016-11-01
印刷时间 2016-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16
CIP核字 2016217871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10.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8
156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7:2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