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同治皇帝/名家说清史
内容
编辑推荐

公元1862年至1875年1月。这是作为皇帝的爱新觉罗·载淳的时光,从六岁到十九岁,史称“同治中兴”。但载淳的皇帝履历却很苍白,君权由生母慈禧太后代行。少年的他不过象征着皇统的延续。而维持皇朝运转则无疑是大人们的“游戏”。与其说同治皇帝对于大清国很重要,倒不如说对他的生母慈禧太后更重要。辛酉之年,慈禧在咸丰帝驾崩之后,叔嫂联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铲除政敌,实现了垂帘听政,开始了左右和掌控大清朝的慈禧时代。

《同治皇帝/名家说清史》由王志刚著。

内容推荐

王志刚著的《同治皇帝/名家说清史》是“名家说清史” 系列丛书之一,共分为十二章,作者用简单平易的语言较全面地讲述了同治朝时期的政治风云和社会背景,除对重要人物进行笔墨外,对当时的奇案奇事也有所涉猎,使读者对同治朝历史有了比较清晰地了解。

目录

第一章 清朝最后一位嫡生皇子

 一 咸丰皇帝乏嗣之谜

 二 同治皇帝的幸与不幸

第二章 “天国”陨落,同治“中兴”

 一 年号:从“祺祥”到“同治”

 二 洪秀全的“天国”

 三 皇帝“典学无成”,太后垂帘听政

第三章 权力的魔咒:慈禧太后

 一 辛酉政变与慈禧登台

 二 慈禧与恭亲王:从叔嫂同朝到反目成仇

 三 东太后慈安的暴亡

 四 慈禧再度垂帘

第四章 同治朝內闱生活揭秘

 一 错综复杂的选后之争

 二 慈禧为何讨厌儿媳阿鲁特氏

第五章 同治亲政内幕揭秘

 一 亲政之前:计杀安德海

 二 亲政与重修圆明园

 三 礼仪之争:外国公使如何觐见皇帝

第六章 同治皇帝之死

 一 天花,还是梅毒:同治的死因

 二 阿鲁特氏:皇后的命运

第七章 同治朝奇案

 一 天津教案

 二 杨乃武与小白菜冤案

 三 两江总督马新贻遇刺之谜

第八章 同治朝奇事

 一 尸谏:御史吴可读

 二 李秀成自述及其变节

 三 大渡河边“忍此须臾”:石达开的覆没

第九章 乱世能臣曾国藩:修身平天下18了

 一 从秀才到京官

 二 创建湘军,戡定太平天国之变

 三 创办洋务。筹谋自强

 四 往矣.朝闻道者

第十章 乱世能臣左宗棠:未酬壮志英雄泪

 一 耕读生涯22了

 二 主持湘幕。经世致用

 三“王八蛋.滚出去”与两湖樊案

 四 创楚军,平变乱,复新疆

 五“中国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

 左宗棠”

第十一章 乱世能臣李鸿章:卅载独撑危局,功过留待后人

 一 从科甲望族到曾氏门生

 二 参与平乱,创建淮军,办理通商

 三“长远之患在西人”

 四 独自苦撑晚清外交大局

第十二章 自强运动为何不能使中国自强

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再有,咸丰皇帝生活放荡,纵欲无度,也影响了他的身体健康。咸丰帝虽然拥有众多嫔妃,却仍不满足,又蓄养四名汉族美女在圆明园中,命名为“杏花春”、“武陵春”、“海棠春”、“牡丹春”。后来在避暑山庄,咸丰帝的身体每况愈下,国事基本上都交给了懿贵妃.懿贵妃受到专宠引起了权臣肃顺的惊恐,肃顺想出了一个以毒攻毒的法子.从民间找来两位美妇与懿贵妃分庭抗礼。一个是曹寡妇,一个是唱戏的小花旦朱莲芬。曹氏是山西人,美艳风流,尤其是有一双纤小的三寸金莲,咸丰帝一见到她就非常喜欢,立刻召人宫中。而那个朱莲芬,长相秀美,歌喉婉转,还擅长作诗,咸丰帝很宠爱她,经常传至宫中伴驾。有御史姓陆,也与这朱莲芬很有交情,就上书进谏,说皇帝不该沉湎酒色等等。咸丰看了大笑说“陆老爷子吃醋了”,不以为意。咸丰帝因为过度纵情声色,身体越来越虚弱。每逢遇到坛庙大祀,常因为腿软而担心登降失仪,于是派奕折代替。清代皇帝每日“御门听政”的制度就是在他这一朝给终止了,咸丰真是个昏聩的皇帝。

不过,咸丰皇帝也并非生来昏聩,开始当政的时候,对朝政还很是勤勉的,也很想有所作为。然而,国势日衰,内忧外患,使他常常在惊恐之中度日,内有大规模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等,外有英法联军入侵,令咸丰头疼不已。咸丰三年夏天,太平天国北伐军打到直隶.威胁着清王朝的统治核心地区。咸丰十年,英法联军兵临北京城下.咸丰皇帝率领军机大臣和皇后嫔妃仓皇逃往热河,驻跸木兰行宫,整天沉湎于声色犬马之中,利用淫乐来排遣内心的愁闷,变本加厉地糟蹋自己,连纷至沓来的奏章也懒得批阅.懿贵妃便主动代策代行。在这样的危急形势下,他的心境极其紧张、惶恐。再加上皇室内母子间、婆媳间、帝后间、后妃间皆矛盾重重,隔阂颇深,虽同处一宫却相互防范,争斗不已,如此环境下,咸丰心情压抑,异常郁闷。除此之外他还嗜酒如命,每喝必致烂醉而后快。沉湎酒色的后果,是生命更迅速地消逝。

咸丰五年农历五月初七,丽嫔生下皇长女荣安固伦公主.也是咸丰皇帝唯一的女儿。咸丰帝对女儿视若掌上明珠.但没有儿子.完不成祖宗交代的任务,皇位无人继承,他自然也非常着急。不过,还有一位比他更急于求子的人一一年轻的兰贵人。日后的慈禧。处心积虑的慈禧在人宫之后,便一心想着要改善自己的地位。她深知“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的道理,要想在宫廷中长久下去,必须要顺应封建父权制的传承机制,为皇家生育男性后代,凭借儿子在政治伦理链条中的礼制地位去赢得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生存空间。兰贵人急于求子,不过好事多磨,进宫四年后,终于如愿以偿。慈禧当时得了一种在皇宫中难以言说的病症。她的这种病症经过今天的中医诊断,就是一种最常见的妇科病一一痛经。每遇经期,她都会“腰腹胀痛,胸满呕逆”,人宫两年,此病症虽未见恶化,却也丝毫没有好转的迹象。然而。颇有城府的慈禧在得知自己的病症以后,严加保密,并秘密邀请皇宫里的太医给自己进行调经。在太医的帮助下,精心调理。在保留至今的清代《宫廷医药档案》中记载了诊治时所开的药方一一懿嫔调经丸:香附一两童便炙、苍术一两、赤苓一两、川芎三钱、乌药一两、黄柏三钱酒炒、泽兰一两、丹皮八钱、当归八钱共为细末,水发为丸,绿豆大,每服二钱,白开水空心送服。

这个药方,经当代中医评议。主要是养血调经、行气活血、止痛散淤。足以证明慈禧年轻时患有痛经等妇科疾病。后经不断调治,慈禧“湿饮渐开,胀痛稍减”,坚持诊治,“诸症皆好”,月经不调之病得以痊愈。

咸丰五年六月,慈禧终于身怀有孕。按照宫制,嫔妃怀孕,一般要过八个月后才开始进行产前的各项准备。俗称“上夜守喜”,但咸丰皇帝盼子心切。破例让慈禧母亲到储秀宫陪同住宿,照应慈禧。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的咸丰六年三月《懿妃遇喜大阿哥》档册,记载了当时的一些具体细节:二十三日巳时,懿嫔开始坐卧不安,随储秀宫服役的太监韩来玉问接生姥姥,说似有转胎之象。三月二十三日未时,懿嫔顺利分娩出阿哥,收拾完毕后,太监带领两个大夫来到储秀宫。一个是给大人查看身体,一个是给刚出生的孩子检查身体。两位大夫给懿嫔母子号脉,母子均安,皇帝大喜。二十二岁的懿嫔在储秀宫生下载淳。即后来的同治帝。咸丰八年咸丰帝的玫贵人徐佳氏生下第二个皇子,可惜出生后此子即夭折;从此以后一直到清王朝宣统皇帝宣布退位。甚至被赶出宫前,紫禁城内再也没有一位后妃生儿育女了。

懿嫔所生的载淳是咸丰帝的长子.也是皇帝当时唯一的继承人,咸丰帝视为掌上明珠。

P5-7

序言

公元1856年3月至1875年1月.这是属于爱新觉罗.载淳的时光,一段不足十九年的人生。

公元1862年至1875年1月。这是作为皇帝的爱新觉罗·载淳的时光,从六岁到十九岁,史称“同治中兴”。但载淳的皇帝履历却很苍白,君权由生母慈禧太后代行。少年的他不过象征着皇统的延续。而维持皇朝运转则无疑是大人们的“游戏”。与其说同治皇帝对于大清国很重要,倒不如说对他的生母慈禧太后更重要。辛酉之年,慈禧在咸丰帝驾崩之后,叔嫂联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铲除政敌,实现了垂帘听政,开始了左右和掌控大清朝的慈禧时代。

这时的中国,正经历着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如果从1840年亦即道光二十年算起。则介于所谓近代的第十六年至第二十五年之间——百年的屈辱和抗争才刚刚开始,未到中途。

1911年10月至1912年2月,清朝完成了走向中华民国的“禅让”,宣告退出历史的舞台。回望“中兴”,才知道那不过是绵长的盛衰史中的一刹那。那一代人,从太后到皇帝,到名臣,到士人,再到百姓,普遍生活在传统中国历史传承的周期性梦幻里,看着天朝凋零,同时也不得不朝向大海,朝向未来,等待着春暖花开。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同治皇帝/名家说清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志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故宫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3409162
开本 16开
页数 29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6-10-01
首版时间 2016-10-01
印刷时间 2016-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504
CIP核字 2016227508
中图分类号 K827=52
丛书名
印张 19.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61
166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18:5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