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一章 思想史一瞥
离群传统
发现及其化约
现代传承
第二章 生存、活着、存在
超越死亡冲
三个层次
个人起源
第三章 认可及其命运
方式
社会防御策
得到惩罚
替代认可
放弃
角色轮换
第四章 人的结构
内在多样性
相遇蒙舒凡
最小团队
第五章 共存和成就
自我成就
狭窄的道路
图书 | 共同的生活(精)/轻与重 |
内容 |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思想史一瞥 离群传统 发现及其化约 现代传承 第二章 生存、活着、存在 超越死亡冲 三个层次 个人起源 第三章 认可及其命运 方式 社会防御策 得到惩罚 替代认可 放弃 角色轮换 第四章 人的结构 内在多样性 相遇蒙舒凡 最小团队 第五章 共存和成就 自我成就 狭窄的道路 内容推荐 人是社会的存在,这句话意味着什么?没有你,我就不存在,这种看似平淡的描述能推导出怎样的结论?个人永远只限于经历共同的生活,局限又表现在何处? 在茨维坦·托多罗夫编著的这本《共同的生活(精)》中,哲学携手心理分析,文学作品促发内省。当代著名思想家托多罗夫告诉我们,人注定不完整,人渴望得到认可,即便孤独,人的自我仍由跟他人的相遇而构筑。 人是幸福的,因为人有爱;若没有爱,人就不存在。我们的幸福依赖于他人,而他人也有摧毁我们的幸福的可能。共同的生活永远不保证什么,在最好的情况下,共同的生活只保证一种脆弱的幸福。 编辑推荐 人类学的研究对象一般是特定社会,或特定社会的文化。而托多罗夫认为,“人类学”也可以从“认识人类”的本意上理解,指人对人类形成概念,将概念隐含进人文科学、道德和政治的语篇,甚至隐含进各种哲学阐释。茨维坦·托多罗夫编著的这本《共同的生活(精)》论述的人类学就属于这种情况。书中要讨论的不是人在社会中的位置,而是社会在人身上的位置。作者以史为据,使用了心理学、哲学、文学等著作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其思考可以被视为是一种探索。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共同的生活(精)/轻与重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法)茨维坦·托多罗夫 |
译者 | 林泉喜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7556201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74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92 |
出版时间 | 2017-01-01 |
首版时间 | 2017-01-01 |
印刷时间 | 2017-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66 |
CIP核字 | 2016198509 |
中图分类号 | B038 |
丛书名 | |
印张 | 6.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191 |
宽 | 136 |
高 | 1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