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凡·高和燃烧的向日葵
内容
编辑推荐

想了解凡·高,可你并没有时间去看大大的画册,去读厚厚的文字传记,去查落了灰尘的资料,远人著的《凡·高和燃烧的向日葵》行文流畅、深入浅出,插图得当,引人入胜,将会以感人、易懂、图文并茂的方式,让你第一时间了解凡·高其人,领略凡·高其作。

本书让读者不自觉地一口气读完,并为凡·高而哀婉、而赞叹。

内容推荐

凡·高曾说过:“希望所有人都能看到我的画,并通过我的画感受我的内心。”因为他的绘画囊括了他一生所有的情与狂、痴与美。《凡·高和燃烧的向日葵》作者远人,便是愿意去感受凡·高的内心,愿意去追随凡·高精神的人,他以其诗性的笔调追随着凡·高一生所有的平静与快乐、痛苦与绝望。并以美学之匙解读着凡·高各个人生阶段的众多画作。文字中蕴含着炙热的感情,章节间却极富逻辑地环环相扣,直达凡·高如向日葵般疯狂燃烧的一生,让读者不自觉地一口气读完,并为凡·高而哀婉、而赞叹。

目录

自序 读懂凡.高

第一章 懵懂之年

一 萌芽

二 第一个愿望

三 初恋

第二章 理想和考验

一 新的感受

二 看见贫穷

三 又来了,爱情

第三章 上帝及其命运

一 希望

二 传教士

三 和他们一样

四 又失败了

第四章 绘画

一 步行八十公里

二 性格

三 约定

第五章 幻灭

一 回家了

二 对立

三 绝望

第六章 重回海牙

一 有了个老师

二 同居的模特

三 杰作

四 攻击

五 失败了,退场了

第七章 辗转

一 德伦特

二 纽恩南

三 玛尔戈

四 死亡带来孤立

五 永远离开

六 安特卫普

第八章 艺术之都

一 巴黎

二 上了一堂课

三 伟大的同行

四 伟大的同行(续)

五 新的手法

六 很糟的状况

七 审视

第九章 阿尔的太阳

一 抵达

二 沸腾

三 有朋友了

四 乌托邦之梦与燃烧的向日葵

五 色彩认识

第十章 黑色的太阳

一 高更来了

二 矛盾出现了

三 悲剧发生了

试读章节

第一章懵懂之年

一萌芽

1853年3月30日。中午。荷兰西南部。布拉邦特州北面一个叫松丹特的村庄。时值春暖花开,这天和其他的春日没什么两样。唯一不同的是该村的新教牧师提奥多鲁斯终于做了父亲。他妻子安娜·柯尼莉亚刚刚产下一个男婴。性情古板的牧师对孩子的到来表现出初为人父的短暂喜悦,却没注意到妻子的如释重负。对安娜·柯尼莉亚来说,这个男婴虽说是她的长子,却不能说是她的第一个孩子,因为第一个孩子离开母腹时便死了。因此,害怕再生孩子会遭遇同样悲剧的预感,始终让这个想成为母亲的女人暗自担惊受怕。现在,当男婴以他的哭声宣告自己生命的来临时,安娜在喜悦之外,竟然对这个孩子忽然充满难以言说的感激,乃至数年之后,当安娜为他添上三个妹妹和两个弟弟时,都不自觉地认为是这个孩子的平安出生才福佑了自己的顺利生产。孩子被取名为文森特·威廉·凡·高。但不论是喜悦的提奥多鲁斯还是感恩的安娜·柯尼莉亚,都不可能想到,仅仅在三十七年之后,这个男婴会以自决的方式离开世界,而在他离开世界后不久,其名字将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征服全球,成为凡·高家族中进入不朽的人物。如果说安娜对凡·高的平安出生充满感激有点令人感到古怪的话,那么凡·高的一生似乎就继承了这一古怪。而且,在凡·高的一生行事中,早已不再是古怪所能容纳。在今天,即便世人承认凡·高的天才,也免不了要在天才前加上“疯狂”二字作为前缀。二十世纪的西班牙画家达利曾不无自傲地说过:“我与疯子的唯一区别就在于我不是疯子。”就这句狂妄之言来看,达利和疯子之间也不过一张纸的距离。凡·高没说过达利这样的话,其性格也不可能说出这样的话,但把达利的话用在凡·高身上,似乎更为恰当。因为凡·高的疯狂和疯子颇像,但没有哪个疯子会充满凡·高那样的内在。说凡·高的内在是天才的内在未免老生常谈,但除了“天才”一说,也无人找得出更恰当的表述。一个天才总会有一个天才的表现和萌芽。提奥多鲁斯的牧师之职是世袭而来,因此对凡·高家庭来说,宗教气氛总是十分热烈。从狄更斯、托尔斯泰等小说大家的作品中也可以知道,在十九世纪的欧洲,一个宗教家庭总是离不开炉火,离不开炉火前那个父亲朗读的经文,童年的凡·高对炉火和经文都提不起兴趣。吸引凡·高的,是这个毗邻比利时国境的村庄之美,那些无边无际的旷野、密密生长的树林、永远流淌的泉水是他说不出缘由的最爱。孩子的特立独行虽引起家人惊异,但没有人会拒绝大自然的美,所以凡·高的行为没有被家人强行阻止。在牧师夫妇眼里,这个孩子怕是有点任性。很少有人能预判,一个从童年开始5就喜欢独自去往大自然的人,会养成孤独的个性。凡·高不仅在童年时就喜欢上了孤独,甚至在十二岁前往普罗维里学校寄宿就读之时,也找不到他热衷和同学聚会的记录,更多的是一个人进入大自然徘徊。徘徊的结果令人惊异,因为凡·高总说沉入地平线的太阳是黄色的,当夜幕来临,群星闪烁之际,其感觉竟然是夜晚比白天还要明亮。这些令人瞠目结舌的言论,恰恰是他往后表现出奇异天赋的萌芽,也是他毕生色彩选择的萌芽,更是他一生将与痛苦相伴的萌芽。P3-5

序言

写作一个人,前提是认识这个人。当然,这里的认识不是写作者和被写对象之间有什么真正的往来。譬如凡·高,和他生前有往来的人虽不少,但当时就预感他成功,并愿意追随其步履的却寥寥无几。因而要认识凡·高,就绝不是通过写作者的种种实际所见,而是尽可能深入到他的生命轨迹和展现其灵魂的作品当中。也许,这样的深入更能让我们清楚地看见他,进而真正地认识他。自美国作家欧文·斯通于1934年发表为凡·高撰写的第一部传记小说《渴望生活》之后,凡·高的名字就飞快地传遍全球。但仍感意外的是,我在和不少人的交谈中却惊异地发现,凡·高之名虽无人不知,其代表作《向日葵》《星夜》等画名也随口可出,但能够认真谈起和熟悉凡·高生平的却还是不多。不了解凡·高的生平,就不可能理解他的作品。和无数享有盛名的大师相比,凡·高的生平和作品的紧密度恐怕超越任何一位同侪。所以,在这部书中,我尽可能将凡·高的生平和他的作品糅合一起来写。其他的画坛大师如毕加索、达利、米罗、马格利特、康定斯基,等等,尽管他们为世界画坛贡献出超一流的作品,但难说读者能通过那些作品窥见画家的真正一生,更可能的,是他们的作品集中在对某种方式方法的尝试之上,将标新立异的表达手法呈现在世人面前。凡·高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他尽管研习过很多技法,却没有被技法束缚住自己被激情支配的生命。对凡·高来说,绘画的目的就是表达自我。这一表达绝非耽于某种孤芳自赏的陶醉,而是将整个自我放置于作为人的表达核心。面对凡·高的画,我们能轻易看出他对生命本身的狂热。之所以狂热,就在于随着绘画行为的深入,他对生命本身的认识也在不断掘进。这一掘进不是人人都能身体力行,但我们却能在凡·高的行为深处看见,对于为人之生命,他的内心有着怎样的激烈和涌动。要言之,凡·高的每幅画都出自他的灵魂、出自他对生命不可遏制的表达欲,乃至他愿意在这表达欲的深处,加速自己的燃烧,直至抵达疯狂的状态。愈疯狂,凡·高就愈知道什么才是人,什么才是生命。在凡·高名垂不朽的作品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便是他笔下的《向日葵》。在常识里,向日葵不过是产自南美洲,在十六世纪由西班牙人带回欧洲的一种观赏性植物。只是这种植物的特性为其他植物所不具有——它每个盛开的葵盘总是朝向太阳。凡·高画下《向日葵》组画之际,正是他遍历艰辛,终于在阿尔开始走向疯狂之时。我们就此能说,凡·高比任何人都理解向日葵所内涵的生命寓意——没有哪种生命不渴望照耀和面向自己渴求的光亮。对凡·高来说,他选择了绘画,绘画就成为他对生命的表达和对生命要朝向什么的寄托。当绘画成为他生命的寄托,向日葵也就自然而然,成为他绘画的寄托。

这一形象化的寄托也恰好对应了凡·高的一生走向。对凡·高而言,疯狂地追求绘画,无异于向日葵疯狂地朝向太阳。所以,理解凡·高的一生,才能理解凡·高的绘画;理解他的绘画,才能理解《向日葵》为什么成为他毕生创作的顶点。因为凡·高的一生,恰恰就像一株向日葵向着太阳,燃烧着自己。

远人2016年3月21日夜

后记

被凡·高吸引,还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从那时开始,凡·高就成为我生活与写作的陪伴。在不少文人那里,写小说的会让小说家陪伴,写散文的会让散文家陪伴,写诗的会让诗人陪伴。选择什么样的陪伴,和人的性情有关,也和人的认识有关,更和人的野心有关。我选择凡·高,是想让一种精神陪伴。

表面上看,凡·高不过是个画家,但我们可以说,凡·高又绝不仅仅是个画家。绘画在他那里,已经超越了绘画,作为人的凡·高,也将自己化作了艺术本身。因而,凡·高就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名字,而成为一种催人思考的向度。

深入凡·高不是件轻松的事。在写作过程中,我的情绪不断随凡·高的经历起伏,更随他生命的展开不断激动与感伤。在人类精神史上,凡·高之所以占据无可争辩的重要一席,就在于他将自己的一生,演绎成人类该如何追寻精神价值的一生。美术史将凡·高划人到后印象主义大师行列,实际上,没有哪个主义或流派可以兜住凡·高,凡·高也不需要大师这一称谓。理由是,凡·高创作的一生,就在证明凡·高完成的就是自己,他将自己转化成了一股充沛的精神存在。从这里来看,艺术史上的流派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投身艺术的人,是否能在艺术行为中完成自己。对人而言,尤其对写作者而言,获得某种精神指引,将远远超越某个文本赋予的启示。

我渴望写出这股精神。我承认,以往阅读凡·高,不论是他人的文字还是凡·高的画作和书信,我更多的都是在阅读中获取享受和养料。进入本书的写作之后,时常有力所不逮之感,所以,这是一本让我写得艰辛的书,也是一本让我全力以赴的书。在此我要感谢本书策划人周冬辉先生,对我写下的每章都及时给予肯定和建议,这让我每夜写到凌晨的笔尖感到一种信任。

对写作而言,没有比信任更有力的督促。但愿,能得到更多来自读者的信任和督促。

远人

2015年8月19日夜

书评(媒体评论)

凡·高的画让我进入一个新的境界,整个世界豁然开朗。——欧文·斯通

他生下来,他画画,他死了。麦田里一片金黄,一群乌鸦惊叫着飞过天空。——波德莱尔

对凡·高,我愿听到他每天的呼吸!凡高,他扑向太阳,被太阳熔化了!——吴冠中

凡·高是画家中的诗人,更是热爱人类的广义上的情人。——余光中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凡·高和燃烧的向日葵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远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鹭江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5910773
开本 32开
页数 29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7
出版时间 2016-09-01
首版时间 2016-09-01
印刷时间 2016-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28
CIP核字 2016001227
中图分类号 K835.635.72
丛书名
印张 9.75
印次 1
出版地 福建
211
150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3:5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