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酷蚁安特儿总动员(1安特儿出世)
内容
编辑推荐

由霞子所著的《酷蚁安特儿总动员(1安特儿出世)》一书由13章组成,这是一个关于小蚂蚁安特尔出生的精彩故事。故事幻想瑰丽,情节曲折,生动有趣,能够切实激发少年儿童的想象力,该系列图书广受少年儿童的喜爱,同时受到家长的欢迎,对于孩子的成长也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内容推荐

由霞子所著的《酷蚁安特儿总动员(1安特儿出世)》一书讲述了:这是一个关于小蚂蚁安特儿的精彩故事。

安特儿很酷,可它刚出生时一点儿也不酷,只是一只卵。它自命不凡,坚决不当工蚁,先是拒绝长大,再是策划当公主,又闹着当兵,最终还是无奈地当了一名工蚁。当了工蚁的安特儿又闹出很多乱子,想做好事反而四处惹祸。一只小蚂蚁不平凡的一生,就这样开始了。

目录

安特儿出世

我要当公主

栗子头被抢走

婚飞

一生只为这一天

将军梦

不称职的保育员

戴罪立功

第一次出征

再出征

家贼难防

卫家之战

千万别救我

后记

试读章节

安特儿出世

森林边,坐落着一处小院。

院子的后花园里,有一棵老爷爷似的大树。树下,住着一家子安氏蚂蚁。小蚂蚁安特儿就出生在这个幸福的大家庭里。

安特儿很酷,可它刚出生的时候一点儿也不酷,只是一只卵。

安氏家族是一个庞大的母系社会,家族中的成员都是蚁后的孩子。安特儿是第七千八百九十二个。当然,蚁后还要继续生很多很多孩子。最厉害的蚁后一生可以生上亿个孩子呢!

初夏,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安氏家族的大管家安琪姐姐、二管家安妮姐姐和三管家安伶姐姐,正带领负责保育工作的姐妹们聚集在皇宫内外,守护在母后周围,激动地期待着弟弟妹妹的降临。尊贵的蚁后只管生育,抚养孩子和所有的家务事,都是管家姐姐带领众姐妹来完成的。宝宝一落地,姐姐们便把它们送到育婴室去,精心抚养长大。

母后是至高无上的,每生下一个孩子,总会一锤定音地敲定孩子的身份:公主、王子、工蚁或兵蚁。

谁不想成为英俊的王子和骄傲的公主呢?可安特儿出生的那一刻,只听母后毫不犹豫地说:

“工蚁。”

“我不当工蚁!我不当工蚁!”

安特儿认为自己是一只不平凡的、能做大事的蚂蚁,立刻大叫起来。它拼命闹腾,拳打脚踢。可它还在襁褓一样的卵壳里呢,力气那么小,声音那么小,没人知道它在里面说些什么。

忽然,安妮脚下一绊,手里的安特儿—下摔出去,骨碌碌滚了好远。安妮赶紧跑过去抱起哭道:

“姐姐不是故意摔疼你的,可冷的安特儿。”

安特儿根本顾不上疼不疼,继续哭闹:

“我不当工蚁!我不当工蚁!”

可安妮姐姐什么也没听到,只是心疼地吻了吻安特儿,小心翼翼地把它抱进了育婴室。

育婴室好温暖啊!为了保温和防潮,细心的姐姐们把废弃的茧袋裱糊在墙壁上,铺在床上。住在这样的地方真是舒服极了。可安特儿还是不停地哭闹,嘴里反反复复嚷着:“我不当工蚁!我不当工蚁!……”直到累得睡着了,它眼中还含着泪。

这一觉好长好长啊,足足睡了七八天。

安特儿做了一个美美的梦。它梦见自己长大了,成了一个英武的王子,披着闪闪发亮的长翅,好多蚂蚁前呼后拥着自己,在空中飞呀飞呀,好不威风。

忽然,安特儿喘不过气来,被憋醒了。它发现自己脸冲下。咦,难道我真的飞起来了?忽然,它觉得被什么拱了一下,脸冲上了;又被拱了—下,脸又冲下了;又冲上了,又冲下了……安特儿像球一样滚动着,晕头转向起来。

“谁在捣乱?讨厌!”  安特儿大叫。

滚动停止了。安特儿透过薄薄的卵壳一看,原来是顽皮的小王子安力,正笑嘻嘻地看着它呢。安力王子刚从卵壳里出来,已经变成了一个白白胖胖幼蚕一样的宝宝。它感到很新鲜,爬着到处玩儿,把安特儿当球滚了。

“走开,别碰我!”

安特儿一点儿也不买安力王子那张笑脸的账,恨它搅醒了自己的美梦。

“快出来吧,小懒鬼。不出来长不大的。”安力王子伏在卵壳上笑着说。

安特儿没好气地说:“不!就不出去,我就不想长大!”

“为什么?”

安力王子是那么急于长大,实在不能理解安特儿。

“哼,我不过是个倒霉的工蚁,长大了只能碌碌无为地干一辈子活儿,我才不愿意长大。你是王子,长大好吃好喝不干活儿,当然愿意长大,哼一一”安特儿愤愤地说。

安力王子非常惊讶:“安特儿,这都是母后的安排,不是谁想当什么就当什么的。”

“就不!当王子多潇洒。母后偏心,为什么让你当王子不让我当?嘁!”

安力王子想了想,说:“你要知道,工蚁是女孩儿呀,女孩儿怎么能当王子呢?”

“我是女孩儿?我怎么是女孩儿?那……那我起码也应该是公主呀!公主可以发号施令,可以建立自己的部落。(P1-5)

后记

后记

有一天,忽然冒出一个念头,这个念头是那么强烈,强烈得欲罢不能:我要写蚂蚁!

于是,我放下手头写了半拉的长篇小说,一头埋向蚂蚁的世界。

这个念头源于一次动漫策划会。会上得知当时中国的动漫处于低谷,有人想为中国的孩子打造一个动漫形象品牌,却发现市场上非常缺乏优秀的本土儿童文学原创作品。于是,我就想写一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童话。这个童话应该有一个可爱的主人公,有趣味,还有知识性,能寓教于乐。这个念头一闪现,我马上想到了蚂蚁。

开始想到蚂蚁只是出于喜欢。喜欢它们那严肃认真的小样儿,喜欢它们的勤劳和力大无比。在阅读了国内外几乎所有能找到的有关蚂蚁的资料后,不由得对它们肃然起敬——它们的世界是如此精彩,根本不需要刻意编造。

蚂蚁这种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昆虫,从上亿年前的远古顽强地生存到今日,其生活态势和组织结构已相当科学。它们也过着文明的社会生活,与人类生活有着惊人的相似。在某些方面,甚至比人类具有更高的技能和更强的本领。比如蚂蚁能用新鲜树叶做培养基在不见阳光的洞穴里栽培蘑菇,这是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动物所不及的。蚂蚁非常勤劳,似乎不知疲倦,能举起相当于体重上百倍的物体,这是因为它们的足部肌肉是一部高效率“动力机”,由几十亿个微小的“动力机”组成,燃料是一种叫三磷酸腺苷的化学物质。肌肉一旦发酸,马上就能把潜藏的化学能释放出来转为机械能,所以,它们个个都是“大力士”。我常想,假如人类也具有蚂蚁的高能“动力机”,这铺天盖地的汽车就没用了,不知道能节省多少能源,清新多少天地呢!

蚂蚁是有语言的。只不过它们的语言不是人类的发声方式,而是一种快速高效的大师级的意会状态——化学语言。蚂蚁主要靠分泌不同的腺素传递信息,这种腺素在有的蚂蚁身上竟然多达二十几种。这让我联想到汉语拼音和英文的二十六个字母,加之蚂蚁的肢体语言和通过震动彼此交流。我竟深信蚂蚁的语言乃至情感应该是非常丰富的。据悉科学家已成功获取了蚁后的“语言”,并用来在巢内“喊话”,发现全家蚂蚁立刻停止行动,静听训示。

既然有信息传递,就难免被破译而遭到敲诈。比如书中写的蚂蚁被膨管虫拦路诈食;姬蜂使用迷幻药闯进蚁穴如入无人之境:猎蝽用“迷魂计”和“木马计”捕猎蚂蚁手到擒来;蚁狮挖掘沙漏陷阱请君入瓮;近全蚁用高超的假情报驱敌四两拨千斤:奴隶主悍蚁公主单枪匹马深入敌穴,夺位篡国不费一兵一卒;蚁蜂、蚁蜘蛛进化得外形酷似蚂蚁,从而浑水摸鱼、趁火打劫等,这些都是自然界的真实剪影。

蚂蚁是个善于合作的物种,它们能与上千种动植物共生。在这些合作中,有真诚,也有欺诈与危害。

隐翅虫和一种名为小灰蓝蝶的昆虫,能让自己的幼虫拥有一种特殊的化学气味,迷惑蚂蚁误以为是自己家的孩子,将其带回蚁穴精心养育。蚂蚁似乎已经“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有的种群正与这种小灰蓝蝶展开进化竞赛。在斗智斗勇的利用和反利用较量中,似乎还是小灰蓝蝶棋高一着。

夜游蚂蚁和红浆果蚂蚁是被寄生虫利用了的蚂蚁。它们或鬼使神差地夜夜出游唯恐不被羊吃掉,或变得红如浆果似在提醒鸟来吃掉自己。这些乖戾的行为,都是体内的寄生虫在作怪。小小寄生虫为何有此魔力,仍然是个谜。还有感染寄生真菌的蚂蚁,更是变身为蘑菇,爆开子座散发真菌孢子,感染其他更多的同类。大自然就是这么奇妙,再厉害的动物,也没有绝对的优势,相互制约,环环相扣。可见保持生态平衡是多么重要。因为灭绝一个物种,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后果不能预知。

蚂蚁是个庞大的群体。目前发现的蚂蚁有一万五千多种。尚未发现的,恐怕比这个数字还要大。所以,有许多蚂蚁新品种被不断发现,给蚂蚁爱好者带来欣喜,也为我们的故事不断提供更多的素材。

很多人认为蚂蚁不是黑色就是棕黄,其实,蚂蚁可谓五颜六色,还有红色、蓝色、金色、绿色等。绿蚂蚁是生活在澳大利亚的一种特殊体色的织叶蚁。绿色成因还没有研究成果报道,估计是与保护色的进化或食物相关。

黄猄蚁是名副其实的历史名蚁。一千七百多年前中国人就利用黄掠蚁进行生物防治,嵇含于公元304年撰写的《南方草木状》第三卷中,有出售黄猄蚁用于柑橘园害虫防治的记述。这是人类进行生物防治的最早记录。书中松毛虫大战一章的素材,源于前几年一位林学家采集蚂蚁成功用于一片松林虫灾控制的报道。这是当代利用蚂蚁进行生物防治的一个典型案例。

我们都知道,蚂蚁不会游泳,可现在不能这样说了。因为一种会游泳的蚂蚁已经被澳大利亚的昆虫学家发现,这种蚂蚁是迄今为止被发现的唯一一种会游泳的蚂蚁。这个发现,结束了蚂蚁不会游泳的定论。

我们都见过蜘蛛捕捉小昆虫,在蜘蛛面前,蚂蚁是弱者。然而有一种专门吃蜘蛛卵的蚂蚁,被加利福尼亚科学院的昆虫学家费雪发现了,费雪说:“每一种蚂蚁都可以告诉我们一个不同的故事。”

蚂蚁切割头发,时有报道。2003年,伊朗的一名生物学家曾发表一篇论文,报道了两例大头蚁造成人头发局部脱落的病例。据介绍,蚂蚁作案手段高超,在距离发根微米级的位置将人类的头发切断,往往被误认为是病变脱发。至于它们是把头发当植物收割走了,还是专门采集头发别有用途,就没人知道了。

昆虫世界神秘莫测,奇趣盎然,令人乐而忘返。

蚂蚁能战胜大象,大家可能以为是在讲故事,可这是发生在自然界的真实奇迹。科学家在肯尼亚草原的考察结果表明,有褐色举尾蚁保护的金合欢等树木会生长得很好,蚂蚁会攻击啃吃树叶的大象和长颈鹿的鼻子或嘴巴,使得树木得以保护。不仅如此,由于蚂蚁极富有扩张性,它们还会把周围的植物破坏掉,制造只利于自己的单一植物生存的“魔鬼花园”。

科学家还发现,那些被人们用围栏保护起来的树木长得并不好。原来树木原本和蚂蚁有互利互惠的“合约”。围栏内长期没有大型动物啃吃树叶,树木就会“背信弃义”,减少为蚂蚁提供的住所和食物。蚂蚁抵抗能力不足,黑色举尾蚁就会乘虚而入。黑色举尾蚁不依赖金合欢提供的食宿生存,也就不会承担保护树木的责任,反而怂恿天牛幼虫在树上繁殖,养肥吃肉。金合欢遭到天牛幼虫的破坏,会在暴风雨中倒伏枯萎。原来生存智慧不仅限于动物,植物亦然。在神奇的大自然面前,人们怎能不感叹大自然天地制衡的公道呢?

书中用大量的篇幅描写了蚂蚁的战争。

蚂蚁打仗的起因几乎全部是为了争夺地盘和食物。和人类以及很多动物不同的是,它们不会因为争夺公主和王子而打仗。蚂蚁的婚姻,已进化到一种近似禅的境地,耐人寻味。

蚂蚁大多举行集体婚礼。每年7月到9月某个雨后的傍晚,很多蚂蚁家族会一起放飞自家的公主和王子,到特定的地点参加集体婚礼。也叫“婚飞”。竞争是公平的,没有门第观念,不问出处,一切皆因为爱。这让蚂蚁拥有最好的基因进化机制。

最有意思的是蚂蚁公主一夜花烛,可终生生育,不再需要王子陪伴。在人类为“人口爆炸”“老龄化”无计可施的时候,蚂蚁却能那么科学地控制着族内蚁口的协调发展。它们把每个时期每个职能所需要的蚁口控制得恰到好处。蚁后的第一批孩子必定是工蚁。当工蚁发展到能养活家人有余的时候才产生兵蚁。而公主和王子的数量也是按比例出生的,一切由蚁后控制。当人类为确定后代性别千方百计利用现代化仪器探测的时候,蚁后则早已能够有效地控制性别和生育数量了,不能不让我们叹服。

蚂蚁是世界上数量最多、最好战的物种。

蚂蚁虽然在族内极具奉献精神,在族外却极度扩张寻衅,其野心勃勃,远远超过了人类。美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爱德华·威尔逊教授曾这样描述:“如果蚂蚁拥有了核武器,它们可能在一个星期内毁灭世界。”所以,写蚂蚁不写蚂蚁战争是不完整的。

蚂蚁世界除了我们常见的冷兵器常规战争——大颚撕咬和螫针刺杀,也有化学武器——蚁酸:更有威慑、炫耀、假情报、偷袭、密码破译、敲诈、政变、奴隶起义,乃至联合御敌等战略战术,其精彩程度一点儿也不亚于人类的战争。比如奴隶主悍蚁公开抢劫原形毕露,贼蚁以小制大偷盗成性,蜜蚁比武炫耀审时度势,近全蚁利用假情报智取如囊中探物,大头蚁精于“盲视战术”固若金汤,锥蚁声东击西避重就轻,盘腹蚁制作利用工具四两拨千斤,切叶蚁不甘被奴役奋起起义,织叶蚁大兵压境格杀勿论,桑得斯弓背蚁携带腺体炸弹死而后已等,战术令人眼花缭乱。特别是浩浩荡荡的行军蚁,更是凭借蚁海战术所向披靡,让所有动物包括人类皆避之不及。

小小蚂蚁为何如此无畏呢?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曾经这样记载:“蚁,释名玄驹……蚁有君臣之义,故字从义……”并把蚁卵称为“状元子”,言语之间,充满赞誉。“玄驹”从字义上看,即黑色的骏马。从生活态势、速度、负重能力和耐力等方面来看,它们也的确不枉此名。而一个“义”字,更道出了蚂蚁之性情。蚂蚁是以家族为国度的。蚂蚁在家族内极富奉献精神,为了家人甘于承担一切风险,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它们舍弃了“小我”,将自己奉献给了“大我”,而强大起来的“大我”又百倍地护佑着“小我”。这种令人敬佩的团队精神,像一面猎猎的旗帜高高在上,让蚂蚁无所畏惧,遇火飞跃,见水搭桥,勇往直前。它们的勇气和力量,来自内部的精诚合作和无私奉献。相比之下,人类做到了多少呢?

从所占领地和数量来看,蚂蚁几乎是世界上最成功的物种,以至于它们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而非其他物种。这也导致蚂蚁之间的战争必然惨烈,你死我活。这终究是蚂蚁的骄傲还是悲哀呢?人类由此又可以得到什么启示呢?

写作并没刻意什么,更没类比什么,只是用平视的角度去了解蚂蚁的生活。写至忘情处,时常把自己也当成一只蚂蚁了。安氏家族并没有特定为哪个族类,是把许多蚂蚁身上的特性集中到它们身上来写的。

这套书写完了,心却不轻松。因为对于人与自然、人与动植物休戚与共的关系知道得多了些,忧心也就随之重了。忽然觉得以前那么轻视蚂蚁是多么无知。自然环境是需要平衡的,假如哪个环节遭受极端破坏,哪个环节就有可能产生极端报复。外来物种入侵和人类培植的新物种的出现,会给当地生态平衡带来难以预料的影响。据众多媒体报道,科学家曾在欧洲发现了一个特大型蚂蚁帝国,这个蚂蚁帝国不是欧洲的“土著”,而是一种入侵物种——阿根廷蚁。它们的势力范围从意大利一直延伸到西班牙西北部海岸,长达5800千米,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蚁群,估计至少有几百万个蚁穴、数十亿只蚂蚁。它们最大的特点是具有合作性——不同蚁穴间的蚂蚁可以结成“联盟”,来扩大自己的生存空间,提高种群竞争力。凭借这一优势,阿根廷蚁已经扩张到几十个国家,并将周围其他种类蚂蚁的90%消灭殆尽。

看到这里我们倒要好好想一想了,蚂蚁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它们又是如何将庞大的团队管理得各尽所能、一呼百应的呢?这是个有意思的问题。人类利用蚂蚁来养生,进行生物防治,却很少从社会学角度去研究这种神奇的小生灵。为什么要否认它们也有思维呢?它们的很多行为,实在不是只用本能就可以解释的。人类生之于自然,理应更多地关注自然。以自然做镜子,或许比以历史做镜子更有意义。由此遐想,“思维仿生学”也许真该有了。

《酷蚁安特儿》的写作前后历时近八年。书中讲述了小蚂蚁安特儿从出生、成长、历险,到当上蚁后带领家族克服重重困难走向繁荣的故事。至此,故事有了一个完美的结局,可以暂告一个段落了。但是,新的蚂蚁品种会不断被发现,我们关于神奇蚂蚁的故事,似乎也可以永远写下去。但愿当了蚁后的安特儿,能给我们讲述更多更好听的故事。

我心期待。

借此机会,深深地感谢所有支持我创作和喜欢《酷蚁安特儿总动员》的朋友们,特别是那些痴迷的“酷蚁迷”们,是你们的热情和支持让我能走到今天。只要你们喜欢,我会在科学童话的路上一直走下去,且无怨无悔。

霞子

2012年12月12日于北京“蚂蚁窝”

书评(媒体评论)

好书是孩子成长中最佳的伙伴。这套好书是同事的侄女度过这个假期的最好玩伴。——飞扬(网友)

我感受到了蚂蚁是无所畏惧的,它们永不言败!它们精诚合作,无私奉献,这让它们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它们的这种精神真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林彬小朋友的读后感江苏省第一届中小学网络读书活动

我们不但要尊重蚂蚁,也要尊重所有生物。我要像小蚂蚁一样爱护环境,珍惜资源,和它们共同生存,保护好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欣玥小朋友的读后感

在妈妈给我讲了一段后,我就被书中小蚂蚁安特儿的故事深深吸引住了,我喜欢上了这本书,开始自己阅读,每天晚上都赶快写完作业来读书,甚至躺在被窝里还舍不得放下,直到妈妈催我关灯,才发现早过了睡觉的时间,妈妈说我都废寝忘食了。——张荻风北京市海淀区五一小学三年级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酷蚁安特儿总动员(1安特儿出世)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霞子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科学普及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0094266
开本 32开
页数 19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0
出版时间 2016-07-01
首版时间 2016-07-01
印刷时间 2016-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少儿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02
CIP核字 2016159264
中图分类号 I287.7
丛书名
印张 6.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1
144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