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剧历史悠久,艺术博大精深,表演程式独特风趣,是潮汕最重要的文化符号与艺术品牌,粤东百姓和东南亚华侨喜闻乐见的戏曲形式!
由吴国钦和林淳钧著的《潮剧史(下编)(精)》叙述潮剧产生发展的历史,勾勒潮剧变革演化的轨迹约600年来第一部潮剧史著作填补学术空白,为当下潮剧改革作镜鉴近200幅图片剧照资料,可读可赏。
图书 | 潮剧史(下编)(精) |
内容 | 编辑推荐 潮剧历史悠久,艺术博大精深,表演程式独特风趣,是潮汕最重要的文化符号与艺术品牌,粤东百姓和东南亚华侨喜闻乐见的戏曲形式! 由吴国钦和林淳钧著的《潮剧史(下编)(精)》叙述潮剧产生发展的历史,勾勒潮剧变革演化的轨迹约600年来第一部潮剧史著作填补学术空白,为当下潮剧改革作镜鉴近200幅图片剧照资料,可读可赏。 内容推荐 在全国二三百个地方戏曲剧种中,潮剧因悠久的历史传统、鲜明的地方特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而独树一帜。然而和兄弟剧种比起来,潮剧的历史研究依然滞后,至今尚未有一书对其历史源流进行梳理,不得不令人扼腕。这也是两位八十上下的老学者吴国钦和林淳钧写作《潮剧史(下编)(精)》的意义所在。 本书上编论述潮剧从明代产生到新中国成立前的历史,包括潮剧之诞生论及源流“第五声腔”、明代的七种戏文、剧本的来龙去脉,从明朝到清朝的舞台、演出变化。以详实的论据提出全新的看法,即潮剧距今已有580年历史,而非原来普遍认为的400年。明本潮州戏文七种的出现,为明代潮州地区的社会生活、民情风俗、语言运用等提供了宝贵资料。 本书除了勾勒其发展的历史,“辨其讹谈,论其疑似”也是文章的精彩所在,这是功力使然,也是作者“治学惟劬,持论惟谨”的学术态度使然。 目录 第一章 改人改戏改制潮剧进入新时代 第一节 舆论呼唤潮剧改革 第二节第一次潮剧座谈会的召开与潮剧改进会的成立 第三节 中央指导戏曲改革工作的“五五指示” 第四节 改革第一年,潮剧舞台上演一批新编古装剧目 第五节 《洪厝埔血案》《汕头老虎廖鹤洲》与一批服务政治运动的现代戏 第六节 废除封建班主制与艺人工管 第七节 废除童伶制始末 第八节 对传统剧目的再认识——1952年参加中南区戏曲会演和1953年潮剧旧剧目会演 第九节 1953年和1954年广东戏曲汇演:老艺人谢大目、洪妙省城亮相,姚璇秋头角初崭 第十节 废除童伶制后小生唱声的困惑——一场关于男小生与女小生之争 第十一节 首个培训演员的机构——潮剧演员培训班 第二章 天时与人和十年的发展繁荣 第一节 吴南生广聚人才:广东省潮剧团与广东潮剧院成立 第二节 明代潮州戏文重放光彩:一批传统折子戏整理上演 第三节 潮汕各县市职业潮剧团的建立与遍布城乡的业余社团 第四节 潮音动宫墙南国鲜花京沪流芳 第五节 访问柬埔寨王国演出及1960年香港演出 第六节 现实生活与文艺思想的折光——盛极一时的现代戏 第七节 丑戏、旦戏汇演与行当表演艺术的整理研究 第八节 姚璇秋与“潮剧十二钗” 第九节 集四方人才的编剧队伍 第十节 潮剧“五大家”与潮剧编剧的艺术传统 第十一节 卢吟词、杨其国、郑一标、吴峰与潮剧导演制度的建立 第十二节 林如烈、黄玉斗、马飞、黄钦赐与潮剧新腔名曲 第十三节 谢良田、洪风、管善裕与潮剧舞台美术的革新 第十四节 汕头戏曲学校育一代新人 第十五节 潮剧上银幕:跨越时空传海外 第三章 严冬下的生存:“文革”时期的潮剧 第一节 潮剧之殇 第二节 汕头地区潮剧团的成立与移植样板戏 第三节 一次极“左”的唱腔音乐改革 第四节 以阶级斗争为纲的两个创作剧目:《迎风山》与《风云篇》 第四章 市场经济下的潮剧:寻找新的发展空间 第一节 市县潮剧团建制的恢复与多种所有制剧团的出现 第二节 农村广场戏复兴 第三节 1983年相隔24载的上海演出 第四节 80年代以来潮剧四次上京演出与四个剧目 第五节 多渠道的海外演出市场 第六节 剧目创作的新收获:《东吴郡主》与一批得奖剧目 第七节 薪火传承新星闪亮——八十年代以来的演艺明星 第八节 陈学希与张怡凰 第九节 60年来潮剧研究的成果 第十节 国际潮剧节举行:四海潮音齐聚首 第五章 潮剧在东南亚以及香港、闽南 第一节 潮剧在泰国 第二节 潮剧在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 第三节 潮剧在香港 第四节 潮剧在闽南 余章 本书要点回放——内容“压缩版” 结语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潮剧史(下编)(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林淳钧//吴国钦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花城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607723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44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420 |
出版时间 | 2015-12-01 |
首版时间 | 2015-12-01 |
印刷时间 | 2015-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992 |
CIP核字 | 2015273403 |
中图分类号 | J825.65 |
丛书名 | |
印张 | 28.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广东 |
长 | 256 |
宽 | 175 |
高 | 2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