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线之下》为青年艺术评论家、独立策展人王晓松近年来艺术专栏文字的精选合集,“抓词儿”“从政”“包装”“机关”“行销”,等等,凡此种种,在作者的诙谐而不失一阵见血评论的同时,透露了艺术背后故事常有的“意外之外”。用作者本人的话说:“它们很多都比放在美术馆、艺术史或新闻媒体上的‘艺术’好玩儿多了。哪怕不从事艺术,权做‘小道消息’听听都觉得有意思。”
图书 | 视线之下/影像阅读文丛 |
内容 | 编辑推荐 《视线之下》为青年艺术评论家、独立策展人王晓松近年来艺术专栏文字的精选合集,“抓词儿”“从政”“包装”“机关”“行销”,等等,凡此种种,在作者的诙谐而不失一阵见血评论的同时,透露了艺术背后故事常有的“意外之外”。用作者本人的话说:“它们很多都比放在美术馆、艺术史或新闻媒体上的‘艺术’好玩儿多了。哪怕不从事艺术,权做‘小道消息’听听都觉得有意思。” 内容推荐 视线之下,并无鲜事,王晓松编著的《视线之下》从当代艺术乃至各种生活中的“艺术”新闻说起,以诙谐幽默的文风告诉公众如何认识所谓当代艺术,认识“艺术”这种既可高高在上又可与社会生活等混为一体的概念,认识其形式及本质,是一本对艺术事件进行有趣解读的启发性读物。 目录 自序 第三类状态 抓词儿 摸 象 软广告 看客和帮闲 所谓“品行” 回到故乡 记忆的易容术 身边的艺术 典藏和典藏展 艺术“从政”记 策展问题 有物为证 一个亚洲的各自表述 威尼斯·无间道 读读古画 “写生”的“革命”之路 梵高的尴尬 澳门在哪里? 从“九龙皇帝”说起 文化沙漠 末日危言 新年说“书” 老朱写字 学点儿经济学 数字的艺术精神 上了眼睛的当 两位大师 装神弄鬼 过水蟹·艺术家 东莞别裁 醉在身体 二“博”合一“博” “设计”一个展览 N°空间 “民工”去哪儿了? 人到中年 见了树木,也见了森林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视线之下/影像阅读文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晓松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摄影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7904045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7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6-01-01 |
首版时间 | 2016-01-01 |
印刷时间 | 2016-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52 |
CIP核字 | 2015307773 |
中图分类号 | J0 |
丛书名 | |
印张 | 5.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3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