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齐如山国剧论丛/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
内容
内容简介

京剧大师梅兰芳以其精湛的表演艺术饮誉世界,这一成绩有赖于齐如山在其背后的鼎力支持。齐如山先生不仅为梅兰芳设计表情、身段、造型,还为其量身编写剧本。梅兰芳轰动美国的京剧之行也是齐先生提议、推动的。梅齐二人的友谊合作持续二十年之久。齐如山不仅是社会活动家,更是中国戏曲的研究大家。他出生于昆剧之乡高阳,在戏剧的浸润中长大,及至青年时每每趁出国之机观看西洋话剧。通过中西艺术的比较,对中国戏剧的表演有了越来越深刻的认识。通过戏曲研究与实践,他得出戏剧“无论何处何时,都不许写实,有一点声音,就得有歌的意味。一点动作,就得有舞的意味”的结论。这个论点准确而深刻地揭示了中国戏曲表演的特点。

《齐如山国剧论丛》除选收了齐氏具有代表性的剧学著作,还抢先发售整理集合了散见于报刊、杂志中的单篇文章。阅读本书不仅可以收获关于京剧方方面面的知识,还可以看到当时戏界的小掌故、趣谈。先生的语言生动鲜活、京味十足。

作者简介

齐如山(1877-1962)戏曲理论家。早年留学欧洲,曾涉猎外国戏剧。归国后致力于戏曲工作,一时没有找到合适的主要演员,当遇到梅兰芳看他天才与勤奋,遂决心帮助梅并为其编剧。1912年在北京经常为梅兰芳的表演及剧本提出修改意见。1916、1917年以后的二十多年来,与李世戡等为梅兰芳编排剧,齐为梅编创的时装、古装戏及改编的传统戏有二十余出。梅的几次出国演出,齐都协助策划,并随同出访日本与美国。1931年与梅兰芳、余叔岩等人组成北平国剧学会,并建立国剧传习所,从事戏曲教育。编辑出版了《戏剧丛刊》、《国剧画报》,搜集了许多珍贵戏曲史料。

目录

编一
说戏
观剧建言
编剧浅说
论戏剧来源于古之歌舞
国剧的特点
续讲国剧的特点
中国剧本涵意之分析
中国旧戏中的要素
中国旧剧中的各种问题
中国地方剧提要
中国戏剧源自西北
昔日秦腔之盛况
谈皮人影戏
谈皮黄与皮人影的关系
谈河南梆子
《国剧艺术汇考》前言
编二
《戏剧脚色名词考》总论
国剧出场进场的分析
《上下场》总论
准地方
大轴子
论国剧动作处处用曲线
论国剧中之笑
脸谱之研究
脸谱
戏中之建筑物
戏词中之方言
论戏剧之中州韵有统一语言之能力,宜竭力保存之
《戏文警句》序
论戏词不怕典在事后
戏词中的排偶句
戏中恒言
论皮黄用中州韵
旧剧的词句改良问题
编三
风雅存小戏台志
倦勤斋小戏台志
宋朝戏台图志
四川万县桓侯庙之戏台
关于山西万泉县四望村后土庙之戏台
琉璃渠村之戏台
谈黄鹤楼
南府戏台志
四川乡镇戏台之一种
纯一斋剧台志
如山先生复长白老人、我人二先生书
升平署腰牌记
谈升平署外学脚色
南天门之曹福
探亲画像识语
听某脚
旦脚应行戏之一种
官禁一角搭两班
嘉庆生母为歌者之传说
武猖神考
歌场趣谈
戏界小掌故
由新年说到昕蹭戏
从新旧写真说到柳迎春
现在演戏没精彩之原因
编四
与梅君兰芳书
我所认识的梅兰芳
梅兰芳艺术一斑(节选)
崇雅社小识
易俗社合影题记
《雅歌集》说
《昆曲简要》序
齐如山先生学术年表
齐如山和他的国剧研究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齐如山国剧论丛/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齐如山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商品编码(ISBN) 9787100117265
开本 32开
页数 53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5-12-01
首版时间 2015-12-01
印刷时间 2015-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图书小类
重量 0.662
CIP核字 2015263101
中图分类号 J821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9
149
26
整理 苗怀明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3:1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