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宗教思想史大纲(校订版)/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
内容
内容简介

本书是我国著名学者王治心先生的一部重要著作。在这部著作中,作者分六章,叙述了从上古以迄近今中国宗教思想演变的历史,各章节如下:第一章绪论,第二章三代时宗教思想,第三章秦汉时的宗教思想,第四章魏晋南北朝时的宗教思想,第五章唐宋元时的宗教思想,第六章明清及近代的宗教思想。作者特别注重在周秦以后思想上的变迁,在周秦以前所采取的史料,认为比较不可置信的,概不列入;间有引用古书之处,亦以怀疑态度出之。这部著作可以说是我国宗教史研究上的一本奠基性的著作。

作者简介

王治心,本名王树声,1881年出生于浙江吴兴县,辛亥革命后,王治心受聘为上海兴华报 (Chinese Christian Advocate)编辑。1921年起,他出任南京金陵神学院中国哲学教授,并曾兼任院刊《金陵神学志》的编辑。1926年,王治心受中华基督教文社所聘担当《文社月刊》的主编。1928年前往福建协和文理学院讲授中国文学,不久任文学院院长。1934年,王治心返回上海,任职沪江大学国文系主任。1948年自沪江大学退休后,受聘为金陵神学院中国文化与教会史教授,并出任《金陵神学志》主编。新中国成立后,王治心执教不辍,1957年二度荣退后移居北京,1968年去世。

目录

陈序
自序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何谓宗教思想
一 宗教思想与宗教
二 宗教思想与哲学
三 宗教思想与伦理
四 宗教思想与民族生活
五 其他
第二节 中华民族与宗教
一 汉族的来源
二 中华民族的特性
三 中华民族对于宗教的态度
第三节 中华民族宗教的起源
一 图腾崇拜
二 庶物崇拜与群神崇拜
三 开辟的神话
四 感生的神话
五 巫觋与卜筮
第二章 三代时的宗教思想
第一节 宗教生活概况
一 神示鬼彪的崇拜
二 宗教思想的变迁
三 宗教思想的两条路
第二节 夏商的宗教
一 对天的虔祀
二 祀天的整顿
三 夏禹的得天眷
四 祀祖的起源
五 殷人的信鬼
第三节 周代宗教思想的变迁
一 明堂制度与宗教
二 天道观念的变迁
三 春秋战国学者的宗教思想
四 祭祖的意义与改变
五 宗教思想的伦理化
附录 (一)《中庸》中的宗教思想
(二)《楚辞》中的宗教思想
第三章 秦汉时的宗教思想
第一节 宗教生活概况
一 迷信的产生
二 佛道的影响
第二节 制度宗教与迷信
一 佛教的输入与传布
二 道教的产生与分派
三 谶纬学与迷信
第三节 厌世思想的发端
一 厌世思想与老庄
二 厌世思想与佛教
三 厌世思想与当时文学家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时的宗教思想
第一节 宗教生活概况
一 东汉以后思想转变的原因
二 道佛思想的发展
三 南北朝的风气
第二节 魏晋的人生观
一 清谈派的影响
二 纵乐人生的倾向
第三节 佛教的特兴
一 佛徒的翻译事业
二 帝王的信佛
三 佛道的混合
四 佛道的争端
第四节 佛教思想的影响
一 灵魂存灭的讨论
二 三教同源说
三 佛教宗派的产生
第五章 唐宋元的宗教思想
第一节 宗教生活概况
一 外来宗教的影响
二 佛道的继续传布
第二节 景教的输入与传布
一 景教为何种宗教
二 景教与基督教
三 景教与佛教的关系
四 景教在中国的传布情形
第三节 回教的输入与影响
一 回教的创始与入华
二 回教的教义
三 回教在中国的影响
第四节 儒佛道的相互关系
一 对天的讨论
二 辟佛的言论与反驳
三 理学与佛教的关系
四 佛教的全盛与高僧
五 帝王与道教
第五节 也里可温教的传布
一 也里可温与景教的关系
二 也里可温兴盛的一斑
三 也里可温与佛道的争端
第六章 明清及近代的宗教思想
第一节 宗教生活概况
一 佛道的衰落
二 基督教的宣传
三 思想解放与趋势
第二节 耶稣会的输入与传布
一 耶稣会的输入
二 教士的著作与事业
三 教士在科学上的贡献
四 非教风潮与天主教的衰落
第三节 基督新教百年来的情形
一 马礼逊的来华
二 基督新教的扩充
三 反教的风潮
四 最近基督教的事业与影响
第四节 太平天国与宗教
一 太平天国的兴起
二 太平军队的宗教化
三 太平天国的失败
第五节 宗教思想的变迁
一 秘密社会中的宗教
二 科学思想与宗教
三 反宗教运动
四 宗教思想的新趋势
王治心先生学术年表
提要钩玄高屋建瓴——王治心先生《中国宗教思想史大纲》读后读后

精彩书摘

《中国宗教思想史大纲(校订版)/中华现代学术名著6》:

他们称这个“自然”为“道”,老子说:“吾不知其名,字之日道,强名之日大。”“道”并不是一个具体的东西,“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所以他又说一个“无”字,“无”不是“没有”,乃是不可知,所以又叫它“玄牝”。但是这个不可知的“无”中,就是天下万物所从出的根源,故日“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法道,道法自然”,那就可以知道“道等于有,自然等于无”了。这个自然,是超时间与空间的,老子说“天乃道,道乃久”,是说道不受时间限制的;又说“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字之日道,强名之日大”,是说道不受空间的限制的。一个“久”字,一个“大”字,可以做超时间空间的形容词,庄子也是这样,在这里不必再引证了。

“自然”是宇宙的实在,而不是宇宙的现象,但自然既是“无”的性质,只好从现象去推求。老子说:“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见《老子》十六章)庄子说:“天其运乎?地其处乎?日月其争于所乎?孰主张是?孰纲维是?孰居无事推而行是?”(见《庄子·天运》篇)庄子这一套问句,好像他在这个问题上有些弄不明白,所以他又说:“若有真宰而特不得其朕”,“其有真君存焉”(皆见《庄子·齐物论》)。他既然题它的名叫真宰、真君,那末,似乎他承认天地间有个有意志的上帝;其实不然,他们都不过是从现象上去观察实在,对于这个实在到底怎么样,只落到一个“恶识所以然,恶识所以不然”的结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宗教思想史大纲(校订版)/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治心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商品编码(ISBN) 9787100100144
开本 32开
页数 30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5-12-01
首版时间 2015-12-01
印刷时间 2015-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图书小类
重量 0.406
CIP核字 2013121378
中图分类号 B929.5
丛书名
印张 9.8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5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6: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