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解析西游记探讨人生成功/西游记解析文丛
内容
编辑推荐

王魁所著的《解析西游记探讨人生成功》论证了《西游记》的主旨是探讨人生为什么不成功及怎样才能成功,论证了《西游记》中情节、故事的这些层面都是作者在作为载体,是在为表述最终目的做的铺垫,也是吴承恩反思人生的参照,是吴承恩在感悟人生,感悟成功,探讨人生为什么不成功及怎样才能成功的感悟,以取经为载体,承载个人的成功、与家庭的起点、国家的昌盛之间的关系;以能开化的开门、提高觉悟、改造主观世界、适应现实、适应社会,以个人、家庭、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承载作者探讨人生为什么不成功,及怎样能成功的感悟,以此来完成《西游释厄传》,来解释人生,解释厄运。本书以《西游记》的主题为切入,论证解析的证据,这样,才使展示的层面有了升华,领悟原著赋予载体的生命,也使400多年未能解密的《西游记》有了能解密的新思路。

内容推荐

王魁所著的《解析西游记探讨人生成功》一书,只是以《西游记》中探讨人生成功为切入口论证解析的证据。作者还以《西游记》中人物的视角和九九八十一难的视角,分别撰写《解密西游记中的人物》和《揭秘西游记中的八十一难》,用以全面解析《西游记》,关于探讨吴承恩人生为什么不成功及怎样能成功在《西游记》故事情节之下埋藏的内容,愿读者能有所领悟,获得自己的真经。

目录

前言

一 “化西涵”的《西游记》

二 确定《西游记》的作者

三 《西游记》的主旨

四 被突出的主题

五 解读《西游记》的依据、方法

 (一)解读取经、修行故事的钥匙

 (二)解读九九八十一难的钥匙

 (三)解读妖魔鬼怪的钥匙

六 人生目标的确立与主题的关系

 (一)人生事业的范围

 (二)探索的追求

 (三)现实与目标挂钩

 (四)对目标的偏执

 (五)经济困难的影响

七 环境影响人生的成功

 (一)社会风气

 (二)三灾灾难

 (三)交友不慎

 (四)友善关系的重要

八 人生机遇创造成功

 (一)机遇的重要

 (二)成功需要名分与头衔

九 自身的能力

 (一)能做人是成功的基础

 (二)能修炼思想,能修炼行为

 (三)有真本事

十 不犯错误保障成功

十一 不付出就不会有获得

 (一)取白字经

 (二)峰回路转

 (三)投身激流的别开洞天

十二 汇总人生不成功的原因及能成功的因素

结束语

试读章节

三 《西游记》的主旨

吴承恩著《西游记》有两个主要原因:

1.触动于取经成功

历史上,儒释道三教构成了支撑中华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老百姓对儒教的做人,对道教的长生、炼丹不是急需,面对社会腐败、黑暗、落后,人们更迫切的是面对现实,化解生活中的痛苦,获得精神上的解脱。当初人们听信佛教能够解脱人的痛苦,所以佛教在南北朝时期就兴盛起来。但南北朝时期人们在佛经的翻译中遇到了很大困难,只能根据当时对梵文的理解,运用梵文的知识来翻译经典,而梵文本身又是雅语,翻译的难度很大,都讲不太清楚。理解的差异,便产生了歧义,有了歧义便产生了争论,有了争论便产生了派别,到隋唐时期,佛教里产生了很多派别。宗教,宗是宗,教是教。佛教中很多的宗,就是因为对经典理解上的歧义而慢慢发展起来的‘。歧义这么多,自然造成理解上的混乱,自然造成了心识的模糊。一些有大志的僧侣就产生了很强烈的愿望:去印度看看真正的佛教情况,看看佛经还有多少,中土所没有的经书那里又是怎么讲的。于是有人开始了去西天取经的行动。玄奘就在其中,这便是玄奘取经的原因。吴承恩写《西游记》这部书的缘由就是有感于玄奘西行取经成功的事件。

玄奘取经成功,在当时相当轰动,以致有关西行取经的传说、戏曲、文本、在民间广泛流传几百年,都在赞扬、歌颂这成功。吴承恩生于一个世代书香而又败落为小商人的家庭。早年,吴承恩曾希望科举进身,然而,屡试不中。中年以后,大约在40岁补为岁贡生(即备录用的秀才或入国子监学习的人)。约60岁任长兴县的县丞(即县长的助理,掌管监狱、仓库的官)。因与长官不睦,被诬入狱,后被澄清,似以安抚被安置在荆王府任纪善(即掌管讲授,类似文员之职)。不久,便弃官回乡。晚年以卖文为生,生活十分清苦。出身书香,身怀文才,处境清贫窘迫,可谓人生的不成功,这是有感于玄奘取经成功的思想基础。由“戌黄昏而人定亥”的“定”,结合自己人生的不成功对比玄奘取经的成功,引发吴承恩在人生黄昏之时的静定思考,思考人生游记的成功与否,思考人生的厄运。

2.否定取经成功的成功性

有了对取经成功的触动,自然就对取经成功持有一定的看法。

虽然几百年人们都在赞扬、歌颂玄奘取经成功,但是,究竟玄奘取经成功在何处却没有人能说清。由于没有人能认清玄奘取经成功真正意义何在,所以吴承恩开篇以“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和“盖闻”之意何不说的质疑,揭示了对取经的成功持有不同的看法。  在第八回讲的九个取经人的骷髅不沉没于流沙河,这个九是以《易经》中天的三个阳爻、地的六个阴爻,以“九”涵盖了天地,合《易经》天地之九爻的九。这九个骷髅就代表、包含了天地中那些曾探索取经、追求人生价值、人生意义的人。这些人就是覆载了群生,祈盼获得心识的人。玄奘也是包含在“九”、涵盖天地中的一个人物。“皆成善”为都美满,在包含了天地的人中,在没有被流沙吞没的人中只有玄奘一人获取成功,这成功只能属个例的侥幸!不属“皆成善”,所以这成功并不美满,成功的意义有谁能见?文中所描绘的“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正是在否定玄奘的成功。

皆成善的实质还源于《大学》“在止于至善”的观点。在止于至善是知止才能达到美满,知止就是知道目标的所在,不知目标所在,就没有休止,没有休止就永远不会达到满足的美满。有目标就得有获得,玄奘取经成功获得了什么?再由获得到了什么的疑问引申到皆成善的都美满而引发其目标本身是否也美满?获得到了什么,并且其目标本身也美满才够得上都美满的“皆成善”,由此,质疑玄奘取经目标本身是否美满。

P14-15

序言

名著《西游记》是本讲什么的书?

由于《西游记》的博大精深,自1592年问世以来400多年间,人们一直在探寻《西游记》究竟要表现什么。明、清两个朝代的学子大家们都曾试图解析《西游记》,但收效甚微。由于人们的视角不同,对《西游记》内容的理解各异:在哲人眼里,看到的是哲理和思辨;学者感受到了学识;行者求得了觉悟与智慧;理论家看到了讽刺与批判;诗人领悟了灵感和想象;道士发现了无为与天机;僧人参悟了解脱与禅关;气功练家尝试了穴道的走向与气场的盘旋:少儿看出了神奇变幻;成人觉察了奇诡与激烈;老人咀嚼了诙谐与幽默。《西游记》在各层次人的眼中有各层次、各种不同的理解和认识,不乏各种争论,甚至连《西游记》的作者是谁至今尚存争议。《西游记》的故事情节太精彩斑斓了,它使人每每忽视了言外之意,忽视了即便用一个字来表述的含义:斑斓的气氛,使人不能脱出情节而不能自拔;形象概念化象征意义的语言、故事,涵盖了多层面意义,使人难以摆脱被书中情节渲染的情绪、感受,不能系统地表达出书中要表述的真正内涵。被书中情节牵制是难以解得《西游记》作者的本意的一个重要原因。

以怎样的视角来看《西游记》,对解析《西游记》至关重要,虽然对《西游记》的解析没有明确的结论,但是,有一点却是明确的、一致的,那就是它深入人心,确确实实潜移默化被人接受,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并且由受影响而左右人们的灵魂。接受一本好书,领悟其中的精髓,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甚至影响人的一生,左右人的命运。《西游记》就是这样一本好书,只是人们难以具体说清好在什么地方。追究《西游记》要表达的本意,才能更好地诠释《西游记》,使之绽放名著的光彩,追究之义大矣哉!

情节是小说的骨架,人物是小说的核心,以分析人物为切入点最为直接,这就是本书的由来。

慎思之、明辨之,是读书的学问。《西游记》的渊博、深奥,我们不敢妄言,不能曲解其意,不可多言,作者只想通过论证《西游记》的字、词、情节的又一种读法,通过解密人物形象解析《西游记》,由此抛砖引玉,使读者在精彩、斑斓的情节之外能有所感悟,像孙悟空在第二回学艺那样,接受《西游记》那豁然彻悟的境界,打破盘中之暗谜,获得自己的真经。

后记

《解析<西游记>探讨人生成功》一书,只是以《西游记》中探讨人生成功为切入口论证解析的证据。作者还以《西游记》中人物的视角和九九八十一难的视角,分别撰写《解密西游记中的人物》和《揭秘西游记中的八十一难》,用以全面解析《西游记》,关于探讨吴承恩人生为什么不成功及怎样能成功在《西游记》故事情节之下埋藏的内容,愿读者能有所领悟,获得自己的真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解析西游记探讨人生成功/西游记解析文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魁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白山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2913811
开本 16开
页数 21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0
出版时间 2015-09-01
首版时间 2015-09-01
印刷时间 2015-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6
CIP核字 2015128418
中图分类号 I207.414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辽宁
240
17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2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