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孙科传
内容
编辑推荐

孙中山哲嗣,殚精竭虑为国纾难,力主革新的改革者;国民党干臣,呕心沥血为党尽忠,逆势而行的顽固派!

韩文宁编著的《孙科传》为国内第一部关于国民党要员孙科的专传,是“民国人物传记”丛书的一种,勾画了孙科从投身革命到最后晚节不保的过程,合理评价了其一生功过,揭露了国民党政权的腐朽。本书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同时也保有想当的可读性。

内容推荐

他三任广州市市长,有何政绩值得彪炳?身披“太子”荣光的他,在国民党派系倾轧中究竟扮演了何种角色?争斗抑或合流,他与蒋介石的关系到底如何?竞选副总统,他缘何不敌李宗仁?寓居海外十数载,晚年的他为什么又回到台湾任职?……

韩文宁编著的《孙科传》是国民党兴衰荣辱的全景呈现,各派系博弈争斗的真实披露,基于大量权威史料的深度剖析,大陆首次还原孙科的风云一生。

目录

第一章 延续:生命乐章的奏响

 一 先辈足迹

 二 异国之旅

 三 崭露头角

第二章 变革:全新理念的实践

 一 一夜草就

 二 初任市长

 三 旧貌新颜

 四 成绩斐然

第三章 悲喜:初次组阁的非命

 一 宁汉对立

 二 同流合污

 三 东山再起

 四 二度下野

 五 走马上任

 六 短命内阁

第四章 理想:宪政之花的凋零

 一 力主宪政

 二 遭之责难

 三 “宪草”出台

 四 面目全非

第五章 正气:顺应时代的心声

 一 挽救危亡

 二 关注国是

 三 公道自在

 四 卓有见地

 五 亲苏和共

 六 政协会议

第六章 争斗:惜败竞选的遗憾

 一 “国大”选举

 二 骁将参选

 三 蒋介石助阵

 四 幕后争斗

 五 功亏一篑

第七章 痴情:被逼无奈的选择

 一 二度组阁

 二 土崩瓦解

 三 无奈出局

 四 推卸责任

第八章 迷惘:人生终极的逆转

 一 浪迹海外

 二 波澜又起

 三 歧路彷徨

 四 为情所困

第九章 追随:不归之路的梦幻

 一 执迷不悟

 二 频繁出镜

 三 重披官服

第十章 结局:褒贬毁誉的定位

 一 革新主张

 二 时不利兮

 三 立场多变

 四 内外之困

第十一章 人生:见微知著的德行

 一 书生本色

 二 孝道表率

 三 见微知著

 四 浪漫之情

 五 直面其人

参考资料

试读章节

第一章 延续:生命乐章的奏响

一 先辈足迹

世事沧桑,命运多舛,历史无情,岁月有痕。顽强的生命,总是在磨难中,一代又一代地延续着。

孙中山的先祖出自河南陈留。明永乐年间,其后世子孙几经动迁,到了广东紫金县落户,为粤之该族始祖。康熙年间,又迁徙至香山县涌口门村,是为香山孙家之肇始。又过了两代,才移居到翠亨村安家。

在这数百年的迁移中,孙氏一族,从中原至两浙,再从江西到福建,最终落户于广东。孙中山的祖父敬贤,生有三子,其中长子达成娶同邑隔田乡杨腾辉之女,又养育三子:长子德祐,早丧;次子德彰;三子德明,即孙中山。

地处今日广东中山市的翠亨村,本是一个偏僻的山村,若不是有成大器的伟人为之作注脚的话,它就是广袤大地上的一分子,毫不起眼,不为人知。翠亨村之所以能遐迩闻名,因为从这里走出了一位20世纪的伟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

一听到翠亨村这名字,似乎马上就联想到生命之绿,眼前顿时浮现一片葱郁。翠亨村正是如此,背负犁头山,三面临海,山清水秀,树木苍翠,佳景天成,宛若画中之画。

按照中国人传统的生活方式,在这封闭的小乡村中,过着桃花源式的渔耕生活,生儿育女,和和睦睦,倒是一种令人为之向往的生活景象。可现实生活中却偏偏相异,翠亨村青山绿水,但土地贫瘠,不宜耕种,这对于靠土地生活的农民来说实是一种不幸。生活没着落,无奈之下,许多人只得背井离乡,到外地去谋生。尤其是近代以来,广东沿海得风气之先,许多人远赴海外闯荡。

俗话说,有一弊就必有一利。香山县因土质不好无田可作,这本来是致命的,却因此成全了许多人。如果他们固守家园,或许连基本的生计都无法维持,但他们纷纷出洋谋生,虽说辛苦,但几代下来,不少人都在当地立足,生活得还行,有的甚至还很富足。当然,尽管移居海外是改善家境可供选择的一种尝试,但毕竟冒很大风险,而发财者还是少数,许多人都客死异乡。

孙中山的家乡附近,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1840年爱国军民抗击英国侵略者,就是从这里肇始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领导人,也是在这一地区形成了他们的革命思想。反清斗争的革命,在这块土地上从未间断。

西风东渐,西方的社会、政治思潮最先涌向这里,因此这片土地上涌现了不少学术上、政治上的著名人物。香山县最有名的学者,当属清末著名的洋务派人物郑观应,他著有《盛事危言》一书。稍晚一点的容闳,是最早留美并获学位的中国人,他的现代化思想和教育兴国计划,对当时的中国也曾产生不小的影响。在这样一个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下,孙中山自然受到熏陶,这对他后来的成长和思想观念的形成有很大帮助。

孙中山生于1866年11月12日,他呱呱坠地之时,家庭和社会并没有向他展示瑰丽的色彩,他的童年是在闭塞的乡村度过的,与贫穷、落后和苦难为伍。

苦涩的童年,给了孙中山以深刻影响。一方面磨炼了他坚强意志,另一方面也使他隐约感到社会不公,在他幼小的心田里,常常溅起不满现实的浪花。但那只是孩提时的童心,他尚未能真正懂得这罪恶之源。

青年时期的孙中山,曾抱定学医救人的理想,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医国”之道。种种不平等现象,终使他认识到封建制度的没落和腐朽,而只有彻底消灭这封建肌体,国家、百姓才有希望。孙中山正是抱着这种信念,开始了他的革命征程。

孙中山的一生,筚路蓝缕,备尝艰辛,他身怀拯救中国的迫切心情和坚强信念,勇往直前,虽屡败屡战,仍执着如初,努力践履他的远大抱负和理想。正因为如此,他是公而忘家,更谈不上过问自己的孩子。

孙科出生的1891年,正是孙中山积极寻求救国真理、探索中国的出路之时。由于当时革命尚未展开,人们尚未觉醒,所以那是他最为艰难的一段时光。他的革命言论,往往被认为是大逆不道,人们根本不敢接近他。于是,在孙中山的脑海里,整天考虑的都是如何开展革命,怎样才能使民众接受。至于孩子的成长,他根本无暇过问。他几乎把全部的精力,都献给了革命事业。因此,孙科的童年,是没有太多的父爱,在他记忆的词典里,父亲是可望而不即,模糊而遥远的。孙科是在母爱的伴随下成长的。

孙科的母亲卢慕贞是珠海市金鼎镇外沙村一个普通农家的女子,在她的身上,集中了中国劳动妇女那种正直、善良、勤劳、贤惠的品德。卢慕贞是长女,自小勤快,素以“孝敬贤淑”而闻名。1885年,19岁的卢慕贞由父母做主,与比他大两岁的孙中山在家乡成亲。当时孙中山正在香港中央书院读书,婚后,继续在港求学。其后,孙中山在外读书、工作及为革命奔波40多年,卢慕贞承担起教养子女和侍候婆母的责任。孙中山年轻时的衣服和鞋,大都出自卢之手;而孙中山在40年间经历的无数风险,卢慕珍也为之分担,使孙中山可以安心革命而无后顾之忧。孙中山冒着随时都有可能掉脑袋的生命危险,她也因此承受着随时成为寡妇的不幸,但她毫无怨言,悉心照料全家,几十年如一日,始终理解和支持孙中山的革命工作。她一生为孙中山养育一子二女,这就是儿子孙科和女儿孙蜒、孙婉。

孩子是孙中山的血脉,卢慕珍无力在革命的第一线与丈夫共赴国难,只能在家里悉心照料孩子,她把对中山先生的爱,全部倾注在孩子身上。

P1-3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孙科传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韩文宁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8153669
开本 16开
页数 24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3
出版时间 2016-01-01
首版时间 2016-01-01
印刷时间 201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82
CIP核字 2015286258
中图分类号 K827=7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40
166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9: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