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在这里勇于担当(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读本)
内容
编辑推荐

杜小明主编的这本《在这里勇于担当》汇聚了青年学子深入山区对口帮扶村进行实地见学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全书以汇聚各方力量加快山区脱贫,缩小发展差距推动共同富裕为主线,选取了粤东、粤西、粤北9个对口帮扶村,通过山·村、破·立、人·事、行·思、言·情等板块,较为全面地展示了每一个对口帮扶村的客观现状、发展思路和生动实践,反映了广东人民在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困难面前勇于担当、同心同德、全力破题的优秀品质,记录了驻村干部、村干部等“攻坚者们”迎难而上、干事创业、携手共进的清晰印记,以及青年学生的亲身感受、深刻感悟和强烈共鸣。

内容推荐

在由杜小明主编的这本《在这里勇于担当》里,为发展不平衡的客观困难写实;在这里,为勇于担当的生动实践点赞。

城的那边是山村,没有高楼大厦,没有车水马龙;山的深处有梦想,孩子渴望知识,人们渴望富强。对口帮扶的纽带让城乡手牵手地团结在一起,资源、智慧、力量正在源源不断地汇聚;服务人民的担当使他们肩并肩耕耘在一起,实干、创新、突破正在步步为营地推进。尽管远离城市的繁华热闹,但这里有热火朝天的风景;尽管没有动感的都市音乐,但这里有攻坚克难的乐章。迎着风,风正劲,破浪前行;踏着月,月正好,追赶奋进!我们深信,共同富裕不是梦,城乡携手定成功!

目录

蓝图,正在实现——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汕尾市陆丰潭西镇东山村

客家山村的“新生”之路——广州市司法局&梅州市兴宁新陂镇乐仙村

一家企业与一个村的结缘——广州汽车工业集团&清远市连州星子镇联西村

那一片孕育希望的绿——珠海高栏港经济区&茂名市高州云潭镇平垌村

小小百香果,满满携手情——华南理工大学&河源市和平县彭寨镇群联村

润物无声在社墩——华南师范大学&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寨岗镇社墩村

春风也过“太坪关”——广东省国资委&清远市连州龙坪镇太坪村

在新乐,最好的改变在于人——佛山市高明区委政法委(牵头单位)、公安分局、法院、检察院、司法局&云浮市郁南县平台镇新乐村

农学浇灌“脱贫之花”——华南农业大学&河源市龙川县义都镇中心村

试读章节

我们刚下高速进入新陂镇,身着警服、气宇轩昂的刘均毅就已经在路边等候,并且主动为我们安排好了餐饮和住宿。大概是因为年轻,刘均毅和我们想象中村干部的刻板印象不同,他热情、爽朗、充满干劲,希望我们能反映他工作的情况和困难,让更多人重视扶贫,关心扶贫,参与扶贫。

从出发的地方再出发

刘均毅毕业于解放军体育学院,2005年参加公务员考试进入司法警察队伍,现任广州市戒毒所一大队副教导员,负责管教工作。2013年6月,在广州市司法局的委派下,刘均毅来到梅州兴宁市新陂镇乐仙村,成为一名驻村扶贫干部。

刘均毅本来就是从梅州乡镇里走出来的“山里人”,在这里度过了他青涩而难忘的少年时期。蔚蓝的天空、亲切的乡音和淳朴的民风,与戒毒所每天24小时手机开机、神经紧绷着、事无巨细地管理着强戒人员事务的环境截然不同。回到出发的地方,不是落叶归根、回到原点,而是于出发之处再出发,把三年的青春年华奉献给这片赤诚的土地和可亲可爱的父老乡亲。

初到乐仙村,时值盛夏,正是绿树繁花果实满枝头的季节,可是绵延起伏的丘陵之上,大片荒废的耕地、坑坑洼洼一步~颠簸的泥土路、三三两两无所事事无精打采的老幼妇孺……封闭和落后的一幕幕景象震撼着他。

虽然是省城里来的干部,可他一直把身段放得很低。30多度的高温里,太阳火辣辣地灼烤着大地,村民都在阴凉处躲着,刘均毅却脚步不停地在家家户户间奔走,汗水浸湿他的衣襟,洒落在乐仙村的土地上。

现在,刘均毅一见面就能叫出村民的名字,顺口就能说出村民的基本情况,村民家里有困难也会主动找他商量。挨家挨户走访的习惯延续至今,他去得最多的家庭已经有32次了。我想,他已然是一名乐仙人。

那天,刘均毅带我们去看望五保户江伯。江伯64岁,从小患有先天性地中海贫血症,腿脚落下疾病无法劳作,没有娶妻生子,唯一的哥哥外出打工,一直孑然一人生活。江伯住在一间破败的小屋里,墙体都已经剥落,细小的石子散落出来掉了一地,房间很昏暗,屋顶上一盏灯泡发出昏黄的光,隐隐约约地映照出这里的简陋和狭小,透着一股缺乏平常人家烟火气息的冷清。我们几个人走进了屋子,就已经转不开身了。

房间里似乎出现了久违的热闹,江伯显得很高兴,抓着刘均毅的手不住地说谢谢。问起他的情况,江伯没有悲观丧气:“做人要乐观,我能活到现在应该感谢政府,感谢像刘均毅这样的好干部,不然早就死了。”他在桌子上翻出一面鲜红的锦旗,上面还没有题字。江伯说,“等刘均毅要离开了,我就把这面锦旗送给他,写上:扶贫助困,济世救人。”此时,距离刘均毅离开村子,还有一年半的时间。

在这只有几平方米,被一张床、一把摇椅、一张桌子占满的房间里,我们还看到了一把二胡。刘均毅邀请江伯为我们演奏一曲,他欣然应允,坐在凳子上架起二胡拉奏了起来,悠扬的乐声在狭小的房间里回荡。此刻,我不禁想起了泰戈尔的一句诗:“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回报以歌。”

走出江伯的屋子,刘均毅感慨地说:“江伯这样的情况,在经济上我们能多帮一点是一点,但更重要的是多来看看他,他孤零零一个人,心里的寂寞是最大的困难。”也许扶贫带来的不仅仅是资金和项目,更多的是关怀和希望。

汗水浇灌花儿渐渐开

说起帮扶村里的养龟项目,刘均毅的语气里掩盖不住喜悦和自豪。

“你们猜一只种龟要多少钱?”

“几百块吧?”

“一只要两三干块呢!”

他得意一笑,但谈到一开始因经验和技术问题而折损的三四只种龟时,他依然心疼不已,愧疚自己没能把工作做得更好。

每一个帮扶项目的实施开展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早在2013年10月,刘均毅便开始提出了养龟项目方案,此后经过市司法局和相关各方的反复考察、商议,在做足前期工作的条件下,终于在翌年3月正式动工。

为了消除村民对养龟项目养殖技术和生产效益的疑虑,刘均毅先后12次带领村委干部和村民代表赴从化交流考察,实地跟班学习。有时甚至连夜冒雨赶回兴宁,深夜回来还要上网查找养龟致富的相关报道,印制资料发给村民,增进村民对养龟行业的了解。

龟厂开建之初,因为当地工人从未建过龟池,无从下手,刘均毅便边学习边摸索,自己设计图纸,形成初稿后便和村委干部商量,然后提交局领导审议,一改再改,反反复复。由于是摸着石头过河,他丝毫不敢掉以轻心,白天在工地跟进施工建设,晚上上网查找资料,争分夺秒向有经验的养殖户咨询请教。特别是4月雨季影响较大,为了顺利完工,他积极争取局扶贫办、镇村干部的配合,安排工人晚上加班赶工。工期紧张的时候,连村支书都亲自上阵。仅仅一个月的时间,200平方米的厂房建成,150只种龟住进新家。

目前,看到种龟产蛋52只,孵化幼龟32只,养殖项目初见规模,各级领导对此普遍肯定,村民看到实惠也跃跃欲试,他由衷喜悦,如同看到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

龟厂建成投入养殖、电子厂房建起开始招工生产、新的村委办公楼拔地而起、法治文化广场建成、兴修水渠、村道硬底化、安置路灯、危房改造……他如数家珍般地向我们介绍这些项目成果,其中辛酸苦楚却三言两语带过。“很多时候,为了一份认同、一份理解、一份支持,驻村干部都得付出艰巨的努力。过程虽然很辛苦,但是也很充实。”深夜带着电筒、皮尺到田地与农户一起丈量土地的辛苦,一个沟通电话长达数小时以致电量耗尽尚无结果的无奈,在扶贫各个方面反反复复不厌其烦的沟通协调……这些,都将内化为他经历的一部分,成为他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促使他成为一名更坚强更优秀的驻村干部。

P19-23

序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4年5月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也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青年的时代责任、使命担当和努力方向。作为人才培养主阵地的高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育人全过程,为青年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源源不断的正能量,既是履行育人职责的内在要求,也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

在2014年年初的学生工作会议上我提出,我们所处的广东,是中国近现代革命的重要阵地和改革开放的先行地,蕴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丰富资源。岭南大地,云山珠水,处处都有英雄儿女们奋勇抗争、追寻梦想、敢为人先的足迹。有中国近现代史的“活教材”: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起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中国共产党许多重大革命活动,都发生在广东;有改革开放前沿的“活样板”:邓小平同志南巡、深圳特区、顺德模式等一系列改革开放的大事件,举世瞩目,影响深远;有现代工业化的“大标本”:珠三角高楼林立,总部云集,许多现代化的大企业扎根于此,鲜活地体现了中国日益增强的综合国力;同时,也有发展不平衡的“大写实”:在经济总量排名全国夺魁的光环下,粤东西北欠发达地区很多群众还生活在贫困线上,科学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这些身边人、身边物、身边事,对于我们更好地领会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刻地理解肩负的使命和责任的担当,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我们要用好这些资源,把它们串联起来,系列化编成教材和路线图,列为对学生进行实践教育、党团活动的基地,作为课堂教育的补充,使同学们从这些活生生的历史和现实材料中汲取营养,感悟人生。

华南理工大学历来重视把广东独特的历史地理优势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结合起来,把具有我校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结合起来,学生工作会议后,很多单位开始行动,其中党委组织部牵头实施“岭南追梦”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行动,并组织物理与光电学院、环境与能源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着手编写《在这里追寻梦想——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系列读本》,带领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沿着近现代革命和改革开放的一串串足迹,深入广东各地的革命遗址、教育基地、现代企业、改革开放重大事件发生地和山区对口帮扶村实地见学。他们边看边记,边学边思,用手中的纸笔和相机,展示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再现了南粤儿女的飒爽英姿,同时也书写了年青一代踏着先烈足迹奋勇前行、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豪情壮志。

本书《在这里,勇于担当》是系列读本的第四部曲,汇聚了青年学子深入山区对口帮扶村进行实地见学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全书以汇聚各方力量加快山区脱贫,缩小发展差距推动共同富裕为主线,选取了粤东、粤西、粤北9个对口帮扶村,通过山·村、破·立、人·事、行·思、言·情等板块,较为全面地展示了每一个对口帮扶村的客观现状、发展思路和生动实践,反映了广东人民在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困难面前勇于担当、同心同德、全力破题的优秀品质,记录了驻村干部、村干部等“攻坚者们”迎难而上、干事创业、携手共进的清晰印记,以及青年学生的亲身感受、深刻感悟和强烈共鸣。

人们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青年学子在校园纵览群书、博闻强识的同时,也要走出校园、知行合一,拥抱大好河山,感悟革命精神,坚定成长步伐。希望本书能成为青年学子坚定理想信念的精神食粮、“走读”岭南大地的行动指南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路上的良师益友。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帮扶单位、对口帮扶村和相关领导同志、干部群众的大力支持,谨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欢迎广大专家学者和老师们、同学们对本书不吝指正,帮助我们不断完善、提升质量,从而更好地服务于青年学生的成长。

是为序。

华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杜小明

后记

“在这里追寻梦想”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系列读本之第四部曲《在这里,勇于担当》的编辑出版,凝聚了华南理工大学师生们的辛勤汗水和集体智慧。

学校党委书记杜小明同志,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刘琪瑾同志十分重视本书的编写,他们提出了系列读本的框架设计,亲自谋划编写方向,经常过问工作进度,多次提出修改完善的宝贵意见,并主持审定了书稿。

党委组织部、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具体承担了本书编写的组织工作;吴垒、孟勋、陈翠峰等同志对章节甄选、框架设计和书稿撰写进行整体策划,并统筹协调书稿的审定;陈占炬、王小红同志负责全书统稿;黄广发、陈炜强、周立志同志承担了带队采写和书稿的组织修改等工作,为本书的编写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新闻与传播学院罗粤湘等同学深入对口帮扶村开展实地采写工作,为本书的编写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新闻与传播学院欧阳斌同志、出版社何丽云同志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建设性的修改和完善意见,吴红慧、胡一平、曾胡强、孙侠、杨琨等同志对书稿的完善提供了积极的帮助。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广东省扶贫开发办公室等有关部门、帮扶单位和对口帮扶村的大力支持,得到了相关领导和干部群众热情、真诚的帮助。

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在这里勇于担当(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读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杜小明
绘者
出版社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2348085
开本 16开
页数 15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2
出版时间 2015-11-01
首版时间 2015-11-01
印刷时间 2015-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0.368
CIP核字 2015261229
中图分类号 D647-49
丛书名
印张 10.2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40
170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5:4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