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重写与重写(中国早期电影再认识上)/电影学文丛
内容
目录

前言

病中答客问——有关《中国电影发展史》及其他—程季华

电影史学的建构——论“十七年”的中国电影史研究和《中国电影发展史》的历史地位—陈山

关于电影史研究的一点想法——从《中国电影发展史》说起—许乐

“重读”与“重写”——史学意识观照下的《中国电影发展史》—陈山

举证《中国电影发展史》中之“史实”错误——先以该书第一编所谓为限—黄德泉

理想的冲突——史学价值观与史学创新—陈山

电影历史编纂法·武侠及其他——从“重写电影史”说开去—钟大丰

中国电影方志研究——探寻中国电影史研究的新视点—刘小磊

“电影”古今词义考—黄德泉

“影”的界定与电影在中国传人伊始的再考辨—刘小磊 

电影初到上海考—黄德泉

是否有重谈“影戏”的必要性—钟大丰

理论的发现——中国电影理论思维的萌芽与形成—陈山

默片时代中国电影理论的奠基一陈山

回望与反思——30年中国电影理论主潮及其变迁—陈山

章泯——中国影剧表演理论奠基人—钱学格

花样年华——中国早期电影表演理论的初创与勃兴—陈山

回望中国电影剧作的诞生与初始期—洪帆

在辉煌中漫步思考——百年电影剧作一瞥—王迪

中国电影伦理片的世纪传承一倪震

分岔路与浮桥——“冷战”初期的中国电影转向探微一龚艳王志敏

爱情的意象与民族电影的萌芽—李二仕

孙瑜——别一种写实—杨远婴

一个喜剧家的时代自画像——佐临电影研究—张华

孙谦的编剧人生—丁宁

“王老引”从影行—张华

姚苏凤——20世纪30年代影评活动的推手—张华

“习性”中的聚合与离散——行为理论视野中的《每日电影》群体更替—张华

同源异流的“左翼”与“软性论”影评—张华

内容推荐

钟大丰编著的《重写与重写(中国早期电影再认识上)》是从北京电影学院师生2002年至今中国早期电影史(1949年以前)研究成果中选择编纂的论文集。这十多年是中闻电影史研究比较活跃及大发展的时期。作为国内的研究重镇,北京电影学院师生取得的学术成果在一定程度卜反映了电影史研究发展和深入的一个侧面。选编的原则着眼于对电影史研究发展和深入所进行的一些建设性思考,对以往相对忽视的一些研究领域的开拓,希望能对当前“重写电影史”的中国电影研究热潮提供一些帮助。

编辑推荐

以往的中国电影史研究,注重从社会历史和艺术本体的角度切入,较多地体现出对于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关注。近年“重写”电影史的研究不仅有基于不同的切入角度和评价标准对历史的重新讲述,更有大量对于以往忽视的历史现象的开拓性发掘和运用更开阔的理论视野对电影历史的重新审视。研究视野的不断开阔和对电影史料更深入的开掘造就了中国电影史研究日趋丰富多彩的局面。基于这种对“重写电影史”的再认识,我们将2002年以来北京电影学院师生关于中国早期电影史(1949年以前)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整理。钟大丰编著的《重写与重写(中国早期电影再认识上)》是从北京电影学院师生2002年至今的论文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重写与重写(中国早期电影再认识上)/电影学文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钟大丰,刘小磊主编
译者
编者 钟大丰//刘小磊
绘者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085090
开本 32开
页数 48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68
出版时间 2015-12-01
首版时间 2015-12-01
印刷时间 2015-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608
CIP核字 2015242996
中图分类号 J909.2
丛书名
印张 15.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6
143
2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11:1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