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高的是秫秫矮的是芝麻/中篇小说金库
内容
试读章节

高的是秫秫,矮的是芝麻

一直到我搬家的那一天,还有人来劝我:“不要搬到那院里去!东西两家邻居够你受的!”

我早就知道了。东边的韩家是一对青年夫妇,靠“跑生意”为生。跑亏了本,就收购废铜烂铁,积累资金。男人好赌,所以夫妻俩常常吵吵闹闹,还时不时地摔摔打打。可是这与我有什么关系?我一向不过问别人的家务事。

西边杨家,是做小生意的。家主是一位中年寡妇,带了四个孩子,两男两女。据说她的大女儿大秀十分了不得,虽然才十八岁,小生意却做得特别精,是养家活口的主力。大秀为人泼辣厉害,骂人不眯眼,打架敢动刀。在我前面的一家房客就是被她用刀吓跑的,要不是有人拉着,切菜刀真的会砍到那家

男人的头上的。这当然有点叫人害怕。可是我想,我和妻都不是惹事生非的人,几个孩子虽然顽皮,也都是听话的孩子,教他们与杨家不沾不惹就是了。难道大秀会平白无故往我头上送刀子?

所以,我还是搬来了。我舍不得这几间敞亮的房子,房租又比较便宜。这对我这个穷小学教员来说是最难得的好条件了。

搬来的第一天,我和妻就对孩子们下了一道严格的命令:除了自己的家门口,哪里也不许去!现在是暑假,一个个都要好好做暑假作业,完成分配到的家务。谁要惹事生非,小心他的皮肉。几个小的都乖乖地点头答应并严格遵守了,只有大女儿小云不以为然地说:“看把你们吓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她们真敢上门欺负我,我可不客气!”

我并不理会小云。我知道这孩子的脾气:自尊心强。高中毕业了,马上就是大学生了,当然不甘心让人欺负。可是她决不会主动招惹是非。何况,她正在等待高考通知,没有多少心思去玩呢!

搬来一个星期了,平安无事。说得准确点,我还没有和两家邻居讲过一句话。倒不是有意回避,主要因为忙,难得碰面。韩家夫妻大概又亏了本钱,去四乡收购废铜烂铁去了。大秀母女呢,早出晚归。早上,天不亮的时候就听见她们娘们的说话声了,听说是要赶早班车到县城去卖鸡蛋,还要到集头上去摆小摊卖小百货。晚上,她们那屋里也是很晚很晚都亮着灯,听得见缝纫机的声音,数鸡蛋的声音,算账的声音。二秀

和两个弟弟(一个十四岁,一个十岁)都在读书。暑假里也各有活干。二秀烧锅做饭,有时还帮助做做生意,小三子每天挑水从我家门前过,小四子每天下地割草喂兔子。我感到这一家人好像一架年久失修的机器那样在紧张而吃力地转动,为的是一家老小的生活。这和我家没什么两样。我和妻子儿女不也是这么不停地忙碌吗?假期里,我还替人家的孩子补习,以求增加一点收入;妻呢,则除了张罗一家老小吃穿外,还收些零星的缝纫活计干干,收几个钱,补贴家用。至于几个孩子,少不了也要挑水,和煤,洗衣,烧饭。

总而言之,各忙各的,井水不犯河水。

然而想不到,今天出了毛病。

是吃晚饭的时候。P1-3

目录

高的是秫秫,矮的是芝麻

好人安于斯

锁链,是柔软的……

戴厚英——一个真正的人

关于戴厚英

戴厚英之路——从写作工具到独立文人

我所认识的戴厚英

我看到的戴厚英

戴厚英的坎坷人生

皖籍作家戴厚英

戴厚英年表

序言

在中国,“小说”一词使用已久,最早见于《庄子》,《汉书·艺文志》说是“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涂说者之所造也”。小说的雏形是神话传说的简略记录,后来发展到《搜神记》一类志怪小说和《世说新语》一类志人小说,结构都很简单。及至出现唐人传奇,宋元话本,小说乃由粗具梗概变得枝繁叶茂起来。鲁迅指出:“是时则始有意为小说”,就是说,小说创作的自觉意识直到这时方始建立,结果是:小说有了中篇的规模,题材有所拓展,最突出的是情节性大大加强,而语言也趋于通俗,更富于表现力。明初《三国演义》、《水浒传》的制作,标志着古典小说趋向成熟;随着清代《红楼梦》的出现,达致巅峰状态。盛极而衰,紧接着,变革时代也就适时而至了。

宋元“说话”中有一类名为“小说”,指的是话本中的短篇故事,与我们现今使用的概念相去甚远。我们说的“小说”,实际上是晚近的舶来品,可以说,是由欧洲的小说观念再命名的。

在欧洲,小说发展的道路与我国大体相似,即由神话而传奇而故事,由短篇而中篇而长篇。至十九世纪,长篇小说十分鼎盛,致使黑格尔断言极限来临。及世纪末,现代主义小说很快出现,传统的主题和写法被打破了。其实,十八世纪末以前,欧洲小说的体式已经相当完备,只是小说(novel)之名迟至此时才正式流行起来罢了。

几乎与此同时,有了中篇小说(novelette或novella)的名目。中篇小说是中型的叙事散文作品,一般而言,以篇幅的长短划界,但因此也就有了相当的弹性,需要把所叙的事件的规模、时间长度、结构的复杂与完整的程度同时作为参照。绥拉菲摩维奇的中篇《铁流》,论结构,可以算作长篇;莫泊桑的《俊友》本是中长篇,意大利作家莫拉维亚却是把它当做注水的短篇来看的。

五四新文学运动把中国文学分为前后两截。语言由文言改为白话,表面上是语言层面的变革,实质上是一场带根本意义的文学观念的革命。胡适写《白话文学史》,所说的白话,仍是古典的白话。与五四时期语法相当欧化的白话很不相同。五四的小说,一、凸显文学的主体性,自觉性,叛逆性,个性解放与人道主义成为小说的主旋律;二、题材和主题有所扩展,社会问题进入小说,“神圣劳工”及知识分子形象组成了新的人物画廊;三、小说结构基本上是西式的,块状的,自由组合的,而非线性的、连环组接的传统章回体。除了思想观念,还有形式技法,都是现代的,面向西方,学习西方,而有了东方式的创造。

现代小说仍以短篇先行,几年后,中长篇相继产生。1922年,鲁迅的《阿0正传》正式发表。以中篇的篇幅容纳了一个革命的时代,统摄了一个民族的灵魂,这确实是一个奇迹,尤其出现在新文学的发轫期。当时,郁达夫、庐隐、废名等都有中篇问世,但多流于粗浅。

近百年间,中篇小说从题材、主题、体式、技巧等各个方面,不断地有所开拓,有所发展。但是,一个颇具讽刺意味的现象是,最早出现在现代小说史上的《阿Q正传》,至今仍然是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峰。比起二三十年代的小说来,当代小说虽然在叙述故事和刻画人物等手段方面,相对显得娴熟,但是艺术个性并不突出。首先,表现在文学语言本身,就缺少个人笔调;在现实生活中,长期的集体主义教育,使个人性受到遏制,或许是根本的原因。同时,语言也缺少优雅的气质,缺少精致,缺少韵味,这同长期推广“工农兵文艺”,以文学为政治宣传的工具不无关系;扩而言之,同汉语语境遭到破坏,同整个社会语言的粗鄙化有关。在形式上,中国小说满足于讲故事,讲究“好看”,缺乏西方小说的那种精神性,缺乏思想深度。

中篇小说的繁荣,从根本上说,有赖于一个民族的文化和文学的繁荣。道路是漫长的,但因此,前景也未尝不可能说是开阔的。单就现代小说发展来说,从五四到现在也不过一百年的历史,具有经典性价值的作品极少,而真正堪称优秀的作品也不会很多。在此,我们编选了这套“中篇小说金库”,旨在集中这类具有较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的作品,以利于流播;反过来,也可以充作进一步滋养小说创作的一份泥土和养料。需要说明的是:其中有个别作品,编者并不认为属于最优秀的部分,但是不可否认,它们自问世之后在文学界和读书界中造成的影响,从文学社会学的意义上考虑,这也未尝不可以算作是一种“含金量”,因此一并予以收入。

“中篇小说金库”分辑陆续出版,希望得到作家、批评家、文学史家及广大读者的大力推荐,以确保它作为中国现代小说的一个文本系统的完整性。

内容推荐

戴厚英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引人注目的女作家。其长篇小说《人啊,人!》《诗人之死》出版后激起广大读者的强烈反响。随后创作的一批中短篇小说,作家却另换了一副笔墨,致力于追求浓郁的乡土气息,运用白描手法刻画人物,颇见艺术功力。

《高的是秫秫矮的是芝麻》收录的中篇小说,均取材于作家所熟悉的故乡生活。作品以严肃的现实主义态度,朴素的语言,饱含着强烈而缠绵的思乡情怀的艺术笔触,描绘淮北边远小镇及其相连的农村特异风光,再现生活于这片古老土地上的男女主人公心灵深处的感情波澜,寄寓作家对故乡人民的深切思念、赞美和热爱。

编辑推荐

戴厚英(1938~1996),女。安徽颍上人。1960年毕业于上海华东师大中文系。历任上海作家协会文学研究所文艺理论组助理研究员,复旦大学中文系、上海大学文学院副教授。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人啊,人!》、《诗人之死》、《谷中的足音》、《往事难忘》,中短篇小说集《锁链,是柔软的》,散文集《戴厚英随笔》等。《高的是秫秫矮的是芝麻》选取有许地山、戴厚英、杨显惠、池莉、葛水平等现当代名家。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高的是秫秫矮的是芝麻/中篇小说金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戴厚英
译者
编者 桑农
绘者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6079311
开本 32开
页数 30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7
出版时间 2016-05-01
首版时间 2016-05-01
印刷时间 2016-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8
CIP核字 2016081405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0.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10
143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7:3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