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江西美术出版社北京分社推出《中国历代名碑名帖精选》系列图书,让我们从这里抵达华夏文明的最深处。
书法艺术是中华文化瑰宝,古人云:“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临摹古人优秀碑帖是学习书法重要的通道。书法尤其强调笔法、笔势、笔意。其中,笔法、笔势是书之技法,笔意则是书之本旨。对于书法学习者而言,选择历代公认的经典碑帖来观赏、临摹,当是学书之路的正确打开模式。
这本《颜真卿祭侄文稿》是其中一册。
图书 | 颜真卿祭侄文稿/中国历代名碑名帖精选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为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江西美术出版社北京分社推出《中国历代名碑名帖精选》系列图书,让我们从这里抵达华夏文明的最深处。 书法艺术是中华文化瑰宝,古人云:“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临摹古人优秀碑帖是学习书法重要的通道。书法尤其强调笔法、笔势、笔意。其中,笔法、笔势是书之技法,笔意则是书之本旨。对于书法学习者而言,选择历代公认的经典碑帖来观赏、临摹,当是学书之路的正确打开模式。 这本《颜真卿祭侄文稿》是其中一册。 内容推荐 江西美术出版社著的《颜真卿祭侄文稿》讲述了:《祭侄文稿》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原本为行草墨迹,稿为白麻纸本,二十五行,二百三十四字,又改易三十四字,共二百六十八字。纵二十八点二厘米,横七十二点三厘米。经宋宣和内府、元张晏、鲜于枢、明吴廷等收藏,后辗转入清内府。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颜真卿(七○九-七八五年),字清臣,京兆万年(今西安)人,祖籍琅邪临沂,唐代中期杰出的书法家。他师承褚遂良、张旭,而自成一代书法宗师。此稿是颜真卿侄季明与其父杲卿在安史之乱中殉国后,颜真卿于乾元元年(七五八年)祭侄灵前,在极度悲愤的情绪下所写,时有涂抹,用笔随书家情绪跌宕起伏,而绝无匠意,是情感与笔法的完美结合。作品汪洋恣肆,而又凝重遒劲,笔势雄奇、姿态横生,正如苏东坡所说“书法无意乃佳”。尤其在此帖中,行笔和笔锋变换之法精妙绝伦。 《祭侄文稿》为颜书行草第一,具备极高的艺术价值,元代鲜于枢将其与王羲之《兰亭序》媲美,评其为“天下第二行书”。此帖与《争座位帖》《告伯父稿》并称颜直卿著名行书三帖。 目录 正文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颜真卿祭侄文稿/中国历代名碑名帖精选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江西美术出版社 |
绘者 | |
出版社 | 江西美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8042211 |
开本 | 48开 |
页数 | 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6-05-01 |
首版时间 | 2016-05-01 |
印刷时间 | 2016-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书法篆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084 |
CIP核字 | 2016058575 |
中图分类号 | J292.24 |
丛书名 | |
印张 | 1.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西 |
长 | 305 |
宽 | 210 |
高 | 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