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瞎眼山羊把歌唱(精)/曹文轩小说馆
内容
编辑推荐

曹文轩,中国作家富豪榜当红上榜作家,精擅儿童文学,任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大学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客座教授,是中国少年写作的积极倡导者、推动者。

《瞎眼山羊把歌唱(精)》收录了《大树下的宝物》《怎么对付一只鹰《山羊不吃天堂草》《柏林上空的伞》等作品。

内容推荐

《瞎眼山羊把歌唱(精)》收录了《大树下的宝物》《怎么对付一只鹰《山羊不吃天堂草》《柏林上空的伞》等作品。

作者在牧歌式的文字、绘画似的意境中,构筑起一道亮丽、质朴的风景。书籍装帧精美,插图唯美空灵,与曹文轩纯美的文字交相呼应,堪称经典之作,是读者不可错过、毕生珍藏的一份珍贵礼物。

目录

太阳熄灭了

山羊不吃天堂草

柏林上空的伞

瞎眼山羊把歌唱

怎么对付一只鹰

大树下的宝物

试读章节

“让屋里……亮些吧……”

妈妈慢慢睁开眼睛,声音微弱地说。

她安静地躺在一张古老而沉重的大床上,高高的鼻梁由于眼窝的深陷而显得更高,一头黑发散乱地落在洁白的枕头上,两只细长的胳膊无力地放在身子两侧。无形的死神正朝她的灵魂一步一步地逼近。她脸色一片苍白,神态十分疲惫,仿佛与大风大浪搏击了三天三夜而耗尽了全部的精力,现在,正躺在一只被风浪击坏的艄舨上,在生命的海洋上随波漂泊。

“我去拉亮灯。”一直守候在床边的爸爸,轻轻拍了拍妈妈的手背,站起身来。

妈妈在枕头上摇摇头,声音愈加微弱:“在我眼前点上两支……两支蜡烛……”

爸爸好像预感到了什么,高大的身躯禁不住摇晃起来。

妈妈微微侧过头来,对几乎把面颊贴到她脸上的雅妮微笑着:“妮妮,去,和爸爸一起,给妈妈点上蜡烛……”

雅妮站起身,一边望着妈妈鼓励她的眼睛,一边朝妈妈点着头走向爸爸。

妈妈用眼神示意她:拉着爸爸的手。

她顺从了。她感到爸爸的手在颤抖,并且冰凉。

过了一会儿,父女俩一起把两支长长的红烛点亮了。

烛光纯洁、柔和而温暖。两颗黄色的火苗没有一丝声息地燃烧着,淡蓝色的、挂着绛色窗帘的屋子,顿时变得明亮起来。

融融的烛光里,妈妈的脸上泛起淡淡的红晕,一头黑发,显得湿润、柔软而美丽,仿佛被晨露沐浴过,那双含着几丝悲凉的眼睛里也透出一股活活的神气,好像恶魔般的病症正从她的躯体里悄然撤退,垂死的身躯又注进了蓬勃的活力,心在开始有力地搏动。

然而,妈妈似乎枯萎的眼角却滚出一颗泪珠。因为,她自己心里明白,这正是她快要离开这个世界而远走时的征兆。她的目光慢慢地移动,留恋地望着眼前的一切……

窗台上,那株安静的文竹,像一团淡绿色的轻轻的雾霭;墙上挂着一幅画,风吹荷塘,荷叶翻卷,水波荡漾,她仿佛听见了清澈的水声;书桌上,金色的普希金铜像正被烛光照耀着,诗人的眼睛显得目光炯炯;书桌上,还放着她的最后一本诗集,白色的封面上只干干净净地画着一片正在风中飘落的枫叶;墙角上,放着丈夫的画架,上面有一幅未作完的画,是她的肖像,她年轻而漂亮……

她凄惨地微笑着。

爸爸的手越抖越厉害。他像是在等待一座大山轰然倒下,内心充满恐怖和绝望。他是一个身材高大而内心软弱的人。他一点儿也不敢想象妻子走后,他将如何带着女儿雅妮生活下去。

对于爸爸来说,妈妈简直就是他的生命——生命的全部。

一次,妈妈朗诵完自己刚写的一首叫《我们的太阳》的诗,没过一会儿,当时才四岁的雅妮抓着一张纸从房间里跑出来:“妈妈,我也会写诗!”妈妈疑惑地望着她。雅妮拿着纸,大声地、气息不匀地念了起来:“我是妈妈的太阳,妈妈是爸爸的太阳……”最后一句诗纯粹是偷的妈妈的:“没有太阳,我们谁也无法活在这个世上。”奶声奶气,颤颤抖抖,让人爱怜。爸爸妈妈禁不住互相拥抱了一下。又一起过来,将她抱在两人的怀中。

妈妈看了看雅妮,又看了看爸爸,合上了眼睛。她的嘴角,荡漾着微笑,像是在回忆着那些美丽而幸福的时光——

是想起了自己搀着雅妮走在晨光沐浴着的林子里吗?是想起了站在海滩上看着雅妮光着小脚丫在捡贝壳吗?是想起了去乡下采风和爸爸一起坐着牛车行驶在田野上吗?是想起了爸爸睡觉时必须抓着她的手才能进入梦乡的样儿吗?……

病魔不想再这样纠缠下去了,开始对妈妈进行最后一击。

她的眉头忽然紧收,拧成疙瘩,牙关紧咬,呼吸急促,双手死死抓着褥子,脑袋不住地在枕头上滚动,额头上渗出来一片冷汗。

雅妮紧紧地搂着妈妈的脖子。

爸爸坐在妈妈的身旁,双手紧紧抓住妈妈的一只手,不住地呼唤着妈妈的名字。

妈妈颤动着嘴唇,似乎想对爸爸说什么。

“有什么话要说吗?”爸爸将脸低垂在妈妈的脸上问。

妈妈艰难地喘着气,冷汗从脸上纷纷滚落到枕上。

她终于又睁开了眼睛,侧了一下脑袋,望了望雅妮:“妮妮……把脸转过去……”她脸上飘过一阵红晕,气喘吁吁地望着爸爸。

爸爸俯下身子吻着妈妈干燥的嘴唇和她的眼睛……

像飓风过后的大海,妈妈又从痛苦的狂涛中平静下来,望着爸爸:“带好我们的妮妮。”

泪水顿时涌出,模糊了爸爸的双眼。

妈妈的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爸爸——她太了解爸爸了,她现在唯一担心的就是他会因为她的死而沉沦在痛苦里,不仅毁了他自己,还会使他们的雅妮陷入不幸。

爸爸坚定地向妈妈点了点头。

妈妈见罢,长长地吁出一口气,舒心一笑,掉过头来:“妮妮,来,把脸靠在妈妈的胸前……你要听爸爸的话……”

雅妮乖巧地点点头。

“把窗帘拉开吧……”妈妈说。

爸爸拉开了窗帘,只见天空湛蓝,星光一片灿烂。

“把窗子打开吧……”妈妈说。P12-15

序言

水边的文字屋(代序)

小时候在田野上或在河边玩耍,常常会在一棵大树下,用泥巴、树枝和野草做一座小屋。有时,几个孩子一起做,忙忙碌碌的,很像一个人家真的盖房子,有泥瓦工、木工,还有听使唤的小工。一边盖,一边想象着这个屋子的用场。不是一个空屋,里面还会放上床、桌子等家什。谁谁谁睡在哪张床上,谁谁谁坐在桌子的哪一边,不停地说着。有时好商量,有时还会发生争执,最严重的是,可能有一个霸道的孩子因为自己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恼了,突然地一脚踩烂了马上就要竣工了的屋子。每逢这样的情况,其他孩子也许不理那个孩子了,还骂他几句很难听的,也许还会有一场激烈的打斗,直打得鼻青脸肿哇哇地哭。无论哪一方,都觉得事情很重大,仿佛那真是一座实实在在的屋子。无论是希望屋子好好地保留在树下的,还是肆意要摧毁屋子的,完全把这件事看成了大事。当然,很多时候是非常美好的情景。屋子盖起来了,大家在嘴里发出噼里啪啦一阵响,表示这是在放爆竹。然后,就坐在或跪在小屋前,静静地看着它。终于要离去了,孩子们会走几步就回头看一眼,很依依不舍的样子。回到家,还会不时地惦记着它,有时就有一个孩子在过了一阵子时间后,又跑回来看看,仿佛一个人离开了他的家,到外面的世界去流浪了一些时候,现在又回来了,回到了他的屋子、他的家的面前。

我更喜欢独自一人盖屋子。

那时,我既是设计师,又是泥瓦工、木匠和听使唤的小工。我对我发布命令:“搬砖去!”于是,我答应了一声:“哎!”就搬砖去——哪里有什么砖,只是虚拟的一个空空的动作。很逼真,还咧着嘴,仿佛是一大摞砖头,死沉死沉的。很忙碌。一边忙碌一边不住地在嘴里说着:“这里是门!”“窗子要开得大大的!”“这个房间是爸爸妈妈的,这个呢——小的,不,大的,是我的!我要睡一个大大的房间!窗子外面是一条大河!”……那时的田野上,也许就我一个人。那时,也许四周是滚滚的金色的麦浪,也许四周是正在扬花的一望无际的稻子。我很投入,很专注,除了这屋子,就什么也感觉不到了。那时,也许太阳正高高地悬挂在我的头上,也许都快落进西方大水尽头的芦苇丛中了——它很大很大,比挂在天空中央的太阳大好几遍。终于,那屋子落成了。那时,也许有一只野鸭的队伍从天空飞过,也许,天空光溜溜的,什么也没有,就是一派纯粹的蓝。我盘腿坐在我的屋子跟前,静静地看着它。那是我的作品,没有任何人参与的作品。我欣赏着它,这种欣赏与米开朗基罗完成教堂顶上的一幅流芳百世的作品之后的欣赏,其实并无两样。可惜的是,那时我还根本不知道这个意大利人——这个受雇于别人而作画的人,每完成一件作品,总会悄悄地在他的作品的一个不太会引起别人注意的地方,留下自己的名字。早知道这一点,我也会在我的屋子的墙上写上我的名字的。屋子,作品,伟大的作品,我完成的。此后,一连许多天,我都会不住地惦记着的我的屋子,我的作品。我会常常去看它。说来也奇怪,那屋子是建在一条田埂上的,那田埂上会有去田间劳作的人不时地走过,但那屋子,却总是好好的还在那里,看来,所有见到的人,都在小心翼翼地保护着它。直到一天夜里或是一个下午,一场倾盆大雨将它冲刷得了无痕迹。

再后来就有了一种玩具——积木。

那时,除了积木,好像也就没有什么其他的玩具了。一段时期,我对积木非常着迷——更准确地说,依然是对建屋子着迷。我用这些大大小小、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积木,建了一座又一座屋子。与在田野上用泥巴、树枝和野草盖屋子不同的是,我可以不停地盖,不停地推倒再盖——盖一座不一样的屋子。我很惊讶,就是那么多的木块,却居然能盖出那么多不一样的屋子来。除了按图纸上的样式盖,我还会别出心裁地利用这些木块的灵活性,盖出一座又一座图纸上并没有的屋子来。总有罢手的时候,那时,必定有一座我心中理想的屋子矗立在床边的桌子上。那座屋子,是谁也不能动的,只可以欣赏。它会一连好几天矗立在那里,就像现在看到的一座经典性的建筑。直到一只母鸡或是一只猫跳上桌子毁掉了它。

屋子,是一个小小的孩子就会有的意象,因为那是人类祖先遗存下的意象。这就是为什么第一堂美术课往往总是老师先在黑板上画上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再用几条长长短短的、横着的竖着的直线画一座屋子的原因。

屋子就是家。

屋子是人类最古老的记忆。

屋子的出现,是跟人类对家的认识联系在一起的。家就是庇护,就是温暖,就是灵魂的安置之地,就是生命延续的根本理由。其实,世界上发生的许许多多事情,都是和家有关的。幸福、苦难、拒绝、祈求、拼搏、隐退、牺牲、逃逸、战争与和平,所有这一切,都与家有关。成千上万的入呼啸而过,杀声震天,血沃沙场,只是为了保卫家园。家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这就像高高的槐树顶上的一个乌窝不可侵犯一样。我至今还记得小时候看到的一个情景:一只喜鹊窝被人捅掉在了地上,无数的喜鹊飞来,不住地俯冲,不住地叫唤,一只只都显出不顾一切的样子,对靠近乌窝的人居然敢突然劈杀下来,让在场的人不能不感到震惊。

家的意义是不可穷尽的。

当我长大之后,儿时的建屋欲望却并没有消退——不仅没有消退,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人生感悟的不断加深,而变本加厉。只不过材料变了,不再是泥巴、树枝和野草,也不再是积木,而是文字。

文字构建的屋子,是我的庇护所——精神上的庇护所。  无论是幸福还是痛苦,我都需要文字。无论是抒发,还是安抚,文字永远是我无法离开的。特别是当我在这个世界里碰得头破血流时,我就更需要它——由它建成的屋,我的家。虽有时简直就是铩羽而归,但毕竟我有可归的地方——文字屋。而此时,我会发现,那个由钢筋水泥筑成的家,其实只能解决我的一部分问题而不能解决我全部的问题。

多少年过去了,写了不少文字,出了不少书,其实都是在建屋。这屋既是给我自己建的,也是——如果别人不介意、不嫌弃的话,也尽可以当成你自己的屋子。

我想,其他作家之所以亲近文字,和我对文字的理解大概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是,我是一个在水边长大的人,我的屋子是建在水边上的。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瞎眼山羊把歌唱(精)/曹文轩小说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曹文轩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6802814
开本 32开
页数 191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20
出版时间 2015-05-01
首版时间 2015-05-01
印刷时间 2015-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5
CIP核字 2014229084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6.37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西
219
149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9: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