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国际政要秘闻/环球人物10周年典藏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普京、朴槿惠、罗斯福、伊丽莎白二世女王、撒切尔夫人、默克尔、卡斯特罗……当代国际政坛的明星领袖与重量级人物汇集;解密国际政治风云中的隐秘要闻,讲述国际政要传奇背后的真实故事。

张颐武、孟宪实、库恩(《江泽民传》作者)等鼎力推荐!

《环球人物》10周年典藏书系!

发行量破50万,《环球人物》10周年纪念重磅力作!

张颐武、杨天石、孟宪实、蒙曼、学诚大和尚、梁小民、吴晓波、潘石屹、库恩(《江泽民传》作者)等,诸多名家力荐!

这本由环球人物杂志社编的《国际政要秘闻/环球人物10周年典藏书系》把握历史演进的脉络,解读时代大气象,重温人文理性的光辉与魅力,见证改变世界的力量。

内容推荐

当代国际政坛的重量级人物汇集于这本由环球人物杂志社编的《国际政要秘闻/环球人物10周年典藏书系》,他们在政坛大展经纶、叱咤风云,举手投足间备受世界关注,人生经历传奇多彩,可谓政坛界的明星领袖,如普京、朴槿惠、伊丽莎白二世女王、撒切尔夫人、默克尔、卡斯特罗、曼德拉等。本书独家解密国际政治风云中那些无人知晓的隐秘要闻;以客观的视角揭开鲜为人知的历史真相;探寻解读中外交往和现代国际关系局势;为你讲述国际政要传奇背后的真实故事。

目录

政要风云

 普京回忆特工生涯

 乌法双峰会,普京再突围

 普京的政坛知己

 普京饮食秘闻

 叶利钦的五次战斗

 罗斯福,一生都很风流

 伊丽莎白二世:女王范儿

 揭秘撒切尔夫人

 默克尔的卧底生涯

 法国总理,强势又浪漫

 卡斯特罗与“美国医生”

 霍梅尼,改写伊朗历史的巨人

 伊拉克总理,玩命搞改革

 圣雄甘地

 巴基斯坦国父:百姓提起他,至今还想哭

 我所熟悉的西哈努克

 曼德拉,普度众生的人

真相解密

 日本右翼,百年疯狂

 日本三大鹰派,疯狂的反华主谋

 日本“基辛格”,善琢磨会说话

 美国总统离开白宫的时刻

 给美国总统写稿子的人

 白宫医生,手里攥着总统性命

 英国老政客,猛“黑”卡梅伦

 外交圈里的密使们

 恐怖大亨拉登及家人的隐秘生活

 拉登海葬之后

人生传奇

 苏联战神朱可夫

 克格勃末代掌门

 重走当年林肯路

 铁血将军巴顿:誓言战死沙场,却死于离奇车祸

 拯救总统的美国大法官

 中东谍王苏莱曼尼

 祖母级第一夫人,个个是国宝

 卡米拉,“准王后”越活越滋润

中国故事

 法国总统的中国情结

 九访中国的比利时国王

 美国第一夫人,百年中国缘

 朴槿惠的中国缘

 鸠山家族的四代中国故事

 根在中国的外国领导人

 中国政府的高级外国顾问

 走进中国军事禁区的外国政要

试读章节

普京回忆特工生涯

——监听东德首脑,窃取科技论文

2009年11月8日晚,一部名为《墙》的纪录片在俄罗斯“独立电视台”播出。俄罗斯时任总理普京在里面有一段30分钟的独家回忆,披露了他作为克格勃特工在德国“潜伏”的一些片段……

发展线人,大海捞针

1985年,普京从克格勃直属的莫斯科安德罗波夫红旗学院受训结束后,被派到当时属于民主德国的德累斯顿市从事谍报工作,公开身份是莱比锡“苏德友谊之家”主任。

在接受《墙》纪录片导演采访时,对于自己在德国“潜伏”的岁月,普京动情地说:“怀旧是人之常情,那不是一段很糟的日子。”

当时,普京小组的办公室是一座建于1909年的二层别墅,四周围墙很高,大门口有武装警卫,50米外就是东德的特工总部。普京当时领导一个由8名克格勃特工组成的情报小组,负责“招募间谍,收集信息,进行加工整理,然后发往中央”。普京说:“我们工作的重点是掌握谁在做什么,怎样做的;注意一些国家的外交部在说些什么,他们在世界各地用怎样不同的话语表达自己的政策。还有,就是我们的谈判对手的立场,例如在裁军等问题上的态度,等等。”

当时,苏联的主要敌人是北约,但派驻东德的克格勃间谍根本无法直接渗入西德境内的北约军事基地,普京等人只能通过招募西德线人收集情报。东德情报机关“斯塔西”向他们转交了许多德累斯顿市民的申请书,这些市民请求政府为他们的西德亲戚签发探亲许可证。而普京当时的工作之一,就是从成千上万份申请中,梳理并找出那些住得离美军军事基地较近的西德公民,帮他们获得探亲许可证,等他们进入东德后,伺机从中发展可以帮助克格勃监视美军动向的线人。据悉,普京还从德累斯顿科技大学的外国学生中物色克格勃间谍,那些与上流社会或政治人物挂钩的外国学生尤其受到青睐。

6年实战,“业务”精练

在德累斯顿,普京一干就是6年。据一位在此期间曾与普京密切联系的德国特工回忆,在工作初期,普京“虽然对间谍理论了如指掌,但却不了解具体的操作规则”。有一次,普京把一个由克格勃设计的无线电装置交给他的线人,但他自己也不太了解怎样操作这个装置。

不过,普京很快就掌握了“实战技巧”。比如,他在自己和一名德国特工之间建立了一套严格的接头程序。在易北河边的一条小路上有一个接头点,该特工每晚都在那里慢跑。他往往将一个压扁的啤酒罐或者一个香烟盒扔在事先约好的地点,或者将情报藏在水泥块里,等待普京来取。如果普京办公室里的电话响三声,那么就是该特工需要紧急约见他,普京会在60分钟内准时抵达接头地点。  据普京当年的同事尤索尔泽夫称,在德累斯顿期间,普京还参与了克格勃绝密的“光束行动”。该行动中,克格勃监视的对象不是北约或美英军事基地,而是他们的东德盟友。20世纪80年代中期,东德首脑昂纳克开始疏远与克里姆林宫的关系,他邀请了一些曾经在“二战”中驾战机轰炸过德累斯顿的美英飞行员,去参加山普歌剧院开馆仪式。普京受命在这家歌剧院安装窃听器。当昂纳克在该歌剧院发表演讲时,克里姆林宫在第一时间听得一清二楚。

尤索尔泽夫还透露,他和普京当年还干过“科学盗窃”的事儿。一些西德科学家经常向东德同行寄一些科学论文,但这些论文在海关就被“斯塔西”扣留,并送到克格勃分部。尤索尔泽夫说:“任何有关计算机或激光科技方面的论文,都被我们立即拷贝一份送往莫斯科克格勃总部,而总部官员则将它们转交给苏联的科学家进行分析。有时候,一些苏联科学家干脆在自己的论文中,直接引用了我们传过去的论文数据。”俄国媒体报道称,“据说,在德国执行克格勃任务时,普京从未失过手。至于说成就……好像就在那个时候,我国成功地获得了欧洲战机的绝密技术资料”。

当然,“只要谍报人员在国外开展工作,肯定会被人盯梢”。据普京本人透露,有一次,他正驾车准备和一个情报人员接头,发现被跟踪了。普京将礼帽放在车前座上面,使联邦德国的特工误以为是两个人在车上,以此蒙混过关,成功躲过了跟踪。普京担任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局长后,在调阅自己的档案时,他发现有心理学家对他的评价是“缺乏恐惧感”。对此,普京表示:“其实,我自己并不这么认为,但这是他们经过长期观察,包括秘密观察后做出的结论。”

P3-5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国际政要秘闻/环球人物10周年典藏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环球人物杂志社
绘者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4346398
开本 16开
页数 34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6-03-01
首版时间 2016-03-01
印刷时间 2016-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594
CIP核字 2016035208
中图分类号 K817
丛书名
印张 22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3
170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4:4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