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左传吕氏春秋战国策(图文精释版)(精)/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为了便于读者的阅读与理解左丘明的《左传》、吕不韦的《吕氏春秋》和刘向的《战国策》,吴茹芝编译的这本《左传吕氏春秋战国策(图文精释版)》对文章进行了翻译,翻译时以直译为主,力求保持原书的语言风格。

本书编排严谨,校点精当,并配以精美的插图,以达到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效果。此外本书版式新颖,设计考究,双色印刷,装帧精美,除供广大读者阅读欣赏外,更具有极高的研究、收藏价值。

内容推荐

吴茹芝编译的这本《左传吕氏春秋战国策(图文精释版)》收录了《左传》、《吕氏春秋》和《战国策》三部书。其中,《左传》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相传是春秋末期的史官左丘明所著,记载了上至鲁隐公元年(前722年)、下至鲁哀公十四年(前454年)间近300年的历史。《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杂家学说的代表作。相传是吕不韦召集门下三千宾客编纂而成,含8览、6论、12纪,共160篇。《战国策》又称《国策》,是战国时期谋臣策士游说和辩论的文献辑录,共33篇,490章,记述了从三家分晋到秦二世即位之间240余年的历史。相传为各国史官所作,后经刘向整理编辑后定名为《战围策》。

目录

左传

 郑伯克段于鄢

 周郑交质

 小白争国

 卫石碚大义灭亲

 曹刿论战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卫懿公好鹤

 齐桓公伐楚

 宫之奇谏虞假道

 晋骊姬之乱

 宋襄图霸

 秦晋韩之战

 晋公子重耳之亡

 晋文公勤王

 鲁展喜犒齐师

 晋楚城濮之战

 烛之武退秦师

 秦晋觳之战

 宋昭之弑

 晋灵公不君

 宋及楚平

 齐晋鞍之战

 楚归晋知蕾

 病人膏肓

 吕相绝秦

 晋楚鄢陵之战

 晋祁奚举贤

 师旷论卫人出其君

 伯州犁问囚

 蔡声子论晋用楚材

 吴季札观乐

 郑子产为政

 晏婴叔向论齐晋季世

 伍员奔吴

 晏婴论“和”与“同”

 鳍设诸刺吴王僚

 申包胥如秦乞师

 齐鲁夹谷之会

 伍员谏许越平

 楚白公之乱

吕氏春秋

 本生

 重己

 贵公

 去私

 贵生

 情欲

 当染

 劝学

 尊师

 大乐

 侈乐

 古乐

 振乱

 论威

 爱士

 顺民

 节丧

 去尤

 听言

 本味

 义赏

 察今

 察微

 不二

 淫辞

 用民

 举难

 察贤

 爱类

 慎行

 察传

 贵直

 上农

战国策

 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

 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

 齐助楚攻秦

 范雎至秦

 邹忌修八尺有余

 昭阳为楚伐魏

 齐人有冯谖者

 齐宣王见颜躅

 田单将攻狄

 张仪为秦破从连横说楚

 威王问于莫敖子华

 魏王遗楚王美人

 庄辛谓楚襄王日

 汗明见春申君

 楚考烈王无子

 知伯帅赵韩魏而伐范中行氏

 武灵王平昼闲居

 秦攻赵于长平

 秦围赵之邯郸

 赵太后新用事

 魏武侯与诸大夫浮于西河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

 韩傀相韩

 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

 昌国君乐毅为燕昭王合五国之兵而攻齐

 燕太子丹质于秦

 昭王既息民缮兵

试读章节

【译文】

当初,伍员和申包胥是朋友。伍员逃亡的时候,对申包胥说:“我一定要颠覆楚国。”申包胥说:“尽力干吧!您能颠覆楚国,我一家能复兴楚国。”等到楚昭王在随国避难,申包胥就到秦国去请求出兵,说:“吴国就是大猪、长蛇,一再吞食中原国家,为害从楚国开始。寡君失守国家,远在杂草丛林之中,使下臣报告急难,说:‘夷人的本性是贪得无厌,如果吴国成为君王的邻国,这是边境的祸患。乘着吴国没有安定下来,君王可仰仗君王的威福派兵镇抚楚国,楚国将世世代代侍奉君王。’”秦哀公辞谢申包胥,说:“我知道您的意见了,您姑且到宾馆休息,我们要商量一下再答复您。”申包胥回答说:“寡君逃亡到杂草丛林之中,还没有得到安身的地方,下臣哪敢去休息呢?”申包胥靠着院墙站着嚎啕大哭,日夜哭声不断,七天不喝一口水。秦哀公大为感动,赋了《无衣》这首诗。申包胥叩头九次,然后坐下。秦军于是出动。

齐鲁夹谷之会

【原文】

十年春,及齐平。

夏,公会齐侯于祝其,实夹谷,孔丘相。犁弥言于齐侯曰:“孔丘知礼而无勇,若使莱人以兵劫鲁侯[1],必得志焉。”齐侯从之。孔丘以公退,曰:“士兵之!两君合好,而裔夷之俘以兵乱之,非齐君所以命诸侯也。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于神为不祥,于德为愆义,于人为失礼,君必不然。”齐侯闻之,遽辟之。

将盟,齐人加于载书曰:“齐师出竟而不以甲车三百乘从我者,有如此盟!”孔丘使兹无还揖对,曰:“而不反我汶阳之田,吾以共命者,亦如之。”

齐侯将享公。孔丘谓梁丘据曰:“齐、鲁之故,吾子何不闻焉?事既成矣,而又享之,是勤执事也。且牺、象不出门[2],嘉乐不野合[3]。飨而既具,是弃礼也。若其不具,用秕稗也[4]。用秕稗,君辱,弃礼,名恶,子盍图之!夫享,所以昭德也。不昭,不如其已也。”乃不果享。

齐人来归郓、灌、龟阳之田。

【注释】

[1]莱:东方小国,姜姓,在今山东省黄县。

[2]牺、象:为贵重酒器,其形如牛如象,盛大宴会时所用之器。

[3]嘉乐不野合:钟磬之类乐器不在野外合奏。

[4]秕稗:秕为谷物不成者,稗为稗草种子。用秕稗是比喻享礼而不尽备牺象嘉乐,如用秕稗冒充嘉谷。

【译文】

十年春季,鲁国和齐国讲和。

夏季,鲁定公在祝其会见齐景公,祝其也就是夹谷。孔丘相礼。犁弥对齐景公说:“孔丘懂得礼而缺乏勇,如果派莱地人用武力劫持鲁侯,一定可以如愿以偿。”齐景公听从了。孔丘领着定公退出,说:“士兵拿起武器攻上去!两国的国君会见友好,而边远的东夷俘虏用武力来捣乱。边远不能图谋中原,东夷不能搅乱华人,俘虏不能侵犯盟会,武力不能逼迫友好,这些对于神明来说是大不吉祥的,对于德行来说是丧失道义的,对于人们来说是丢弃礼仪的,君王必定不会这样做。”齐景公听了以后,很快就让莱地人避开。

将要盟誓,齐国人在盟书上加上一句话说:“如果齐军出境,而鲁国不派三百辆甲车跟随他们的话,有盟誓为证!”孔丘让兹无还作揖回答说:“你们不归还我们汶阳的土地,让我们用来供应齐国的需要,也有盟誓为证!”

齐景公准备设享礼招待定公。孔丘对梁丘据说:“齐国、鲁国旧有的典礼,您为什么没有听说过呢?事情已经完成了,而又设享礼,这是徒然烦劳执事。而且牺尊、象尊不出国门,钟磬不在野外合奏。设享礼而全部具备这些东西,这是不合礼法。如果不具备,那就像秕子稗子一样轻微而不郑重。像秕子稗子一样,这是君王的耻辱。不合礼法,就名声不好,您何不考虑一下呢!享礼,是用来宣扬德行的。不能宣扬,不如不用。”于是终于没有设享礼。

齐国人前来归还郓地、谨地、龟阳的土田。

P161-163

序言

《左传》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全称《春秋左氏传》。原名《左氏春秋》,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左氏》。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它与《公羊传》、《毂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左传》相传是春秋末期的史官左丘明所著。司马迁、班固等人都认为《左传》是左丘明所写。唐朝的刘知几在《史通·六家》中说:“左传家者,其先出于左丘明。”现在一般认为《左传》非一时一人所作,成书时间大约在战国中期,是由战国时的一些学者编撰而成,其中主要部分可能是左丘明所写。

《左传》以《春秋》为本,记叙了春秋时期自鲁隐公元年(前722)至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共二百五十多年间各诸侯国的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等方面的历史事实,着重记叙当时诸侯列国之间的矛盾和争夺。作品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情况,它所记载的许多史事已经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著名的史学泰斗顾颉刚先生曾经说过:古史书至今,《左传》价值第一!

《左传》以《春秋》的纪事为纲,增加了大量的历史事实和传说,叙述了丰富多彩的历史事件,描写了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把《春秋》中的简短纪事发展成为完整的叙事散文。

《左传》虽是一部历史著作,却有较高的文学价值。首先,它叙述复杂的历史事件井然有序,富有故事性、戏剧性,情节紧张动人;其次,它能通过典型事件和个性化的语言及细节,描写刻画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再次,《左传》善于描写战事,它特别注重叙述战争的起因和揭示决定战争胜负的各种因素,既注意对宏大紧张的战斗场面的描述,也不忽视对细微生动的细节的描写,因而它所描述的战争既情节曲折、生动逼真,又头绪分明、井井有条;最后,《左传》的语言精炼、形象、表现力强。《左传》开创了历史文学的先河,对后代传记文学,特别是司马迁的《史记》,有很大影响。

《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是秦相吕不韦召集门下宾客辑合百家九流之说编写而成的。吕不韦,生年不详,卒于秦王政十二年(前235)。他原是阳翟(今河南禹县)的大商人,在经商期间,遇到了流亡赵国的秦公子子楚。当时子楚在赵国的处境很艰难,吕不韦很同情他,并认为子楚是“奇货可居”,于是资助子楚,并帮助他获得了继承王位的资格。公元前253年,子楚继承王位,是为庄襄王。庄襄王以吕不韦为丞相,并封他为文信侯。庄襄王死后,其子政立,是为秦始皇。秦始皇尊吕不韦为相国,号称仲父。在他执政为相期间,秦国出兵灭东周,攻取韩、赵、魏三国土地,建立三川、太原东郡,为统一中国做出了积极贡献。秦始皇亲理政务后,将他免职,并迁去蜀,后吕不韦忧惧饮鸩而亡。吕不韦为相期间,门下食客三千人,家僮万人。他命门客“人人著所闻”,著书立说,为建立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政治寻找理论根据。这些著作最终汇编成了《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成书约在公元前239年。全书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三部分,共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为杂家代表作之一。书中尊崇道家,肯定老子顺应客观的思想,但合弃了其中消极的成分。同时,融合儒、墨、法、兵众家长处,形成了包括政治、经济、哲学、道德、军事各方面的理论体系。吕不韦的目的在于综合百家之长,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以后的秦朝统治提供长久的方略。

《吕氏春秋》深得人们的好评。司马迁称它“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在《报任安书》中,甚至把它与《周易》、《春秋》、《国语》、《离骚》等相提并论。客观地说,《吕氏春秋》不是一部系统的哲学著作,它有一定的思想价值,但主要是资料价值。它的一些寓言故事,至今仍脍炙人口,富有教育意义。

《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共三十三卷,约十二万字。《战国策》主要记述了战国时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战国策》,原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名称。西汉末年,刘向校录群书时在皇家藏书中发现了六种记录纵横家的写本,但是内容混乱,文字残缺。于是刘向按照国别编订了《战国策》。《战国策》显然不是一时一人所作,刘向只是《战国策》的校订者和编订者。因其书所记录的多是战国时纵横家为其所辅之国提出的政治主张和外交策略,刘向把这本书名为《战国策》。

《战国策》全书对战国时期社会各阶层形形色色的人物都有鲜明生动的描写,尤其是一系列“士”的形象,更是写得栩栩如生、光彩照人。纵横之士苏秦、张仪,勇毅之士聂政、荆轲,高节之士颜周等,都个性鲜明,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代表了士的不同类型。

《战国策》以波澜起伏的情节、个性化的语言、传神的细节来描写人物。《战国策》还用大量的寓言故事、佚闻掌故来增强辩辞的说服力。寓言的巧妙运用,成为《战国策》文章的一大特点。

本书节选自《左传》、《吕氏春秋》、《战国策》,编排严谨,点校精当,并配以精美的插图,图文并茂、生动形象。此外本书版式新颖,设计考究,双色印刷,装帧精美,除供广大读者阅读欣赏外,更具有极高的研究、收藏价值。

编者

2011年11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左传吕氏春秋战国策(图文精释版)(精)/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战国)左丘明//(秦)吕不韦//(汉)刘向
译者 吴茹芝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文化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3503356
开本 16开
页数 486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6-01-01
首版时间 2016-01-01
印刷时间 201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906
CIP核字 2015058369
中图分类号 K225.04
丛书名
印张 31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47
180
3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