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少青编著的《读论语学做人》是记载孔子及其部分弟子言论的语录,孔子死后由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辑录而成。该书虽然篇幅不大,但内容却十分广泛,记载了孔子关于政治、哲学、教育、伦理、文学、艺术和道德修养等各个方面的言论,是儒家学派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也是了解中国文化不可不读的作品。
图书 | 读论语学做人 |
内容 | 编辑推荐 江少青编著的《读论语学做人》是记载孔子及其部分弟子言论的语录,孔子死后由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辑录而成。该书虽然篇幅不大,但内容却十分广泛,记载了孔子关于政治、哲学、教育、伦理、文学、艺术和道德修养等各个方面的言论,是儒家学派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也是了解中国文化不可不读的作品。 内容推荐 江少青编著的《读论语学做人》为中国儒家经典《论语》的普及读本,按仁、义、礼、智、信等主题,选录《论语》中的重要篇章辑录成册。每一条后面都配有“论语解析”、“阅读感悟”、“成语摘抄”等内容,尽量做到深入浅出,以便中小学生更加简便快捷地理解和掌握所选篇章。 目录 第一章 就有道而正焉 第二章 克己复礼为仁 第三章 义之与比 第四章 我爱其礼 第五章 讷于言而敏于行 第六章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第七章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第八章 君子不器 第九章 忠恕而已矣 第十章 为政以德 试读章节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著作,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现存《论语》共20篇,487章,基本上都是孔子的学生记录的。《论语》开篇这样记载,孔子说:“学习的东西,时常去实践它,不也感到很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感到很快乐吗?自己有本领,可是别人不知道,不理解你,自己却不埋怨、不生气,不就是一位有德行的君子吗?”孔子认为学习对一个人来说是最重要的,他提倡的学习,不只限于书本,更重要的是学习做人做事。 有一批学生到孔子门下求学,孔子给他们上的第一课就是讲学习的快乐:第一乐,所学的知识经过反复实践,能够学以致用,这是一个人成长的喜悦;第二乐,和同学在一起学习,还不断有人慕名而来,弦歌一堂,互相切磋,岂不快哉?如果“无朋自远方来”,甚至近处的人都不了解你,那又将如何呢?那并不会影响一位君子的情绪,因为学习在己,知不知在人,达到消解名利的“自在境界”是一个道德高尚的君子的快乐。 《阅读感悟》 孔子(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年鲁国陬邑人。他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平民学校,弟子前后有三千余人。他还是古文献整理专家、中国古代的大学者,完成了《诗》《书》《礼》《易》《乐》《春秋》的整理和编纂。孔子的思想学说对中国文化和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孔子列为世界十大历史文化名人之一。1988年1月,一批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法国巴黎召开“人类如何面向21世纪”讨论会。瑞典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汉尼斯阿尔文博士说:“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个世纪以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孔子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儒家学说倡导什么?让我们通过阅读《论语》来了解。 《成语摘抄》 【不亦乐乎】:不是很愉快的事吗?用来表示极度、非常,有淋漓尽致的意思,也用作反语,表示程度过甚。亦,也。乎,语气助词。 【子曰诗云】:泛指儒家言论和经典著作,也形容文人引经据典,迂腐不通时务。子,指对孔子的尊称。诗:《诗经》。日、云,即说。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孔子对学识和修养,有很多精辟的言论。其中有一次在谈到成就学问的重要条件时,说:“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志在专心做学问,不追求饮食的满足,也不讲求居住的安逸。做事敏捷,说话谨慎,接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来匡正自己。能够做到上面所讲的那些,就称得上是好学的了。”后来,人们从这句话中演化出了两个成语“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和“就正有道”。 什么叫好学?孔子认为,首先是安贫乐道,放弃对身外之物的追求,在混乱的环境中也能锲而不舍地追求自己的信仰,这就是好学。如果贪恋安逸,满脑子想的是吃美食、住豪宅,就不够资格做个读书人。当年孟子穿着破衣烂衫,站在穿着华丽衣服的君王面前侃侃而谈,君王的华服在孟子的才华和理想面前黯然失色。各位同学,如果你穿着从地摊上买来的衣服,拿着父母用过的旧手机,站在穿着名牌衣服、用着新款手机的同学面前,你是自惭形秽呢,还是落落大方毫不在意?如果你壮志在胸,就没有时间和精力去顾及吃什么穿什么,而是专心学习,不为吃穿住等生活条件分心了。 如果安于粗糙的食物和朴素的衣服,就不会喜欢哗众取宠或标新立异,就会说得少,做得多,这就是好学。好学之人永不满足,为了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就会有意识地寻找德才兼备的人“师而从之”。 李固是东汉有名的大臣,从小勤奋好学,十四岁时就已名满京城。但李固并不满足自己的成绩,主动放弃了优越的生活条件,孤身一人踏上了求学之路。 他听说千里之外的山村里住着一位知识渊博的老先生,于是就风餐露宿,一路走一路打听,最终找到了这位先生的住处。可是,老先生拒不收徒,请他另寻能人。李固没有气馁,而是在老先生的门前等了二十五天。他的真诚打动了老先生,最终被老先生收为学生。P3-5 序言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谈的一部语录,是反映以孔子为首的儒家学派思想的一部重要著作,哺育了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有独特而崇高的地位。 在数千年的文化传承中,有很多学者为《论语》一书作注,如魏晋大学者何晏所著《论语集解》,北宋大学者朱熹《论语集注》等。但’是,因为古今语境的变化,这些《论语》的注释本,在今天已不容易为广大中学生所读懂。因此,我社策划出版此册,意图以更加浅显生动的语言,向中学生介绍这部中华文明史上最伟大的经典。并且根据中学生的学习特点,我们将《论语》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分为十个条目,依次讲解,也在每一则语录后面安排了阅读延伸的内容。 《诗经·大雅·文王》中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希望本书的编写,能帮助广大中学生汲古而知今,更加深刻地理解当下中国,进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读论语学做人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江少青 |
绘者 | |
出版社 | 江西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10074403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9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40 |
出版时间 | 2015-06-01 |
首版时间 | 2015-06-01 |
印刷时间 | 2015-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少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42 |
CIP核字 | 2015122896 |
中图分类号 | B222.2-49 |
丛书名 | |
印张 | 6.3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西 |
长 | 210 |
宽 | 145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