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会幸福这件事不是鸡汤是信仰
内容
试读章节

什么叫作内心强大?

当你能够完全控制自己的内心之时,就是内心强大到无可击溃之时。

完全控制内心,是指理性的认知可以控制自己对于当前状态的感受。说“战胜”可能有点词不达意,因为不存在感性和理性抗争的过程,而是理性直接轻松地掌控一切,你不需要强迫自己或者纠结。说白了,就是经过很多的起起伏伏之后,已经完全明白低谷之后,必有人生巅峰;而人生巅峰也没什么可得意的,低谷总会到来。所以低谷的时候,你不会过于沮丧以及怀疑自我;巅峰的时候,你加倍努力,为不知道何时到来的低谷做准备。

我曾经有过一段时期,心态非常软弱、无力。那时候找了不少心理学的书籍来读,得知很多心理问题都是童年或者少年时期的环境形成的。比如感知到他人的爱是有条件的(而不是无条件的),便会让人对人际关系没有安全感,容易形成迎合他人缺乏自信的性格。比如缺乏有效沟通的引导,便会让人在长大之后倾向于拒绝沟通,以奇怪的方式去传达自己的心情。

既然是自小的环境形成了这些性格和心理问题,那是不是就一辈子没法翻身了?

我的疑惑持续了很久。在那段时间里,一直被自己消极的思维习惯所挟持。面对那些习惯带给我的痛苦,我总是告诉自己,这都是从前的经历造成的,从没想到过能够改变,也没想过——

要去改变。

人的意志在小小的逆境里容易被挫败,却可以绝地反击。转变的契机来自于一次极大的感情失败。那段时间我每天极其痛苦,心口总是隐隐作痛,一遍遍回想着自己做错的事情,以及性格中不完美的那些地方是怎样带着我一步步走向失败的过程。我为失去心痛,然而更为无能的自己感到愤怒。

一首我最爱的歌曲唱,如果一样东西不能杀死你,便可让你更强壮。

可能是痛苦的程度激发了身体的自我保护机制。渐渐地,在痛苦的同时我开始产生另一种想法:我再也不能让自己这样软弱下去。再也不要这般丧家犬的模样。我要变得强大,强到面对任何事情都可以微微一笑让它过去,然后活出自己漂亮的日子。

我开始尝试各种方法纠正自己的心态。自己的内心,自己的感情,为何不能够自己控制?

最开始像是左右手互搏。当消极感情出现时,我总是“对着它干”。觉得“我好悲伤”的时候,就强制自己出门看风景,听快乐的歌,消除一切让这个想法蔓延的机会。觉得“我做错了”的时候,就拼命地对自己好,将自己的感受小心地包裹起来,告诉她,她所体会到的一切,所做的一切都是出自率真,并没有人应该得到指责。觉得“我不够好”的时候,我就精心打扮一番,出门参加聚会,在他人的眼神和称赞里将自卑的想法击个粉碎。

渐渐地,那个总是喊着消极想法的我,声音越来越小。它知道就算不断嚷嚷我也不会理睬,只会改变环境,撤走那些想法继续生存的土壤。负面想法越来越少,我也越来越珍视自己能够控制心境的那股力量。

P147-149

目录

CHAPTER 1 食梦貘

 前言-食梦貘

 让被我喜欢,从耻辱变成愉悦

 垫底宅女追梦职人

 银杏树下

 岔路

 在海的那边为你

CHAPTER 2 坐在外国的月亮下哭

 前言-坐在外国的月亮下哭

 闺蜜和我打工记

 大地震逃生记

 不务正业史

 ”歧视“

 去看世界的意义

 角色设定什么的才不需要呢

 我是外国人,有何贵干?

CHAPTER 3 优秀强迫症

 前言-优秀强迫症

 优秀的定义

 为什么追求优秀

 如何去追求优秀

 时间葛朗台

 品味孤独的美食家

 趴体女王,偶尔当当

 什么叫做内心强大?

CHAPTER 4 开往逗子的列车

 前言-开往逗子的列车

 城市恋人

 一朵莲花

 吸香烟的正太

 驾麋鹿的青年

 最后的牡蛎

 夜空丝幕

 TOKYO

CHAPTER 5 会幸福这件事,不是鸡汤,是信仰

 前言-会幸福这件事,不是鸡汤,是信仰

 为了当美少女的战士

 天命?

 拒绝是最理性的温柔

 择偶博弈

 作为女性美丽坚强的生存下去

序言

讨人厌的孩子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被父母下了判决书——一个“讨人厌的孩子”。

最早的记忆是小学低年级的时候,亲戚家的孩子来我家玩。刚刚学会写字的孩子在纸上写下一个又一个“人”字,大人们面带笑容不断夸赞。

“可是这个‘人’字写错了。”我说。

“没错没错!写得多好啊!就是这么写的!”大人们说。

“可是它就是错的……”我坚持。

这时候有人白了我一眼,仿佛在说,这孩子怎么这么讨人厌,这么不懂事。

可是它就是错的。我心里想。

作为一个孩子,我无法理解为什么大人们会把明显错误的东西说成是对的,还给予夸赞。

在那之后,相同的情境不断重演。当所有人都在为一件事击掌叫好或是一片欢腾时,我却总是面无表情地指出他们在捧的那样东西的自我矛盾或者错漏之处。在我看来,正确就是正确,错误就是错误,不包含喜好的成分,也无法理解他们如何能做出真心捧一件错漏百出的事物的表情。

长大以后,我逐渐发现,这世界上存在着所谓的“理科思维”和“文科思维”。理科思维笃信客观真理,对合理和逻辑进行正确性的追寻;而文科思维则信奉目的性,在他们看来,没必要对客观事实的对错搞教条化,只要通过合适的反应去达到目的(比如说让周围人对自己产生好感)就可以了。

当然,并不是说理科生和文科生就一定100%各自遵循着这样的思维方式。不过在生活中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人们对于不同事物的不同理解,大多来自于这两种不同的处世之道。简单粗暴地说,理科思维的人在科学界更容易发挥能力,而文科思维的人更容易成为出色的公关、商人和政治家。

在现世修炼了十几年的我,自然有别于孩提时。我学会了赔上商务式笑容,对对方的错误连打哈哈,或者在聊天软件里多发几个爱心的表情来让交涉更加顺利——我学会将“讨人厌”的部分藏在心底,而不是赤裸裸地表现出来,因为它有可能伤害别人,也拖累自己。

但与生俱来的性格终究难移,我的内部无时无刻不迸发着对世间种种的怀疑和异见。我从来不会看到别人怎么想怎么做自己便跟着行动,比起随大流,我更倾向于站在大流的对立面去看待事物。我不相信任何人说的“不可能”,而总是按照自己坚信的去行动。

很多年前我第一次申请奖学金的时候,周围所有人都表示,我这样没有正式入学的预科生不可能拿到钱,也没有这样的先例——于是很多人没有提交申请。可是我坚持提出申请之后,居然运气奇好地拿到了一个月7万日元的奖励费。在那之后,学校里一个与我无关的研究科给我提供了去剑桥的一个月全奖留学机会。我完全不在可以申请的对象范围里,但我还是写了一封邮件给负责此事的老师,表示自己有兴趣。奇迹出现了,那个科因为博士和研究者居多,完全招不到人,于是就把名额给了毫无关系的我,就这样我得以在剑桥拿着充足的补助上了一个月的summerschool。

我曾经为自己是“讨人厌的孩子”而苦恼,但在今天我终于认识到,“坚持自我”的思维方式可以是自己如此重要的一部分。它让我无法做到“会来事儿”“人美嘴甜”,但是它也给我选择与众不同的道路并付诸实施的勇气,让我走上自己想实现的人生道路,让我拥有自己独特的“毫不留情的温柔”。

这本书收录的,就是当年那个讨人厌的孩子一路的故事和所见所感。

我不是那种天生讨喜或者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人,也不是从小被呵护娇惯的小公主。我带着“讨人厌”的标签长大,去发掘自己的闪光点,也认识到自己的弱势、缺点和心理问题。在这些挣扎中,我渐渐摸索到属于自己寻找幸福之路的态度。

也许这里有你一直想表达却不被接受的相同想法,也有你从来没有想过的看问题的角度,或许会唤起你心中那个“讨人厌的孩子”的共鸣。无论如何,谢谢你翻开这本书,也谢谢你给我一个机会,讲述那个曾经被讨厌的孩子怎样登上人生的闪亮舞台。

内容推荐

苏菲所著的《会幸福这件事不是鸡汤是信仰》讲述了作者从一个讨人厌的小孩,如何蜕变成一个无论从精神上还是物质上自给自足的一个完全独立的人。作者曾经为自己是“讨人厌的孩子”而苦恼,直到今天终于可以认识到,“坚持自我”的思维方式是一个人成为自己如此重要的一部分,虽然它让人无法做到“会来事儿”“人美嘴甜”,但是它也给人选择与众不同道路并付诸实施的勇气,让人走上自己想实现的人生道路,让人拥有自己独特的“毫不留情的温柔”。这本书收录的,就是当年那个讨人厌的孩子一路的故事和所见所感。作者不是那种天生讨喜或者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人,也不是从小被呵护浇灌的小公主。成长过程中带着“讨人厌”的标签长大,去打磨自己的闪光点,也认识到自己的弱势,缺点和心理问题。在这些挣扎中,渐渐摸索到自己那条独特的,寻找幸福之路。

编辑推荐

她曾经是一个又丑又傻的小女孩,连课上举手上厕所、列队走路时捡起掉了的鞋子这种事情都不敢。

她带着“讨人厌”的标签长大,不会处理人际关系,却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拼命发掘自己的闪光点,也慢慢认识到自己的弱势、缺点和心理问题。

她一边自嘲是“垫底宅女”,一边下决心默默备战高考,后来又留学东京,创建NPO,在异国奔波就职,转入陌生的IT业,去韩国学韩语,在开普敦吃生牡蛎,到奥斯陆看极光……

她就是要立志活得漂亮的那种人。

她说:“不足够努力的话,机会不会白白落到你头上。”

你或许孤身奋斗在陌生的城市,或许正陷入不被认可的困境,或许在头疼积压成堆的任务,或许重复着无意义的工作而找不到出路……

苏菲所著的《会幸福这件事不是鸡汤是信仰》是一本让你抛开刻意讨好、勇敢坚持自我的成长之书。

不张扬、不攀附、不抱怨。从微不足道的垫底宅女,到全力奔跑的追梦达人,她的逆转人生激励了无数在成长路上独舞的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会幸福这件事不是鸡汤是信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苏菲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284388
开本 32开
页数 23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6-10-01
首版时间 2016-10-01
印刷时间 2016-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56
CIP核字 2016192961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9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2:1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