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绍普、盖维伊、邢彩虹著的《写作与悟性》讲述了写作与悟性,是人类所共有的互生现象,二者是相互依存的。写作是撬动人生的杠杆,悟性是这根杠杆的支点。悟性是心灵的闪光,是文章的活水源头,是写作方法的慧根。本书对悟性进行解析,描述悟性说在中国的发生发展与演变及悟性说在西方的流变。书中对悟性与文章写作乃至文学创作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说明,并提出通过写作提升修炼悟性思维的方法。
图书 | 写作与悟性 |
内容 | 编辑推荐 盖绍普、盖维伊、邢彩虹著的《写作与悟性》讲述了写作与悟性,是人类所共有的互生现象,二者是相互依存的。写作是撬动人生的杠杆,悟性是这根杠杆的支点。悟性是心灵的闪光,是文章的活水源头,是写作方法的慧根。本书对悟性进行解析,描述悟性说在中国的发生发展与演变及悟性说在西方的流变。书中对悟性与文章写作乃至文学创作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说明,并提出通过写作提升修炼悟性思维的方法。 目录 总序 杨路平 前言 第一章 写作是撬动人生的杠杆 第一节 写作是人的一种本能需要 第二节 写作是知识的聚宝盆 第三节 写作是大脑的磨刀石 第四节 写作是开发智能的绿色通道 第五节 写作是人才的基本功 第六节 写作是管理者的工具 第七节 写作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 第八节 写作可以延年益寿 第二章 悟性——人生杠杆的支点 第一节 悟性人皆有之 第二节 悟性是打开智慧之门的钥匙 第三节 悟性是心灵的闪光 第四节 悟性是创新的源泉 第五节 悟性是打造巨人的平台 第三章 悟性的解读 第一节 “悟”的诠释 第二节 悟性的透视 第三节 悟性的模板 第四节 悟性的特征 第五节 悟性的分类 第四章 悟性说在中国 第一节 悟性说之滥觞 第二节 悟性说的演变 第三节 悟性说与禅宗 第四节 悟性论与妙悟说 第五章 悟性说在西方 第一节 康德的悟性说 第二节 洛克的“人类悟性论” 第三节 莱布尼茨的《人类悟性新论》 第四节 黑格尔的悟性说 第五节 马克思、恩格斯谈悟性 第六节 波兰尼的“缄默知识说” 第七节 西方哲人悟性观点拾零 第八节 东西方悟性思维比较 第六章 写作与悟性思维 第一节 悟性:文章的活水源头 第二节 悟性:文章魂魄之所依 第三节 悟性高时文章老 第四节 悟性出新意 第五节 悟性,写作方法之慧根 第七章 悟性与文学创作心理 第一节 悟性:创作的原动力 第二节 悟性与直觉 第三节 悟性与灵感 第四节 悟性与移情 第五节 悟性与通感 第六节 悟性与虚静 第八章 写作中的悟性修炼 第一节 静观默察 凝神结想 第二节 积学储宝 酌理富才 第三节 勇于探索 勤于思考 第四节 身体力行 悉心揣摩 第五节 神与物游 精骛八极 第六节 质疑发问 疑中生悟 第七节 走出围城 八面来风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写作与悟性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盖绍普//盖维伊//邢彩虹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辽宁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0508509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3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58 |
出版时间 | 2016-08-01 |
首版时间 | 2016-08-01 |
印刷时间 | 2016-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语言文字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82 |
CIP核字 | 2016002674 |
中图分类号 | H05 |
丛书名 | |
印张 | 15.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辽宁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