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同文同种,在社会与历史背景上存在诸多相似之处,但今日两岸在政治与文化上的差异与分歧同样巨大。正因如此,汪方华编著的《在地的想象(后新时期海峡两岸纪录片比较研究)》选择将海峡两岸的纪录片进行对比研究,这一研究视角本身就具有了特殊的文化比较意义。全书以“我观”“我在”两个部分为结构,以总论加作品解读为基本方法,分别对台湾和大陆纪录片进行了宏观的扫描和微观的解读。
图书 | 在地的想象(后新时期海峡两岸纪录片比较研究) |
内容 | 编辑推荐 海峡两岸同文同种,在社会与历史背景上存在诸多相似之处,但今日两岸在政治与文化上的差异与分歧同样巨大。正因如此,汪方华编著的《在地的想象(后新时期海峡两岸纪录片比较研究)》选择将海峡两岸的纪录片进行对比研究,这一研究视角本身就具有了特殊的文化比较意义。全书以“我观”“我在”两个部分为结构,以总论加作品解读为基本方法,分别对台湾和大陆纪录片进行了宏观的扫描和微观的解读。 内容推荐 汪方华编著的《在地的想象(后新时期海峡两岸纪录片比较研究)》在华语电影视野下,对20世纪90年代后的海峡两岸纪录片创作进行了比较研究。不同的文化政治环境,相连的血脉亲情,注定使得本书呈现的内容既具有一定的文化和研究价值,又能为两岸学人及读者充分理解、包容彼此的文化增添一份力量。 目录 我观 解严后台湾纪录片的繁盛 台湾电影·台湾符号·台湾意识 《小骑士闯通关之美梦成真》:从脑麻治疗到成就“台湾之光” 《太阳.不远》:纪录片作为意识形态手段 《看见台湾》:形式即内容 《战浪》:台湾末代酒民 《不老骑士:欧兜迈环台日记》 《牵阮的手》:大悲欢·大时代 《让灵魂回家》:留住迅速消逝的少数族裔文化 《他们在岛屿写作》:远离俗世的诗者/师者 《目送1949——龙应台的探索》:回首来时路幽思未来 《水蜜桃阿嬷》:人世间一场修行 《童话剧场》:纪录片干涉生活的力量 《无米乐》:斯景斯情,亦悲亦乐 《台北波西米亚》:台北顽主的自拍秀 《生命》:选择穿越黑暗隧道 《春天——许金玉的故事》:被改变的50年 私纪录片——从《私角落》谈起 《山有多高》:寻根·返乡·探亲·圆梦——抑或是“我”的成人礼 于细微处见精神——《凤凰大视野》中历史建构的艺术 我在 中国纪录片:给下一代太平盛世的备忘录 新世纪中国艺术电影的叙事及意义 青年电影与苦难叙事 无边的现实主义 《大同》:你看你看市长的活法 《对照记:犹在镜中》:老照片·老上海·民国范 《千锤百炼》:没有奇迹的世界 《1428》:纪录片的立场 《算命》:他/她们的江湖 《请投我一票》:纪录片奇观化 《钢琴梦》:成长的烦恼 《流浪北京》:为梦而生 从《北京的风很大》到《年轻的钱包》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在地的想象(后新时期海峡两岸纪录片比较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汪方华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571722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6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6-10-01 |
首版时间 | 2016-10-01 |
印刷时间 | 2016-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26 |
CIP核字 | 2016116537 |
中图分类号 | J952 |
丛书名 | |
印张 | 1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1 |
宽 | 170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