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学记教学思想研究--中国古典教学论体系阐释
内容
编辑推荐

由谌安荣和张传燧所合著的这本《学记教学思想研究--中国古典教学论体系阐释》是我国先秦时期儒家教育思想的总结性著作,是我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成书最早、体系最完整的教育学专著,对我国教育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外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本书从教学本质、教学目的、教学主体、教学内容、教学规律、教学心理、教学艺术、教学境界、教学管理九个方面,对《学记》的教学论思想进行了全面的论述,探讨了其教学论思想渊源,揭示了它的历史影响与当代价值,并从当代视角对其思想进行了客观评价。

目录

第一章 教与学:教学本质的多维考察

 一、教与学:共生与互动

(一)教与学共生

(二)教与学互动

 二、申讯与开启:注入与启发的两种对峙教学模式

(一)《学记》对注入式教学的病理分析

(二)《学记》对启发式教学的理想诉求

(三)两种教学模式的矛盾对峙与消解

第二章 君民与化民:教学目的的双重建构

 一、教学目的概论

(一)教学目的内涵

(二)教学目的类型

 二、建国君民:教学与社会建构

(一)思想渊源

(二)“君民”目的的社会文化分析

 三、化民成俗:教学与个体建构

(一)思想渊源

(二)“化民”:个体的文化化

 四、社会目的与个体目的的统一

(一)历史的必然

(二)时代的超越

(三)现实的反思

第三章 教师与学生:教学主体的互动对话

 一、教学主体及主体性的生成

(一)教学主体

(二)主体性的生成

 二、教学主体的素养

(一)教师主体的素养

(二)学生主体的素养

 三、教学主体的互动对话

(一)“游志”与“存心”: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

(二)“听语”:对话平台的建构

(三)“开而弗达”:思维能力的培养

(四)“叩”与“鸣”:问题对话的形与质

第四章 道与艺:教学内容的整体设计

 一、先秦教学内容观概论

(一)六艺:先秦官学教学内容观

(二)六经:先秦儒家教学内容观

 二、智育内容的有序呈现

(一)离经:大学基础课程

(二)博习:宽泛的智育内容

(三)论学:研究能力的培养

 三、德育内容的逐步展开

(一)辨志:学习的目标和态度

(二)敬业:道德规范与精神信仰

(三)乐群:社会性品格的养成

(四)亲师:和谐师生关系的建构

(五)强立不反:道德主体的养成

 四、道与艺:教学内容的整体设计

(一)艺:智育内容的逐步提升

(二)道:德育内容的螺旋上升

(三)道艺兼修:教学内容的综合化

第五章 兴盛与衰废:教学规律的深入探寻

 一、教学规律概论

(一)教学规律

(二)教学原理

(三)教学原则

(四)三者的关系

 二、教学之兴废

(一)教学之兴

(二)教学之废

 三、兴废之因的多维分析

(一)哲学分析

(二)社会学分析

(三)教育学分析

第六章 由诚与知心:教学心理的初步阐发

 一、学习的心理基础

(一)“人不学,不知道”:学知论思想

(二)诚:学习的内在需求

(三)思:学习的认知基础

(四)志:学习的精神动力

(五)乐:学习的情动力

 二、心之莫同:学习的个性心理

(一)《学记》个性心理思想源与流

(二)多寡易止:《学记》个性心理思想

(三)相观而摩:社会性学习心理思想

 三、教学心理

(一)豫:预防性

(二)时:关键期

(三)孙:阶段性

 四、教师心理

(一)先秦教师心理思想概略

(二)《学记》教师心理思想

第七章 “善教”与“善学”:教学艺术的审美追求

 一、“善教”:教的艺术境界

(一)“善喻”:启发诱导的艺术

(二)“简言”:教学语言艺术

(三)“善问”与“善待问”:问题教学艺术

(四)“继其志”:身教艺术

 二、“善学”:学的艺术境界

(一)善摩

(二)当其可

(三)听而弗问

(四)乐学

第八章 和谐与共生:教学境界的不懈追寻

 一、中国传统和谐思想

(一)天人合一

(二)整体和谐

(三)和而不同

 二、和谐:教学理想境界的追寻

(一)教与学和谐共生

(二)师与生和谐共处

(三)生与生和谐共进

(四)个体与社会和谐发展

第九章 视学与考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初步建构

 一、小成与大成:教学阶段的合理划分

(一)教学阶段思想的渊源

(二)《学记》对教学阶段的设计

(三)教学阶段思想的中外比较

 二、“未卜褅不视学”:教学督导制度的初创

(一)视学制度的源与流

(二)《学记》的视学思想

(三)视学制度的现实反思

 三、“中年考校”:考校制度的完善

(一)从考课到考校

(二)《学记》关于学校考校制度的设想

 四、“教之大伦”:教学管理常规的确立

(一)仪式管理:威严敬道

(二)课堂管理:夏楚收威

(三)课程管理:藏息相辅

结语:《学记》教学论思想研究与中国本土教学论建构

 一、《学记》教学论思想体系总结

 二、《学记》及其传统教学论思想研究的价值

(一)《学记》本身的价值

(二)理论意义

(三)实践意义

(四)文化意义

 三、《学记》教学论思想研究与中国本土教学论建构

(一)《学记》研究现状综述

(二)本研究的特色

(三)《学记》教学论思想研究与中国本土教学论建构

参考文献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学记教学思想研究--中国古典教学论体系阐释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谌安荣//张传燧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5176852
开本 16开
页数 24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75
出版时间 2016-07-01
首版时间 2016-07-01
印刷时间 2016-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82
CIP核字 2016232602
中图分类号 G40-092.2
丛书名
印张 15.7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31
171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2:4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