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边走边啃腌萝卜
内容
编辑推荐

妹尾河童著蔡明玲编译的《边走边啃腌萝卜》为妹尾河童上世纪80年代应朝日新闻社《周刊朝日》之约撰写的旅行随笔。河童此行是以日本人饮食生活的原点腌萝卜为线索,从东京都出发,北至北海道,南抵鹿儿岛,西达鸟取,不仅一路品尝了从监狱、寺院直至远洋渔船厨房里的腌萝卜,就连民间腌萝卜迷的自制产品也不放过,最后竟至亲自做起薰萝卜来。在寻访腌萝卜之余,河童还不时偏离主题,忽而关注公害、食品安全和医疗保健,忽而又对食盐和竹纸的制作刨根问底,对东北雪国早已消失了的野猎人也充满好奇……自然,那个记录着一代日本都市年轻人梦想的“樱桃乌托邦”旧址也不会逃不脱他的眼睛。每一次跟随河童旅行都收获不菲,这一次当然也不例外。虽然没有亲口尝到各种独具风味的腌萝卜,但其细致入微的描述已令人垂涎;河童讲述的几个普通村庄的故事,见证了日本人的勤奋和上世纪80年代日本的乡村生活,而河童友人受其嘱托写来的海外腌萝卜报告,也令人依稀感受到日本移民的乡愁。

内容推荐

妹尾河童著蔡明玲编译的《边走边啃腌萝卜》是河童于上世纪80年代初在《周刊朝日》连载文章的结集。这次河童以日本人饮食生活的原点——腌萝卜为主线,从东京都出发,北至北海道,南抵鹿儿岛,西达鸟取,一路品尝了从监狱、寺院直至远洋渔船厨房里的腌萝卜。不过河童显然不打算让整个连载都被浓重的腌萝卜味道所覆盖,于是环境公害、食品安全、医疗保健等民生问题,业已消失的雪国山野猎人、手抄竹纸的制作等传统民俗与工艺,也都被其纳入视野,并以文字和画笔,将其时日本社会中人们的某些观念和欲求、保护传统民俗的自觉意识、城市化对乡村生活的冲击等侧面呈现给读者,也因此让我们在早已熟悉了的那个顽皮幽默永远长不大的河童身上,又无意中看到了另一个河童:公民河童。

目录

无法安眠的泽庵和尚(东京都·品川)

监狱里的25克(北海道·网走)

腌萝卜的信仰及观光(和歌山县·高野山)

海上大厨的奋斗(高知县·高知港)

连鱼都无法生存的清澈之水(宫崎县·土吕久)

豪雪地带的猎人故乡(岩手县·泽内村)

不见地炉的熏萝卜(秋田县·角馆)卯

突破传统与守护传统(爱知县·名古屋/渥美)

我家的腌萝卜是日本第一(东京都·练马)

时代在变,萝卜也在变(东京都·练马)

盐不只是咸而已(东京都·大岛)

向厉害的肾脏致敬!(东京都·港区)

用心腌制的社长萝卜(东京都·成城)

在下雪的山阴打造“故乡”(鸟取县·佐治村/智头)

腌萝卜海外篇(墨尔本/达拉斯/巴西/洛杉矶/纽约)

从山川渍回归原点(鹿儿岛县·山川/滋贺县·比睿山)

后 记

关于河童先生和腌萝卜文/神津十月(作家)

试读章节

自昭和四十四年(1969)起,网走监狱主要收容被“归类”为“适合野外作业”、刑期未满八年的累犯服刑人。就连砖墙围绕的主狱,每天都有三分之一服刑人到墙外从事各项作业,然后再从中选出部分派到农场,所以才会出现服刑人独自驾驶卡车的情况。

这次没下雪,可以清楚看见起伏的山丘、广阔的农场和山峦。

这里的作业很有北海道的感觉。从山林的采伐、畜牧或挤牛乳,到栽种马铃薯、甜菜、玉米、蔬菜,甚至腌萝卜用的白萝卜,都是由服刑人亲自动手。

农场正门虽然也是铁栅栏,但不像主狱的大门那样威严肃穆。

我想一探究竟的腌萝卜木桶放在服刑人房舍后头的仓库里。这座仓库建于明治二十九年(1896),原本是监房。

一打开门,就发散出一股特有的气味,取而代之照进的光线中浮现五个古老的大木桶。农场的高桥一郎处置股长详细说明了正统的腌制法。

“酱菜还是得用木桶腌。水泥槽会渗出杂沫。

“我们用的是一直到11月上旬都能采收的青首萝卜。先用盐大略腌过, 比例是60公斤的盐兑3000公斤的萝卜(约三千根)。古老做法是先晒干萝卜,但现在量实在太多,替代方法是用盐一口气除去水分。两个星期左右会有大量水分溢出木桶。这时试吃下,斟酌正式腌制阶段的盐分。正式腌的时候需要90公斤盐,米糠同样也是90公斤。”

高桥先生指着柱子上用墨汁写着的数字说道:

“这是以前腌制方法的记录,我来了以后把盐量减了两成,米糠则增加五成。古老的腌萝卜法首重长期储存,所以盐加得很多。就算一般家庭也有所谓的两年渍或三年渍。”据说吃起来比现在的咸得多。

“萝卜腌多久最好吃?”

“在这里是腌后的第三个月。像这样酌量增减盐分,一直腌到5月上旬,开始采收夏季蔬菜的时候,恰好吃完。

“整年都吃腌萝卜会腻,有时会改腌小黄瓜或茄子、白菜,或者韩国泡菜,要有变化。蔬菜还是新鲜的好吃。”

“压在泡菜上的大石头也是天然的比水泥的好吗?”

“好像是。跟桶子的情况一样,水泥被盐分侵蚀后会剥落,出现裂缝。天然的石头大小略有不同,但平均在十公斤。每个桶子压上十个,开始拿出酱菜来吃之后,石头的数量便逐渐减少,要说什么秘诀,就这个了。还有就是盖子一定要盖好。

“我们只用白萝卜、盐和米糠,除此之外一概不加。砂糖之类的材料太耗钱,所以不用,但为了做出美味的腌萝卜,就算麻烦也要一步一步照着来。

“我的方法是乡下人的腌法,完全凭直觉,实在不好意思。”  高桥先生很害羞地这么说,但我明白这里的腌萝卜之所以好吃,绝不只是用木桶腌制的缘故。

话说回来,再怎么好吃,也不是想吃多少就能吃多少。毕竟这是“监狱里的腌萝卜”,严酷的事实摆在眼前。

我向法务省矫正局作业课询问全国各地监狱的腌萝卜供应情况。

“九成的监狱是配给服刑人每人一份腌萝卜。”

理由是,“首先是为了避免分配不公,其次则是要让服刑人清楚了解‘一人只有一份’的道理。

“讨厌腌萝卜或不想吃的人留着也无妨,但多出来的不能给别人,当然也不准向别人要。即使是一小块腌萝卜,也不许有借贷或赠予,以防止服刑人之间形成权力关系。

“不只腌萝卜,监狱里的食、衣、住都没有自由可言。这些限制自由的做法就是所谓的‘执行刑期’。”

听说和以前相比,现在监狱的待遇已经改善很多。但是连“多吃一块腌萝卜”的欲望都不得满足。

因为监狱的腌萝卜,我重新思索自由的意义,突然发现一件事。

一般社会上,就算菜色再贫乏,大伙儿在餐桌上也很自然会彼此让菜或夹别人的菜来吃……“一起分着吃”,“把想吃的东西塞满嘴”。

P28-30

后记

我喜欢和未知事物相遇的旅行,而且通常是自己一个人上路,这是因为家人朋友都不喜欢与我同行。就算我出声邀请,他们都装成没听见。我再问一次,这时候对方会很明确地大摇其手,随即逃之夭天。理由是,“你只要遇到感兴趣的事物就擅自脱队,完全忘了同行的人”。

我确实有这种令人讨厌的习惯。而这次“边走边啃腌萝卜之旅”更是让人倍感凄凉,因为连采访助理也没有,都是一个人到处跑。从头陪到尾的只有自己的好奇心。

值得庆幸的是,多亏有各位读者,才不觉得是一个人的孤单旅行。请大家不要害怕,以后请继续和我一同旅行吧。还请多多指教。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边走边啃腌萝卜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日)妹尾河童
译者 蔡明玲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商品编码(ISBN) 9787108056078
开本 32开
页数 307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93
出版时间 2016-05-01
首版时间 2011-04-01
印刷时间 2016-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94
CIP核字 2015311952
中图分类号 I313.65
丛书名
印张 9.75
印次 3
出版地 北京
210
145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由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授权
定价
印数 32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2:2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