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乡土民居,其发生、发展、更替,其选址、布局、构成和管建,似乎走的都是“野路子”:多彩多姿的风雨桥、鼓楼、寨门、干栏木楼群——这就是被誉为“梯田世界之最”的壮族之乡“龙脊十三寨”三江侗族自治县的侗寨,本书将侗寨居住环境的生态、形态和情态的有机和谐予以描述……其间无不体现了其之“野”!同时,本书还记录了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与融水县民房改建公司进行的一项木楼寨扶贫改建,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桂北山区民居所面临的困境和该项目所作的探索……
图书 | 中国传统民居图说(桂北篇)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中国传统乡土民居,其发生、发展、更替,其选址、布局、构成和管建,似乎走的都是“野路子”:多彩多姿的风雨桥、鼓楼、寨门、干栏木楼群——这就是被誉为“梯田世界之最”的壮族之乡“龙脊十三寨”三江侗族自治县的侗寨,本书将侗寨居住环境的生态、形态和情态的有机和谐予以描述……其间无不体现了其之“野”!同时,本书还记录了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与融水县民房改建公司进行的一项木楼寨扶贫改建,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桂北山区民居所面临的困境和该项目所作的探索…… 内容推荐 《中国传统民居图说---桂北篇》分四辑:第一辑《龙脊壮歌》将被誉为“梯田世界之最”的壮族之乡“龙脊十三寨”呈现在读者眼前。第二辑《风雨桥巡礼》和第三辑《侗乡风情》的画面均拍摄于三江侗族自治县的侗寨,多彩多姿的风雨桥、鼓楼、寨门、干栏木楼群,将侗寨居住环境的生态、形态和情态的有机和谐予描述。第四辑《苗寨新楼》记录了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与融水县民房改建公司进行的一项木楼寨扶贫改建,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桂北山区民居所面临的困境和该项目所作的探索。本篇共有作者拍摄的270余幅彩照,配有文字说明。 目录 乡土民居和“野性思维” ——关于“中国民居”学术研究的思考(代序) 龙脊壮歌——中国传统民居图说之五 黄乐红瑶 龙脊气势 险坡安寨 鬼斧神工 龙脊天梯 壮歌浓情 风雨桥巡礼——中国传统民居图说之六 “如翚斯飞” 若虹多彩 巴团一绝 具盘鼓声 鼓楼剪影 马胖雄姿 侗乡风情——中国传统民居图说之七 侗乡摘景 皇朝采风 侗楼问技 林溪叹奇 仰望八协 乌瞰坐龙 苗寨新楼——中国传统民居图说之八 千里苗疆 世代传统 田头风光 整垛蕴变 推陈融新 旧貌新颜 编后小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传统民居图说(桂北篇)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单德启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202868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5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63 |
出版时间 | 1998-04-01 |
首版时间 | 1998-04-01 |
印刷时间 | 1998-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9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TU241 |
丛书名 | |
印张 | 10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60 |
宽 | 186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