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你当优雅也有力量
内容
试读章节

一、《大公报》主笔

吕碧城很有才华,在她很小的时候便崭露头角。有一年,小碧城与家人一同游园欣赏美景。父亲吕凤岐看见翠色盎然的杨柳随风摇曳,即兴吟出一副上联“春风吹杨柳”,话音刚落,身后便传出一句“秋雨打梧桐”。吕凤岐很是惊讶,回头一看竟然是年仅五岁的小碧城。虽然吕氏四姐妹都很出众,但吕碧城的才华可谓独占鳌头。

在其金钗之年,曾因为一首诗词惊艳了有着“诗论大家”之称的樊增祥。因为樊增祥实在无法相信这首慷慨激昂、义薄云天的诗词居然是出自小女孩之手:

绿蚁浮春,玉龙回雪,谁识隐娘微旨?夜雨谈兵,春风说剑,冲天美人虹起。把无限时恨,都消樽里。

君知未?是天生粉荆脂聂,试凌波微步寒生易水。漫把木兰花,错认作等闲红紫。辽海功名,恨不到青闺儿女,剩一腔豪兴,写入丹青闲寄。

为此,樊增祥还专门着笔即墨夸赞小碧城,写道:侠骨柔肠只自怜,春寒写遍衍波笺。十三娘与无双女,知是诗仙与剑仙?

长大成人的吕碧城在诗词创作上愈上高楼,让人难以望其项背。诗人易实甫称赞说:“其所为诗文见解之高,才笔之艳,皆非寻常操觚家所有也。”就连疆村弟子林鸥翔都美誉其为“三百年来第一人”。

1895年11月,小碧城的父亲吕风岐因病去世,吕碧城的母亲严氏从京城回老家处理祖产等相关事宜。因为吕氏家中只有四个女儿,贪图他们家财产的族人便将小碧城家的所有财产占为己有。更为甚者,族人还串通土匪将小碧城的母亲幽禁起来。为了将母亲救出来,十三岁的她写信给父亲生前的朋友求救。

与吕家有世交的樊增祥时任江宁布政使、两江总督,正是他出手相助才救出吕碧城的母亲。尽管严氏脱困,但是被土匪掳了去,在当时是件很损名节的事情。再加上年纪尚小的吕碧城在这件事上过早地显露了其过人的胆识,就算嫁作人妇也恐有不贤,订好娃娃亲的汪家便主动提出退婚。在那个年代,这对女孩子来说是奇耻大辱。然而,吕家孤儿寡母势单力薄,便没有争执就答应解除了婚约。

吕碧城的母亲接连受到打击后,只好带着四个年幼的女儿去投奔在塘沽任盐课司大使(盐场总管,八品官)的哥哥严风笙。从此,小碧城开始了寄人篱下的生活,不过她一直没有忘记学习。

1903年,正值戊戌变法之后,社会风气很新潮。年仅二十岁的吕碧城打算到天津继续深造,却受到了守旧思想严重的舅父的阻挠。严凤笙不仅当面狠狠地斥责了这个不让人省心的外甥女,还严令她要在家中恪守妇道。舅父的一番言辞让吕碧城很是气愤,于是,第二天她便只身从家逃了出来,一个人踏上了去天津的火车。因为是离家出走,她不仅身上一点钱也没有,甚至火车票都还没有买。幸亏吕碧城在火车上遇到了一位心肠好的贵人——天津佛照旅馆的老板娘。她们两个人一路上畅谈,当这位老板娘了解了吕碧城的事情以后,不仅主动帮她补办了火车票,还邀请她在自己的家中落脚。

虽然有了休息住宿的地方,但是吕碧城深知没有经济来源的她需要赶紧找寻一份工作。她突然想起舅父秘书的妻子方夫人住在天津滨江道的大公报社,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给她写了一封信,信中阐述了自己来天津的经过和现状,希望得到援助。

这封文采斐然的信恰巧被大公报的总编辑英敛之看到,加之他与吕碧城的二姐吕美荪是故友,英敛之便前去探望吕碧城,交谈过后很是欣赏佩服她的才华和胆识,爱才惜才的英敛之便当即邀请她担任《大公报》的第一位见习女编辑,从此,吕碧城开始了独立自主的创作之路。

短短数月,她在《大公报》便凭借着自己所发表的格律严谨、文采非凡的诗词得到了一片赞许之声,也逐渐在文坛上崭露头角。没过多久,吕碧城顺理成章地成为《大公报》的主笔。加上吕碧城的姐姐吕惠如、吕美荪也经常在报刊上发表诗文且非常有名,英敛之特意在《大公报》编辑出版了《吕氏姊妹诗词集》,并尊称她们是“硕果辰星”式的人物。在当时,她们三姐妹号称“淮南三吕,天下知名”,词曲家卢冀野就曾赞之云:“旌德吕氏三姊妹,在中国妇女界总算是罕见的人物。然而两位姐姐终竟要让碧城一头地。”而在当时曾流传:“二十世纪头一二十年间,中国文坛、女界以至于整个社交界,曾有过‘绛帷独拥人争羡,到处咸推吕碧城’的一大景观。”P2-4

目录

吕碧城:翰林后裔,女权先驱

 一、《大公报》主笔

 二、剩女:梁启超年纪太大,汪精卫年纪太小

 三、吕碧城与秋瑾:一见如故,相见恨晚

张幼仪:在婚变中涅槃

 一、秉持旧道德的新女性

 二、放手,也是一种爱

 三、华丽苍凉的优雅转身

赵一荻:一场错爱到白首

 一、一见钟情,再见倾心

 二、许你一个今生

 三、半世幽居一生情

 四、白首不相离

张充和:民国后的闺秀

 一、合肥四姐妹

 二、她和姐姐们不一样

 三、读诗、习字、吹笛、唱曲

 四、痴迷的诗人卞之琳

 五、“汉朝的汉,思想的思”

 六、愿为波底蝶,随意到天涯

潘素:两情一命永相怜

 一、一见钟情,缘定今生

 二、琴瑟和鸣,只羡鸳鸯不羡仙

 三、收藏与捐赠

 四、患难与共,恩爱到白头

庐隐:一朵永不低头的野蔷薇

 一、悲情的人生总是隐藏着童年的影子

 二、爱情,只有经历才能成熟

 三、为爱飞蛾扑火,嫁给有妇之夫

 四、悄然凋零,爱恨都已倾城

秋瑾:一身豪气的女侠

 一、巾帼不让须眉:谁说女子不如男

 二、弃夫求学,悲祖国之陆沉谁挽

 三、投身革命,祖国陆沉人有责

 四、取义成仁,热血犹能化碧涛

陆小曼: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

 一、从校园皇后到社会名媛

 二、恨不相逢未嫁时

 三、轻轻的我走了

 四、难舍瑞午

林徽因:永远的人间四月天

 一、此情可待成追忆

 二、相依相伴,人生伴侣

 三、逐“林”而居的金岳霖

 四、一代才女的心灵诗歌:建筑

凌叔华:文画俱佳的古韵才女

 一、生于名门,受惠书香

 二、画里清芬

 三、文中安宁

 四、与志摩:道是无情却有情

 五、亦夫亦友陈西滢

萧红:一曲凄婉缠绵的悲歌

 一、逃出家的樊笼

 二、离合总关情——萧红与萧军

 三、“师”“父”鲁迅

盛爱颐:一辈子的优雅

 一、飘飞的“金叶子”

 二、个妇女维权者

 三、繁华落尽,优雅依旧

杨绛:贤的妻,才的女

 一、亦父亦友的父亲

 二、珠联璧合的文坛伉俪

 三、相濡以沫的旷世情缘

 四、万人如海一身藏

序言

在长达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历史当中,民国,虽然只是一股涓涓细流,但却是中国历史上变革最为剧烈的转型期。

新旧思想的交错与冲撞,中西文化的矛盾与融合,使得存在了几千年的封建男权和家长制度产生了动摇,最终让一批勇于追求自我解放的女性从春闺当中成功地“破茧而出”。

这些大胆的女性,带着来不及褪去的古典气质,挺直腰板,勇敢地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上,努力接受西式教育,大胆追求婚恋自由,她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世人,女性不再是男人的附属品,也不再是时代的看客。在大变革时代,她们风华尽显,以自己的绚丽人生,书写了一部又一部传奇。

在众多的民国女性当中,最为锋芒毕露的当属秋瑾。

生于仕宦人家,才貌双全,文武皆备的秋瑾,“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虽然她有个“美丰仪”的夫君,还有一双绕膝的儿女,但是秋瑾不想做时代的看客,她想引领甚至扭转这个时代,也正是因此,她毅然别亲离子而赴国难,远渡扶桑,努力学习新知,热情投身革命,最终取义成仁,以自己的一腔热血惊醒世人,“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秋瑾的好友吕碧城,同样也是女权运动的先驱。

风华绝代的吕碧城,特立独行,服饰张扬而另类,每每公开露面,总会引动“绛帷独拥人争羡,到处成推吕碧城”的壮观景象。她不但拥有美貌,还拥有过人的智慧和不凡的胆识。

十三岁那年,母亲被匪徒绑架,吕碧城为解救母亲,以孩子身份写信请督军援助,最终让母亲平安归来,但是她却因胆识过人遭到了婆家的退亲。成年后,吕碧城文采斐然,官至总统府秘书,最后孑然一身,游历欧美,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世人证明:女人,完全可以自己做自己的靠山!

与尖锐、热烈的吕碧城形成反差的,是平静、恬淡一生的杨绛。

杨绛的一生,就如同她的文章一样,平淡、隽永当中,尽显风流。

除了锦绣文章,杨绛最让人感动的还有她与钱锺书的爱情,为了照顾孩子气十足的钱锺书,大家闺秀出身、十指不沾阳春水的杨绛硬是让自己变成了裁衣做饭、修门换灯、爬窗淘沟无所不能的“田螺姑娘”。杨绛爱钱锺书胜于爱自己,一生温婉的她可以忍受别人对她的侮蔑,却会为了保护钱锺书而在批斗会上大声抗议,甚至和“革命群众”吵架,即使是在最艰难的时候,她也会用难得的幽默和豁达,作为钱锺书生命的支撑点。

在常人看来,杨绛的晚年并不幸福,爱女钱瑗早逝,钱锺书又先她一步而走。当接二连三的剧痛压向她的时候,她选择了闭门谢客、潜心治学来排遣内心的悲痛。

从鲐背之年到期颐之年,笔耕不辍的杨绛陆续创作了多部新作,含着情,更含着泪。

在民国时期,还有一位惊艳了时光的女神,那就是林徽因。

集才情、美貌于一身的林徽因,生前曾经得到过梁思成、金岳霖、徐志摩等多位才子的爱慕。她不但是参与国徽设计的建筑学家,还是天生的艺术家,以及公认的诗人。她不但可以和众多文人学者在派对上高谈阔论,也会跟随梁思成一起攀古庙、走荒野;她的含蓄优雅曾经让哲学家金岳霖一生牵挂,但是她也会为了被拆除的古建筑群而当众失态。这就是林徽因,一株永远留存在时光当中的空谷幽兰。

民国期间,北平文教界曾经流行一句名言:“娶妻当娶凌叔华。”

出身于书香门第的凌叔华,书画文皆佳,她丰厚的学识、高深的才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抹亮色。她傲然天真,也进退有度,正是缘此,她成了徐志摩一生的知己;她烟视媚行,但也有着大家闺秀的端庄可亲,也正是缘此,才有了她与陈西滢的一生相守。

即使到了晚年,凌叔华的才气也没有丝毫减弱,她在国外举办画展,观者如潮,各大报纸争相报道;她以英文写就的自传体小说《古韵》,征服了海内外无数读者。

这就是凌叔华,一株生长于旧时代水潭当中的白莲花,她在吸收水中浸润多年的养分的同时,以一种俨然端庄的姿态,沐浴着新时代的雨露。

与上述主动走出家门的女性不同,张幼仪,是“被动成长”的女子们的代表。

张幼仪,一个有着完美的旧道德的女性,十五岁就被父母安排着嫁给了徐志摩,原本想夫唱妇随、一生静好,但是没有想到,特立独行的徐志摩最终还是给他们的婚姻画上了一个不完满的句号。

离婚固然不幸,但是婚姻的惨败,却成就了一个真正独立的张幼仪。离婚之后,张幼仪在德国留学多年,不但学习了法语、德语,还学习了师范课程。在远离传统社会、远离公婆和父母的德国,张幼仪由一位守旧女子成功转变为一位独立自强的新女性。回国之后,无论从教还是经商,她都举重若轻。正如她自己说的那样:“我一直把我这一生看成有两个阶段:‘德国前’和‘德国后’。去德国以前,我凡事都怕;去德国以后,我一无所惧。”

除了上述女子之外,在民国乱世之中尽显风采的还有盛爱颐、陆小曼、萧红……她们的所作所为,揭示了几千年来被人忽视,甚至被女人们自己忽视的一个真理:女人,不仅可以做时代的看客,而且还可以投身时代,甚至引领时代。

时光荏苒,载走了无数曾经灿烂的繁花,数十年后,在婚恋自由、男女平等已经成为理所当然的权利的今天,我们更不能忘记,那些曾经为了争取这些最基本的人权而斗争的民国才女们。正是她们,在时代的洪流涌向自己的时候,没有转身逃跑,而是勇敢地选择了投身其中,才使得今天的中国女性,不再被漠视,更不会被历史湮没。

内容推荐

在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历史当中,民国,虽然只是一股涓涓细流,但却是中国历史上变革最为剧烈的转型期。新旧思想的交错与冲撞,中西文化的矛盾与融合,使得存在了几千年的封建男权和家长制度产生了动摇,最终让一批勇于追求自我解放的女性从春闺当中成功地“破茧而出”。这些大胆的女性,带着来不及褪去的古典气质,挺直腰板,勇敢地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上,努力接受西式教育,大胆追求婚恋自由,在大变革时代,她们风华尽显,以自己的绚丽人生,书写了一部又一部的传奇。

张笑萱著的《你当优雅也有力量》告诉我们广大女性读者,虽时光荏苒,载走了那个时代曾经灿烂的芳华。但我们不能忘记,那些曾经为了争取这些基本的女权而砥砺争斗的民国才女们。正是她们,才使得今天的中国女性,顶起了半边天,被家庭和社会所认可。她们身上对爱情勇敢的追求,对事业的孜孜不倦和对幸福的渴望精神,都是值得我们当代女性学习的宝贵财富。

编辑推荐

张笑萱著的《你当优雅也有力量》中13位风华绝代的女神,告诉你人生丰盛的秘密。吕碧城、张幼仪、赵一荻、张充和、潘素、庐隐、秋瑾、林徽因、凌叔华、盛爱颐、陆小曼、萧红、杨绛,你想要的,她们都曾拥有。

她们并非都出生在富贵家庭,但他们一路走来,越活越优雅高贵。她们战胜了出身、际遇、时代,走在了觉醒的前列,光辉灿烂,最终成为女神。每个姑娘,都有成为女神的潜质,不要在乎你的出身,不要抱怨你处的环境,不要说没有机会,这一切,都需要你争取。

她们的人生历程,富有传奇色彩,但她们的精神,可以成为每个普通姑娘的内心驱动,是你我的指路明灯。忙碌的生活里,偷闲读一读她们吧,你收获的不仅仅是心理满足。

亲爱的姑娘们,像女神们一样,努力经营自己吧,活得美美哒。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你当优雅也有力量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笑萱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4339710
开本 32开
页数 29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7-01-01
首版时间 2017-01-01
印刷时间 2017-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98
CIP核字 2016246587
中图分类号 K828.5=6
丛书名
印张 9.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7:2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