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沉雪
内容
试读章节

她独自站在麦田上,阳光无所不在地照耀着。

她非常惧怕太阳。那是一个火球,一个非人间的液态火球,它高悬在头顶,仿佛一枚巨大的徽章,被上苍牢牢钉住,无限的光芒向她身上投射。她无处躲藏,身前是纷乱的麦穗、尖刺的麦芒,一派金焰的天地里,一切都像是在燃烧。热灼的风暴从四面八方围袭过来,愈逼愈近,许多东西正在被点燃——麦秸、青草、人的汗毛和肌肤。空气中流窜着咸腥的煳味儿。

小时候蹲在太阳底下,看邻居男孩握一个放大镜烧蚂蚱。蚂蚱由绿变黑,千疮百孔地蜷成一只酥脆的虫干儿,在放大镜底下冒出蓝色的烟。现在是她被罩在放大镜下面了,放大镜是整个天空,她在变成又小又脆的虫干儿,蓝烟一缕一缕地在眼前缭绕。阳光已不再是阳光,而是喷雾般的辣椒面。她感到憋气,喉咙里面在呛血,血的鲜腥涌入鼻腔,想到心脏周围许多脆弱的组织在膨胀——膨胀的结果,是忽一声爆裂吗?

那轮火球发青发黑了,像一只怪兽狞猛可怖的头。天地却越发灿烂,以一派恢宏的气势环绕这颗怪兽的头浑浑地运转。

眼睛炙疼,用力闭上,感觉一道细细的汁液黏重地落下来。不是汗,汗早就干涸了,早将焦脆的头发硬邦邦地贴在耳边。是泪,泪像一道细细的汁液。这来自生命的最软弱又最顽强、最无用又最慰藉的东西,一滴跟着一滴,洒向麦子,洒向土地,没有声响,没有色泽。

她想:人并非是最宝贵的,人原是和草芥一样渺小的,却不像草芥那样自然安恬——人是充满痛觉的可怜虫。但是,人却有一个大大的目标——活着,要创造奇迹,无论何样的奇迹,都可以造出来。

所以,重要的不是收获,而是怎样收获。镰刀虽小,可以打败机器,可以汇成汪洋大海,打一场人民战争;人在战争中经受洗礼,变得意志如钢——她不知道,一再地体会渺小,对她的损害有多大,只是一味地感到,那些昂扬的精神太庞大、太具重量,自己这么薄弱,要将其承受过来,哪怕只是很少一点,也会被压死,因此她只能视之为与自己绝对无缘的东西。这样一来就抵触了,抵触到强烈,竟从那集体性的豪迈之中感觉到入骨的疼痛。

彻头彻尾地暴晒,多像生命被点燃的过程——生命,将于燃烧中完结,这是怎样的一种辉煌?身体熔成一个通体灿烂却不知其名的东西,在飞舞的光焰中,犹如金刚一般耀眼,干柴一般颤缩,最后化为一缕烟气,挥发于空……

这么想真够绝望,可又怎能不绝望?此刻,她被单独钉在一块孤岛般的麦田里,除了忍受现眼示众的莫大耻辱,不会再有任何前途。指导员临离开时回头扫她两眼,习惯地向空中挥舞镰刀,厉声道:孙小婴,你原地留下——抓紧,你抓紧!  抓紧。我一直在抓紧,你看不见?!我一直抓紧,一直磕磕绊绊疯割疯赶,末了还是落后、落后。这落后的结果,是拼尽全力换来的……你看不见。

落后,落后是什么?是消极怠惰、笨拙脆弱,还是那个再怎样卖力也别想改变的生就的姿态?(P1-2)

书评(媒体评论)

在北大荒那样艰难的生活环境与时代中,《沉雪》用非常低调的口吻叙述了所有的苦难,很有黑色幽默的效果。

——吴潜诚(台湾学者,第十九届联合报文学奖评委)

主人翁有一个很一贯的主题是她一直离群体很远,甚至也脱离了异性恋霸权文化这个东西,但这个部分她也在摇摆,因为她并不就是一个同性恋者,而有点像我们说的那种囚禁之后的同性恋者。因此,在性别这个部分也许不是主轴,但它是支持“非集体性”的元素之一。

——张大春(台湾作家,第十九届联合报文学奖评委)

《沉雪》描写北大荒那种台湾写不出来的波澜壮阔、粗砺、旷漠、原始的场面,读之神魄为之震动,在我的看法,那种背景简直就是另一个活的角色。

——陈映真(台湾作家,第十九届联合报文学奖评委)

最难得的是整篇作品没有歌颂,没有诅咒,没有抗议,没有伤痕,写得朴素安静。

——朱西宁(台湾作家,第十九届联合报文学奖评委)

这部小说之所以引发大陆批评家的注目,并不在它所含带的历史坐标的意义,而是它的叙述方式和叙述意识。几乎所有评论者都着重指出,这是一部站在民间立场的、“个人化叙述”的小说,性质有别于一般知青作品之以集体意识或国家话语为表现的“宏大叙述”。

——施淑(台湾淡江大学教授)《忧郁的寓言者——论〈沉雪〉的认同困境》

《沉雪》是有激情的,这份激情是一种疼痛感,用一个真实的、很具体的画面让我们感受那个年代的痛苦。

作者将疼痛感交给我们了,但这不是外在的、渲染的、煽情的,而是无声无息的。那沉重的雪花落下来的感觉,是寒冷的。落下,用一种非常平静的叙述,叙述着不平静的年代里的外在和内心的不平常的经历。从两位作者身上看到,她们没有失去记忆,这就是让我感动之处。

——谢冕(北京大学教授)

看了《沉雪》想到《日瓦戈医生》,这两部作品都写到了一种宏大的人类生活中的弱者。什么算弱者?就像日瓦戈医生那样的,在巨大的人类活动、巨大的历史进程中,一些飘蓬断梗、风中芦苇。《沉雪》写的也是这一类弱者,它是一部弱者的诗篇。

写知青也好,写现在也好,重要的是一个作家能够从他的个人经验和体验中,达到对于人类根本境遇的洞察。《沉雪》提供了一个非常富于诗意的,又非常深刻的一种洞察和关照。

——李敬泽(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我认为,用自己个人的记忆、个人的叙述对应国家的话语,这点是非常重要的。除了文学的意义,这部小说还有着价值不菲的历史学意义,许多不被“历史”记述的被记述下来,“历史”无法表现的被表现出来,完全可以当做“信史”来读。从这个角度,我很感谢两位作者,做了我想做而没有做的事情。

——雷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我看到她们相互拉手温暖、怜香惜玉,分别时痛苦得死去活来,非常真实,并且有社会学意义。

——李银河(社会学家)

目录

正文

内容推荐

李晶、李盈著的《沉雪》讲述了“文革”期间,来自天津的女知青孙小婴插队北大荒,柔弱的身体、敏感的心灵,不断遭受恶劣环境的磨砺、伤害。另一位女知青舒迪,高大健硕、积极乐观,充满生命活力,她们的情谊照亮了孙小婴黯淡的青春岁月。然而,个人命运被历史洪流裹挟,少女之间纯净如雪的感情,能否经受自然与社会的双重考验?

编辑推荐

不平静的年代,粗粝旷漠的北大荒,沉雪之河静静流淌。两个正值最好年华的少女,一生只能有一次的邂逅。灵魂相互烙印的知己,不能被遗忘的时光。

李晶、李盈著的《沉雪》是继王小波《黄金时代》之后首部获奖大陆作品。得奖完全版本,时隔廿年,作者精心修订,经典再现。朱西宁、吴潜诚、张大春、陈映真、施淑、谢冕、李敬泽、雷颐、李银河等名家盛赞。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沉雪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晶//李盈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3075537
开本 32开
页数 28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1
出版时间 2017-02-01
首版时间 2017-02-01
印刷时间 2017-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58
CIP核字 2016259268
中图分类号 I247.57
丛书名
印张 9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09
142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4:5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