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张君从美国回来了,电话里说再也不回去了。
我很诧异。他一个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博士,在马里兰大学教书,怎么说回来就回来了呢?
张君知道我的疑问,电话里唉声叹气地说:没有办法。
我问:怎么没有办法?不顺利么?
他说:其实还算顺利。学业顺利,工作顺利,婚姻顺利,自然环境、工作待遇还是蛮好的。
我接着问:那为什么还回来呢?
他说;都是因为父亲。你知道,他是说一不二的。我是个孝子。
我不解:怎么回事?
张君苦笑着说:父亲第一次去美国,遇到一连串不高兴的事情。
于是,他跟我说清了其中的来龙去脉。
第一件事:一天,他在花园里帮我们收葡萄,不小心一脚踩空,胳膊骨折。在美国约医生不好约。约了2l天,医生才上门。2l天里,他咬着牙,忍着痛,瞪着眼,又不好发火。待那个高鼻子老外给做了正骨手术后,老爷子眯着眼睛说:这要是在国内受了伤,一个小时后,郑氏接骨膏药就糊上啦,这什么鬼地方,不可思议!
第二件事:碰巧的是,老爷子伤好后,在我们住的那个街区发生了枪击案。一个变态家伙专门在阴暗处朝人射击。枪枪打中过路人屁股,很多人中招。政府惊动了,警察出动了,竟然好长时间也没抓到凶手。所以街区里的人上街,个个走之字形,不敢走直路。弄得老爷子半个月后,走路如荷叶般左右摇摆,径直走路反倒不习惯了,弄得我们哭笑不得。老爷子红着眼睛说:也只有在这个国度里才能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不可思议!
第三件事:我们平时上班很忙,天天早出晚归。老爷子自己在家没事,就像在国内一样到处转悠。有一天转到一家别墅跟前,看人家花园里有很多好看的花是国内不常见的。好奇心使然,跨过了栅栏,这时一条狗窜了出来,主人没去呵斥那条恶狗,倒掏出把手枪抵到了老爷子脑袋上。得亏一位华裔男士路过,要不非出大事不可。老外走后,那个男士同胞低声说:在这里,您不得随便闯入别人的私家领地,按照州的法律,闯人别人的私家领地,在警告无效的情况下,业主是可以开枪的,且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老爷子回家后,坐在沙发上一直闷闷不乐,后来摇着头问我们:这是嘛法律?不可思议!
第四件事:父亲平时抽烟很凶,是那种一根接一根抽烟的人,英文chain—smoker说的就是这类人。有一天老爷子看见街区左侧草坪旁边有一露天游泳池,他水性好,脱掉衣服就跳了进去。游了一个多小时,娴瘾上来了,爬上来在一个木质长椅上点着了烟。远处一个胖胖的美国女人抱着狗盯着半裸的老爷子看,不一会就冲了过来,指着她的狗连比画带怒吼地说:No srnoking!说了一大堆鬼子语,大意好像是说,他的烟呛着了她的狗。在她看来,这是个十恶不赦的行为。老爷子很生气,心想:这都什么人?简直不可思议!
第五件事:美国治安很糟糕。有时街道上、电梯里、树林边,不管哪里都会发生抢劫案件,被抢对象大都是黑眼睛、黄皮肤的亚洲人。抢劫的匪徒很不讲究,你口袋里若是没有他们期待的10美元或20美元,对不起,一刀子捅进去,保证让你见红。为了确保老爷子安全,我们嘱咐老爷子,一定不要吝惜这几十美元,该撒钱时得撒钱,保命要紧,生命第一。老爷子怒气冲冠:这都什么规矩?真他娘的不可思议!
而更让老爷子不可思议的事情是,我们常常给老爷子两个口袋里装钱。老爷子问干啥把钱装两个口袋里?
我们笑着说:因为我们搞不准您会不会太不走运,可能一次遇上两拨抢匪。您要是满足了第一拨,满足不了第二拨,也会有生命危险的。
老爷子瞪着眼睛说:他妈的,马上回国。咱们离开这个不可思议的地方。
P(41-42)
有类作家是写故事的人。
写什么故事?写亲情故事,写恋情故事,写爱情故事,写友情故事,写乡情故事,写苦情故事,写离情故事,写悲情故事,写冤情故事,有时也写矫情故事,总也离不开一个“情”字。
我想成为这样一个写手,而且打小就想。
我曾经在农村生活19年,说实话,那是刻骨铭心的一段日子。当时农村生活的单调、无聊、贫穷给了自己奋发的力量:一定要冲出去!冲出去看看外边是怎样一个世界。
出了村,进了城,上了学,领得了文凭,登上了讲台,做上了教师,终于发现自己还算是一块做教师的料。魏书生说:做教师的就是在黑板上写几个字,跟学生说几个事。看似简单,做着复杂。尤其这说事的本领,需要天赋,更需要修炼。修炼好了,你这教师就在这三尺讲台上站稳了,立住了。幸运的是,自己在39岁时就成为天津市中学英语特级教师,并在此后受邀成为4家省市级报纸杂志的专栏作者。
作为教师,我知道三尺讲台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是发挥聪明才智的舞台,是观摩各类故事发生、发展的嘹望台。于是,在这讲台上我不仅收获了成长,收获了成功,收获了成就,意想不到的是,业余笔耕还收获了一百多篇有意思的小小说。多篇小说在《自贡日报》《天津教育报》《杂文月刊》《微型小说月报》《当代小小说》等刊物以及静海作家网、京津冀文化网、贵州作家网等网站上与读者见过面,得到了大家的首肯或批评。更有意思的是,有一些关系不错的朋友读了小说后给我打电话,问小说里写的是不是他们。我笑着回答说:文学作品,纯属虚构。若有巧合,实属荣幸。但我心里窃喜:写得可能还行!
毋庸置疑的是,收录到这个小册子中的一百多篇小小说里的主人公有大人物,有小人物,有喜怒哀乐,有悲欢离合。一个个人物络绎登场,演绎着人间一个个情事。其实,每个大人物也是小人物,他们也离不开吃喝拉撤。每个小人物也是大人物,他们也有家国情怀。我的笔下有诙谐,有幽默,有赞扬,有褒奖,有讽刺,有批评,这些人物是鲜活的,读着读着你会发现,这个人好熟悉!这人就在我们身边,可能是你,可能是我,可能是他,可能是咱哥,可能是咱姐,可能是咱爸,也可能是咱妈。阅读中,有了思考。笑声中,有了启发。这便是小说的魅力,这便是文学的功用。
写严肃的学术文章久了,惯性使然,感觉自己在小说语言运用上仍然刻板有余,活泼不足,这在以后的作品创作中可能会有改观。由于自己是英语文学专业出身,受西方文学叙述方式的影响日久,故事讲述方式多多少少有西方小说的影子,但愿读者能够接受,能够欣赏,能够喜欢。当然,文字粗鄙,笔力软弱,想象贫乏也是小说初学者的通病,吾自当见贤思齐,勤勉修炼,不断提高,努力完善。 感谢作家李恩红女士和评论家王承俊先生的厚爱,感谢作家佛刘先生的悉心指导,感谢孔密如、王同娟、李艳霞三位老师分别研读了每一篇作品并从小说立意、语言文字和情节构思方面提出了改进建议。感谢老朋友樊景良先生的鼎力支持,感谢中国文联出版社各位编辑的辛勤付出。
每一个作品的问世,都是值得庆贺的一件事情。但是,作为作者,我也深知每一件作品都不是完美无缺的。俗语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不奢求第一,能够放胆把作品印出来让大家批判也是一件极具魄力、极具勇气的事情。诚请各位读者读后留下批评和建议。在此拜谢了。
作者 陈自鹏
二O一六年八月
《作家情事》作者陈自鹏娴熟地运用欧.亨利体写作方式,用十分幽默、诙谐的语言讲述了一个个亲情故事,恋情故事,爱情故事,友情故事,乡情故事,苦情故事,离情故事,悲情故事,冤情故事,甚至矫情故事。每个故事都是作者对社会、历史、文化、教育、人生、家庭的深度思考。小说虽小,微言大义。读者捧腹笑过之后,定会回味无穷。
收录到这本由陈自鹏所著的《作家情事》中的一百多篇小小说里的主人公有大人物,有小人物,有喜怒哀乐,有悲欢离合。一个个人物络绎登场,演绎着人间一个个情事。其实,每个大人物也是小人物,他们也离不开吃喝拉撤。每个小人物也是大人物,他们也有家国情怀。我的笔下有诙谐,有幽默,有赞扬,有褒奖,有讽刺,有批评,这些人物是鲜活的,读着读着你会发现,这个人好熟悉!这人就在我们身边,可能是你,可能是我,可能是他,可能是咱哥,可能是咱姐,可能是咱爸,也可能是咱妈。阅读中,有了思考。笑声中,有了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