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军官素质论(纵横古今谈名将)
内容
编辑推荐

继超级畅销书《超限战》震撼中外、畅销百万之后,作者王湘穗和乔良再度联袂,纵横古今谈世界名将,分析军官素质及其养成。王湘穗、乔良著的《军官素质论(纵横古今谈名将)》以国内外名将的真实案例为依据,系统分析对于一国军队乃至国运至关重要的军官素质的渊源、动因、内涵、构成、范围、演变和养成,解开一切战争奥秘,指路青年军官发展,建言中国军队建设。

对于广大读者,本书不仅是一部收录了古今中外众多名将的名将启示录,还是一部人生启示录。名将之所以能够在战场上战无不克,其决断力、执行力、意志力都非常人所能匹敌。许多我们所熟知的企业家、政治家都曾是军人,如华为总裁任正非、万达董事长王健林等。读名将故事,看军官素质分析,在本书中,你不仅可以获得洞悉古往今来一切战争之奥秘的密钥,你还能悟透人生的真谛。

内容推荐

王湘穗、乔良著的《军官素质论(纵横古今谈名将)》联系历史上无数优秀军人的成长经历,军官素质的形成,既不能缺少必备的自然禀赋,也不能脱离环境塑造和后天培养,然而,最关键的因素却在于对人潜在素质的激活。所谓激活,是指已有的潜能在反复刺激下被唤醒、激发并固化为持久能力的过程,它是先天条件与后天训练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

素质有赖于潜质的激活。激活自己——这是每一名军官,也是每一位渴望成才的青年,抑或是望子成龙的父母们应该知晓的道理。

目录

序言

 激活自己

绪论

第一章 军官素质溯源

 一 将,国之辅

 二 前驱

 三 生长点

第二章 军官素质的动因

 一 混沌的争论

 二 遗传与潜能

 三 环境(一):宏观与微观的交织

 四 环境(二):军官亚文化群

 五 互动:遗传与环境的相倚

 六 关键点:人物、经历、岗位和时期

第三章 军官素质的内蕴

 一 素质清单

 二 素质的分类和素质的定义

第四章 军官素质的结构

 一 是独特结构,不是线性叠加

 二 素质类型形成的两类因素

 三 军官素质类型的基本形式

 四 理想结构:从“正方形”到二要素

第五章 军官素质的范型

 一 指挥官类型

 二 参谋类型

 三 以色列军官群的启示

第六章 军官素质的演变

 一 导致素质演变的诸因素

 二 素质演变的特征:主动性和滞后性

 三 素质演变的最佳境界——适应

 四 现实的选择:怎么办?

第七章 军官素质的养成

第八章 军官素质的测评

 一 世家:历史的岔路

 二 实战:铁与血的权威的局限

 三 荐将、试将、辨将及科举

 四 现代科学的印记:心理测验和操作性定义

 五 趋向:军官素质测评的系列化

结语

试读章节

在孙武之后,卫国人吴起,精通用兵之道。齐人进攻鲁国时,他忍痛杀掉原籍齐国的妻子,获得了鲁君信任并当上了率军的将军,“将而攻齐,大破之”。天下太平了,讲“礼”的鲁国人求全责备,赶走了他,吴起只好去了魏国,魏文侯拜他为将,迎击秦军,一口气连拔秦国五城。后来他又事奉楚悼王,“于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诸侯患楚之强”。

再稍后,燕国人乐毅率五国之兵攻齐,“下齐七十余城,皆为郡县以属燕”。齐将田单施离间计使燕君用骑劫为将,换掉了乐毅。田单才得以大破燕军,收复了失地。

中国如此,外国也如此,雅典帝国衰落以后,斯巴达取而代之,成了希腊境内的霸主,唯有底比斯军队的统帅埃帕米农达斯可以向这种霸权挑战,他统率的军队屡次击败斯巴达军队,他对军事科学和艺术的贡献撼动了斯巴达政权。在曼提涅亚战斗中,斯巴达军队被他频频调动,乱作一团,底比斯军队的胜利已差不多成为定局,然而埃帕米农达斯本人却在战斗中阵亡。这一偶然性事件改变了历史进程,底比斯军队惊慌失措,随即后撤,使唾手可得的胜利付诸东流。利德尔·哈特从中得出结论:一支军队.如果它的“大脑”麻痹了,那么它就会很快地随之崩溃。

优秀的将领是不可替代的。

当然,将领的成功首先离不开身后的士兵,也离不开当时的社会政治条件和经济实力,这些是他成功的前提,但战争并不是一道形式逻辑习题,有好前提未必就会有好结果。历史上当胜未胜之仗、当败未败之仗,当胶着却大胜大败之仗,不胜枚举。纠缠于前提并不能给人们以新的启示。孙武率吴军伐楚,政治上不利;以吴军3万对楚军20万,军力上也处于下风。在作战之初,孙子用间,使楚国拜贪婪无能的子常为将,而不用有勇有谋的公子结。当吴、楚两军相拒于汉水时,孙子又有意示误于楚,诱其分兵,后在大小别山等地连败楚军,五战之后便占领了楚都郢。在历史上没有哪个人是赤条条只身白手打天下的,总有自己的前提,大家感兴趣的是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优秀将领如何取胜。战争是从不充分的前提中得出充分结论的艺术。

一个将领的优劣短长,必须经过战争的评判。汉飞将军李广,是历史名将,初为骁骑都尉时,随周亚夫击吴、楚叛军。他骁勇善战,夺得了叛军旗帜。在平定“七国之乱”中立下战功,时人有“李广有气,天下无双”的赞誉。但李广治军简单,行军不讲究部伍行阵,驻扎时只选择水草肥美的地方,并要使部下人人感到方便,夜间宿营或行进甚至不派巡哨和尖兵,在领兵独当一面时,他治军不严的缺点就显得尤为突出,战斗中时常陷于被动。公元前129年,匈奴兴兵入塞,汉武帝拜李广为骁骑将军,率精骑万人出雁门,李广恃勇轻进,匈奴诈败设伏,将其包围,李广势穷力竭,竞为匈奴所擒,后夺马逃归,其军尽失。“李广难封”,常使骚人墨客为之扼腕而叹。

优秀将领之所以能辅国必强,还在于他们对所处的时代、所处的位置有透辟的认识,并能够审时度势,趋利避害,恰到好处地扮演历史和命运赋予自己的角色。秦将王翦未尝没有出征未捷何以为家的胸怀,但他在挂帅出征时,偏要向前来送行的秦王讨要良田、美宅,以备养老之资。在进军途中,又几次派人请求秦王为他修缮宅第。(P4-5)

序言

激活自己

这原本只是一本写于30多年前的书。

那时我们正年轻。凭借着几分年少轻狂,纵横古今谈名将,试图为自己,也为所有立志于军旅建功立业的人们,寻求成长为优秀军官的规律。这一举动,在“军官”尚被称为“干部”的时代还有些出格。所以,在书出版时,只能按照要求把“军官素质论”改作副标题。

必须承认,当时我们对军官素质的研究并不充分,论述也不见得精当,甚至还有几分稚嫩。然而,正是通过写作此书,深化了我们对军官素质的理解,知道军官的成长需要长期训练——无论是实战训练或是和平时期的训练。更重要的是,我们在思考、写作的过程中,训练自己,也激活了自己,激活了本已具备却处于潜在状态的素质,开启了强化自身素质的训练过程。从此,我们由军事实践和思想的单纯学习者,开始自觉地转向创新实践,通过在和平时代进行的战争思想的交锋,成长为更理解和更适应战争环境变化的军人。

联系历史上无数优秀军人的成长经历,军官素质的形成,既不能缺少必备的自然禀赋,也不能脱离环境塑造和后天培养,然而,最关键的因素却在于对人潜在素质的激活。所谓激活,是指已有的潜能在反复刺激下被唤醒、激发并固化为持久能力的过程,它是先天条件与后天训练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军官素质的被激活,有赖于个体基础、主观努力与外部环境的持续互动。

实际上,不只是军官,任何人要想成才,或只是形成新的认知,都离不开激活的过程。根据实验,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和辛格提出了关于认知的激活理论,即情绪的决定因素不是生理唤醒,而是对生理唤醒的认知解释。要唤醒人的潜能,需要生理、心理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凝结了生物性和文化性的激活过程,则是把潜能演变为素质的关键。

素质有赖于潜质的激活。激活自己——这是每一名军官,也是每一位渴望成才的青年,抑或是望子成龙的父母们应该知晓的道理。我们的写作,就是以将领的培育陶冶和自我修养为例,挖掘出他们成功或失利背后的秘籍。好书如酒,经30年时光尘封,《军官素质论》已如醇酿。作为一部旧作,我们保留了它的原样。

感谢北京长江新世纪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黎波总经理和孟通副总编辑,他们以对军事研究出版的独到眼光和浓厚兴趣,鼎力支持《军官素质论》的再版,这为作者提供了朝花夕拾般难得的精神之旅。而我们希望的是,这夕拾的朝花能够碳化为火炬,给依旧行进在漫漫征途上的青年军人照亮前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军官素质论(纵横古今谈名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湘穗//乔良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456328
开本 16开
页数 24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0
出版时间 2017-01-01
首版时间 2017-01-01
印刷时间 2017-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军事
图书小类
重量 0.476
CIP核字 2016284241
中图分类号 E221
丛书名
印张 15.7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29
16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10:2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