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新时期文艺学建设丛书”之一。探寻了文学理论中的圆形批评与圆形思维,探讨了文学的不同问题和学术思想,从不同侧面阐明了种种文学现象,适应新的文学潮流。书中的理论丰富,绚丽斑斓,观点中西结合,新颖深刻。本书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图书 | 圆形批评与圆形思维/新时期文艺学建设丛书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系“新时期文艺学建设丛书”之一。探寻了文学理论中的圆形批评与圆形思维,探讨了文学的不同问题和学术思想,从不同侧面阐明了种种文学现象,适应新的文学潮流。书中的理论丰富,绚丽斑斓,观点中西结合,新颖深刻。本书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目录 自序 批评家的困惑和文学批评的出路——倡导开放性的社会历史批评 建设“圆形”的文学批评 从语义的循环到解释的循环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解码方式 批评的烦恼与批评的智慧 寻找意义的多种途径——印象批评、历史环境批评和心理批评 评论者如是说——致方方 烦恼的职业 刘醒龙的“新感觉” 邓一光《〈红色贝雷帽〉序》 形象思维过程中艺术与政治的关系 非自觉性与艺术规律 体验与创作 试说“诗人兴会” 形式情绪初议 中国艺术心理学与中国文化 孔子艺术心理学思想新释 孟子“知言养气说”的心理学诠释 …… 试读章节 文学批评是一门烦恼的职业,如果上帝要惩罚什么人,很合适而便当的处置便是派定这个人做批评家。文学批评家面对的是文学作品。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圆形批评与圆形思维/新时期文艺学建设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先霈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1321218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1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31 |
出版时间 | 2000-10-01 |
首版时间 | 2000-10-01 |
印刷时间 | 2000-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文学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05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05 |
丛书名 | |
印张 | 10.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陕西 |
长 | |
宽 |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