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军著的《明陵行宫巩华城》从历史学、建筑学的角度讲解了巩华城沙河行宫的历史成因、地理方位、作用以及美学价值和考古学价值,对行宫内部建筑结构描写细致入微,方位感、空间感极强,具有专业水平。本书可以补充完善对明代陵寝制度的研究。本书形成后也可填补北京地方志中记载昌平地区有关沙河地理人文沿革记载之不足。
图书 | 明陵行宫巩华城/历史文化文库 |
内容 | 编辑推荐 高建军著的《明陵行宫巩华城》从历史学、建筑学的角度讲解了巩华城沙河行宫的历史成因、地理方位、作用以及美学价值和考古学价值,对行宫内部建筑结构描写细致入微,方位感、空间感极强,具有专业水平。本书可以补充完善对明代陵寝制度的研究。本书形成后也可填补北京地方志中记载昌平地区有关沙河地理人文沿革记载之不足。 内容推荐 明十三陵作为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五A级旅游景广为世人熟知。高建军著的《明陵行宫巩华城》从另一角度深刻发掘了十三陵明文化内涵,从大量的历史文献和古迹遗存中揭示了明十三陵不为人知的神秘面纱。作者从明皇室祭祀陵寝途中经过的城池,驿站和行宫,向读者展示了明朝繁琐的祭祀制度和沙河行官的重要性。该书的出版添补了明十三陵历史研究的空白。 目录 第一章 沙河镇的历史 第二章 昌平、军部二县历史沿革 第三章 沙河源流辨析 第四章 巩华城的肇建 第五章 沙河行宫 第六章 巩华城营卫衙署 第七章 巩华城的漕运开发 第八章 巩华城的桥 第九章 巩华城金石碑刻记 第十章 巩华城大事年表 第十一章 巩华城的民间传说 第十二章 巩华城民俗与工商街 第十三章 巩华城文物遗存5 第十四章 巩华城的寺观庙宇 第十五章 历代沙河吟咏记 本书主要参考资料 附图:巩华城历史示意图 附图一:巩华城街巷图 附图二:京北大道历史变迁示意图 附图三:明清沙河地区京北大道示意图 附图四:杨守敬《水经注疏·湿余水》图 附图五:明清巩华城示意图 附图六:民国二年沙河镇图 附图七:明清巩华城守备署示意图 附图八:清顺天府北路厅署 附图九:沙河城隍庙示意图 附图十:沙河圣文寺及泰清官示意图 附图十一:沙河龙王庙及北路厅司狱署示意图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明陵行宫巩华城/历史文化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高建军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文联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901692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4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45 |
出版时间 | 2017-01-01 |
首版时间 | 2017-01-01 |
印刷时间 | 2017-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68 |
CIP核字 | 2016229842 |
中图分类号 | K928.76 |
丛书名 | |
印张 | 15.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