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随时随地有滋有味
内容
编辑推荐

《随时随地有滋有味》是作家子沫继《为一个念想去旅行》《旧欢》之后在我社出版的第三本个人随笔集。本书侧重于读书随笔及生活美学,是作者多年生活及阅读经验感受的提炼与分享。

本书共分四辑,分别为“晴耕雨读”“黑白记忆”“雨中书房”“夜色温柔”,并于每辑中设有4篇读书笔记,文笔清丽,富有意趣,表现了一种低调平实又富有朴素美感的生活方式。

内容推荐

子沫著的《随时随地有滋有味》记录的是一个对生活、对阅读有独立看法的女人的心迹。淡淡地、从容地,与时间对饮,与岁月静处、共好。她是人群中极少数的惯于独处、且善于独处的一个,借用木心的话来形容,便是一个人“冷冷清清地风风火火”。她有本事在平平淡淡的小日子里,过得“布衣暖、菜羹香、岁月滋味长”。

目录

自序 静静地生活

壹:晴耕雨读

 那些寂静生活的人

 你自己的春暖花开

 纯色衣裳

 炉边夜话

 抽屉里的现世安稳

 摆一场“胭脂阵”

 阅读的女人

 失去的氛围

 小城念想

 晴耕雨读——书店里的影像诗

 绅士渐行渐远

 读书:一个人的开始

不只是旧事——林海音的《城南旧事》

闻鸡起舞——胡兰成的《今生今世》

良辰美景耐何天——汤显祖的《牡丹亭》

贫穷的高贵——《民国老课本》

贰:黑白记忆

 黑白记忆

 美是不讨好

 一个人到底需要多大的空间

 且行且珍重

 不出远门的人

 大雪纷飞,冬日小札

 优雅无语

 不做什么清单

 种种可能

 会涂口红的女人

 清白家风

 读书:许我一世清欢

世上已无芸娘——沈复的《浮生六记》

小河淌水——《古诗源》

这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清少纳言的《枕草子》

你使我感到分外的满足和虚空——《圣经》

叁:雨中书房

 美感

 荡气回肠的无用

 世上最美丽的事

 缓缓流淌的生命力

 一个人的好天气

 时间存折

 古书之美

 有味

 雨中的书房

 微凉光线

 读书:与他人无关

天长地久的氛围——董桥的《旧时月色》

逝去的江湖——白先勇的《台北人》

田陇上的脉脉斜阳——龙应台的《目送》

平淡而近自然——柴静的《看见》

肆:夜色温柔

 周末闲读记

 不喧哗的方式

 也曾心意沉沉

 阿城的闲笔

 向快乐的人致敬

 什么令你怦然心动?

 她们不慌张

 她听到了风暴——读《巨流河》

 独自吃饭

 字里相逢

 慢慢散步,够了

 读书:饱满的孤独

好的阅读如茫茫大雪覆盖——曹雪芹的《红楼梦》

张岱的短——张岱的《陶庵梦忆》

目光如炬——《木心文学回忆录》

枕边书

结束篇:两相惜

后记

试读章节

那些寂静生活的人

看过一个片断,是悼念王晶文的。他是侯孝贤影片《恋恋风尘》里的男主角,一生只演过一部影片。被朋友称为台北最安静的人,是朋友们的氧气。他一直住在九份,那个依山傍海的台湾小城,《干与干寻》的拍摄地。他的住处有一个露台,可以俯瞰北投一带的山间夜景。

他的好友回忆他,这样说:“夏天山上夜风微微,暑气尽消;秋天竹叶翻飞,凉意初透;冬夜寒冷,屋里有炭火可以煮茶,热一杯酒。晶文是一个不必说什么话,可以坐在一起安静很久的人,他想他的心事,我想我的心事,有什么念想就说一说,不想说,就那样沉静着,也很好,酒没了,自己倒,喝多了,就说泡茶吧,好得天地间,可以自然自在,没有必须做什么,或者不能做什么。”

这种朋友静对,安静喝酒喝茶吹风的感觉,真好,真静。《恋恋风尘》我看过,王晶文年轻时就是那样的性格,不多话,仿佛天大的事都像未曾发生过,温厚而不露声色。他一生只演过这一部影片,年少成名,却不想当演员,只想做一份普通的职业,安静地待着,就这么过完了一生,不带走一片云彩。

学者刘瑜曾提过,她说自己没有什么“圈子”,因为懒得去经营一种关系,很难享受到圈子的乐趣,很难找到和自己一样一望无际的人。多年来仅仅凭着与自己的对话,保持了创造力和战斗力。她一个人独处时,可以同时打开几本书,生活顿时车水马龙起来,她说:“我和自己的关系由此也从愤怒、厮打,打累了各自坐在角落里气喘吁吁走向和解甚至同舟共济。”这种一个人的车水马龙真好。

我不太懂音乐,但很喜欢一位谦虚地称自己为“业余音乐爱好者”,旅居加拿大的马慧元写的书。她是IT界的,从小学管风琴,对音乐的理解却别致通透。三联出的那本《写意巴洛克》尤其棒,让人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她的热爱和美感。

她极喜欢巴赫,她这样说:“那天下午,床单拿到楼下去洗了,我赤着足,安然躺在没有床单的床上,在金色阳光里翻着谱子辗转听巴赫CD中的三首曲子,听得想哭想笑想叹气……我的房间有三盏灯,开两盏就很亮了,可听音乐的时候,我常常得把三盏一起打开,造成一种热烈的‘织体’环绕,然后躺在床上。在大海一样的巴赫中,我的感觉和想象就如同红红黄黄的浮标一样,在星光下松弛自在地飘起隐去,而大海仍然是大海……

喜欢收拾房间,但要等到有心情的时候,把干活当成享受才可以。那天,阳光一朵朵在屋里绽开,我满心兴奋,趴在地上仔细擦木地板上的每点污渍,清理掉每一丝头发。这种活又繁又粗,可我总在这时候听巴赫的音乐,结果感觉居然整个事情都成为一种仪式:在那遥远清洁的声音和阳光里,一个人无声而小心地打理着自己的房间。时光汩汩,音乐滔滔,无论巴赫有多么深湛宽广,此刻他就是我的一个湿润的下午,一杯橙色的茶。”

她写到给她租住的公寓修理设施的工人罗伯特,“这个脑后一条粗辫子的爱尔兰后裔很喜欢听巴赫,每次开车过山时都听巴赫,老天,那是什么感觉,用‘道路’去感受音乐。罗伯特拿过地质学位,也曾是办公室白领,后来嫌不自由,干脆当了上班时间不固定的工人。他住在遥远的阿拉斯加,跟当地人一道猎鹿。那个比加拿大更靠北的地方,湖水在冬天冰雪的簇拥下是银灰色的,还有橘红嘴巴白肚皮的海鹦,彪悍的捕鱼人。罗伯特说巴赫的音乐能维持他精神上的健康平静。那寒光闪闪的声音里深埋着宽展的柔情,悄然融化掉我们对这个世界所有的恐惧和紧张。”

我因为这本书买来了《巴赫十二平均律》,对音乐,我仍然感觉外行,但我的评判只有一个标准,它是否让我宁静和舒适。在雨夜,扭开音乐,捧一本书,这种感觉真的宛如盛宴。这是一种迷人的氛围。

P3-5

序言

静静地生活

夏天的时候,一位朋友邀请我去主持一个讲座,我不擅言谈,也不爱扎堆,但因为是朋友,也抱着一种分享的态度,我答应了,我说讲座的主题就叫“静悄悄地生活”吧:这是个喧嚣的时代,物质生活丰富,网络信息触手可及,可选择的东西太多太多,眼睛忙不过来,耳朵忙不过来,心却浮躁不堪,片刻清静不下来,看似丰富的背后充斥着大量重复、浪费和苍白无力。

安静是一种力量,静悄悄的力量。很多人选择多时,你可以选择少;很多人选择大时,你可以选择小;很多人随大流时,你可以选择独处。小而美,是一种力量。每个人可以不一样。这是我想讲的内容。也是我一直以来追寻的生活方式。

我对生活的理解,概括为四个字:另辟蹊径。周国平说,每个人在这个世上,都有最合宜的位置,只是很多人让这个位置空着,他们忙着找别的东西去了。这是很可惜的事。人这一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如果生活能尽量跟“心”靠近一些,那么幸福感应该会多些。人终其一生,所要做的不是说服别人,而是说服自己。当然,这也是我在这本书中所想表达的主题。

讲座那天,大雨滂沱,这样的天气,我从武昌到汉口,一路上,车窗视线模糊,长江大桥雾霭沉沉,天地寂静,收音机里轻轻播着一首关于雨天的歌……

我讲得好不好已不重要,但那天我意外听到一位听众聊到这么一段,非常感动:他说某次公司开一个法律事务方面的会,在座一位不多言的律师引起了他的注意,该律师在一边安静地听,开口说话时,语速非常之慢,逻辑却非常之清晰到位,言简意赅,与其他人的咄咄逼人完全不同,给他的印象非常深,他觉得这个人很不一样。

后来,偶然看到了律师的家,他说自己明白了为什么他会有这样的状态。律师的家是一座八九十年代老式单元楼的一楼。很旧的格局,他利用门口的一小块空地设计了迷你型的小鱼池。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鱼池里放了水培植物,养了锦鲤;开辟了小菜地、花圃,光是蔷薇花品种就有二三十种,律师与他谈到花的种种特点,两眼发光。他还发明了用鸡汤喂鹦鹉,只用那么一点点,鹦鹉养得非常活泼。

他把客厅延伸到空地上设计成迷你玻璃阳光房。并设计了屋顶伸缩防热设备,还装了地暖。冬天,阳光房的地板暖烘烘的。他坐在地板上欣赏自己拍摄的花朵和金鱼照片,自得其乐。他家里全部用的是白色床单,非常洁净。就是在这所不起眼的七八十平米的旧房子里,他制造了自己的田园生活。这比起那些什么豪宅高级多了。因为它是一所有温度的房子。

我一向认为,“高级”这个词来源于自己的发明,你用自己的什么标签去诠释它,这与钱无关。陈道明说,简单就是高级。这位律师非常热爱生活,是不折不扣的生活家,凡事亲手做,他把居家生活本身看做是工作最好的调剂,完全不用去找别的放松方式。这让我非常感慨。这个社会的放松方式太五花八门了,放松与消费混为一谈,狂购狂吃,高大上的旅游……

想起了国外某获奥斯卡纪录片奖的导演,看完中国某部很火的纪录片后这样说:“美食是中国的国教,可能,购物会成为另一个。”被很多人忽略的是宁静生活的点滴和用心。律师说话语速慢,是内心从容的表现,他有四两拨千金的能力,凡事举重若轻,若没有日常生活的历练,如何能达得到?他在家常中有一种安静的滋养和沉淀。

从容宁静的人,背后一定有一些什么不一样,我关注这些不一样。

宁静夏夜,床头搁一本《浮生六记》,里面有这样的记事:荷花花瓣朝开暮合,黄昏时把茶叶放进去,晚上花瓣把茶叶裹住了,次日早晨拿出来,茶叶浸润了荷花的清新香气……

静好。清凉。四季更迭。万物有灵。

你安静的时候,时光如此珍贵。

后记

这是一本跟阅读相关的书,是我个人偏爱的主题。最后修订正值初夏时节。我刚从遥远的拉萨归来,青藏铁路,48小时的火车,封闭的空间,不上网,不用电脑。睡眠不好,可以做的两件事是阅读、看风景。拉萨对于别人来说,是心灵净化的地方,它对我只是一段凝固的时光,一个过程。在过程里,我已看到了一切。

我的编辑郭静说,想做一本朴素干净的书,而我,也是如此想法。她对其中的少量文字提出异议,细心地与我商量,我说,不合适的、稍微感觉刺眼的都删去,宁少勿多,宁拙勿巧……对于文字的清简境界,我还远远未曾达到,但在努力中。谢谢郭静的知遇。

桅子花已经开了,浅淡香气。风吹溪流,漫长雨季,未曾结束。

书桌旁,一本武汉老街市上淘来的旧书上印着古体文“布衣暖/菜羹香/诗书滋味长”,平实的物与字,如清水一盏。不管写与不写,阅读是我喜欢并且享受的事,希望你也如此。

谢谢你此刻的阅读。也愿你有所得。

子沫

于2016年初夏夜雨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随时随地有滋有味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子沫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7186446
开本 32开
页数 25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2
出版时间 2016-11-01
首版时间 2016-11-01
印刷时间 2016-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5
CIP核字 2016220132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8.2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186
131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5:3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