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桂松著的《起步的十年(茅盾在商务印书馆)(精)》内容结构,根据茅盾在商务印书馆时的经历和工作实绩分成几个专题,旨在通过史料带读者回到历史现场,全面立体地展示茅盾在商务印书馆时的风采。
本书的出版使得大家能够共同缅怀一代文学巨匠青年时代为民族的解放、新文化的发展所做出的卓越贡献。
图书 | 起步的十年——茅盾在商务印书馆 |
内容 | 编辑推荐 钟桂松著的《起步的十年(茅盾在商务印书馆)(精)》内容结构,根据茅盾在商务印书馆时的经历和工作实绩分成几个专题,旨在通过史料带读者回到历史现场,全面立体地展示茅盾在商务印书馆时的风采。 本书的出版使得大家能够共同缅怀一代文学巨匠青年时代为民族的解放、新文化的发展所做出的卓越贡献。 作者简介 钟桂松,浙江桐乡人。曾任浙江电视台台长、浙江省新闻出版局局长、党组书记,浙江省政协常委、省政协文化卫生体育委员会主任,中国茅盾研究会副会长。现为浙江省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业余时间长期致力于现代文学研究,出版有《茅盾传》《茅盾评传》《茅盾书话》《茅盾和他的女儿》《悠悠岁月——茅盾与共和国领袖交往实录》《二十世纪茅盾研究史》《丰子恺与杭州》《沈泽民传》《天涯归客——陈学昭》《钱君匋画传》《侯波与徐肖冰——瞬间与永恒》等20多部著作。主编有《茅盾全集》(42卷)、《茅盾文集》(10卷)、《沈泽民文集》等。 内容简介 钟桂松著的《起步的十年(茅盾在商务印书馆)(精)》研究介绍了茅盾在商务印书馆的十年中(1916-1926)所从事的编辑工作和革命活动,生动再现了茅盾因缘际会进入商务印书馆工作,逐渐从一位进步青年蜕变为一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从一个小小阅卷员成为《小说月报》主编,进而擎起中国新文学大旗的成长过程。书中主要讲述了茅盾的编辑贡献、翻译贡献,组织和领导五卅运动、商务印书馆工运的经历,以及与创造社进行文艺论战的往事。第二辑、第三辑通过介绍商务印书馆的领导、同事,年轻时的朋友、偶像与茅盾的往来,全面立体地展示茅盾在商务印书馆时的风采,并以茅盾这个视角讲述了张元济、孙毓修、王云五、高梦旦、周作人和胡適之等民国精英知识分子的故事。 目录 自序 第一辑 第一节 从阅卷员到《小说月报》主编——茅盾的编辑生涯 第二节 中共中央联络员——茅盾的革命活动 第三节 从幕后到台前——茅盾与商务的罢工运动 第四节 偷取天火给人间——茅盾的翻译贡献 第五节 也是一种进步——茅盾与创造社的论战 第二辑 第六节 伯乐张元济 第七节 师傅孙毓修 第八节 所长王云五 第九节 难忘的那些领导、同事、朋友 第三辑 第十节 年轻时的朋友周作人 第十一节 年轻时的偶像胡适 附录:茅盾在商务印书馆年表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起步的十年——茅盾在商务印书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钟桂松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0127059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459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7-01-01 |
首版时间 | 2017-01-01 |
印刷时间 | 2017-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76 |
CIP核字 | 2016254320 |
中图分类号 | K825.6=74 |
丛书名 | |
印张 | 14.6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5 |
高 | 2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