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爱法(爱是一切教育的灵魂)
内容
编辑推荐

汤献华编著的《爱法(爱是一切教育的灵魂)》讲述的正是创办行知教育的艰辛历程,以一个个生动活泼且感人肺腑的师生故事分享把稻盛经营哲学运用在教育企业中的实践经验。在行知,孩子的人生发生了蜕变,改变了数万名孩子的人格理念。通过阅读本书,让读者近距离认识行知,见证一段真实的中国职业学校的成长史,感悟到“爱是一切教育的灵魂”。

内容推荐

这是一家神奇的职业学校。目前在校生7000余名,企业需提前2年预订学生;这里的学生考试时无须监考;这里的校园里找不到一个烟头;这里的校园附近的网吧、烟店无法经营;这里的学生吃饭时无人收取饭菜票,由学生自己找;这里的学生的寝室被子叠得像军人一样;……汤献华编著的《爱法(爱是一切教育的灵魂)》让读者近距离认识行知,感悟一段真实的职业中学的成长史。

目录

第一章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夔门前孩子的微笑

第二章 行知变形记

 她轻轻为我扎起头发

 “小霸王”变形记

 母亲·行知

 小个子的蔚蓝天空

 蜕变

 感谢有您

第三章 行知的爱法

 一、行知老师的身教

张光荣:一位老行知人的光荣

程怡:少年之程怡,少年之行知

韩晓:胸怀信念,天自成全

庞红利:被爱拯救,所以用爱拯救

熊祖国:不怒自威的熊爸爸

杨中一:行知匠人

 二、行知体验教育

行知版“戈壁挑战赛”

坚毅一一行知制造

生活即教育:通识课素描

 三、行知心桥

家长会:打开尘封心灵后的拥抱

家访:没有脚步的丈量,怎能触动到心

第四章 吴安呜的洪荒之力

 吴安鸣:作为人,何谓正确

 “春蕾班”和行知妈妈的故事

 良知政绩

 素质课:做人第一

第五章 企业暨学校

 企业家暨教育家一一老大们的新角色

 使命的召唤一一老大的觉醒

 精神领袖一一老大们的终极归宿

 52位经营者共识爱才是教育的灵魂

后记 本应是“我们”

试读章节

夔门前孩子的微笑——奉节行知学校见闻录

201 5年12月27日 第一天

“丁零零……”凌晨5点,闹钟准时响起。

冬至后的北京,气温已降至零下。从被窝中起床,绝对是一件需要犹豫的事情,但今天却是轻松的。有人说“每天唤醒我们的不是闹钟而是梦想”,是啊,有梦想真好1

10点多时,飞机降落在万州机场。重庆,我和太太又来了!

行知学校来接机的宋老师早已到了,他是从150公里之外开车来的。有人说过,开车100公里以上来接机的,都是真爱。

车一路穿行于山间和隧道。大家聊起了行知学校,聊起了孩子们,聊起了奉节这方水土。来接我们的宋老师是一个因学生时代表现出色而留校的年轻人,他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希望更多的孩子在行知学校得到改变。

宋老师看起来很年轻,跟他们学校的学生一般大。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冻颜”?都说相由心生,纯良而厚重,是我此时此刻感受到的宋老师的性格。

两个多小时后,我们抵达坐落在长江边的奉节行知。

只需要站在操场上远眺,目光穿过长江,就可以看到夔门那陡峭的山崖。如果你不知道夔门,请拿出一张10元人民币,其背面那壮丽的风光就是夔门了。

对奉节行知学校的第一感受就是整洁。

校园午后的暖阳,让从帝都来的我感到了冬日那份久违的亲切和温暖,也让我忘记了路途的劳顿。阳光下,学生们几人成簇地坐在操场的草地上,聊着,笑着。那一刻我有些恍惚——自己究竟是在中国一个偏远乡村的高中,还是在美国波士顿的大学校园啊?

“老师,我来帮你们拿行李吧!”一个瘦瘦的男生出现在我面前,眼神坚定而清澈,绝不是五星级酒店服务生那种程式化服务的感觉。虽执意表示不用,但他最后还是拎着20公斤的行李奔向宿舍。

面对一份热情,不要过分执着,接受它也是一份善心,心怀感恩就好。

学校为我们安排了“宿舍”,跟大学时代的上下铺一样。还准备了插线板、吹风机、暖壶、水瓶、拖鞋、纸巾……当然也包括迎宾水果——用保鲜膜封好的、剥好皮的柚子,还有美味的奉节脐橙。能做得如此周到,唯一的原因是心中时刻想着别人。

感谢行知,让我又一次重回学生时代,重拾那份纯净的心情。

放下行李,我们就迫不及待地参观起来。

这里原为奉节一中,始建于1903年,原称夔州府中学堂,1906年,刘伯承曾就读于此。

5年前,受奉节政府之邀,更是为那些大山深处的留守少年可以接受到本应属于他们的优质高中教育,吴安鸣校长带来了行知教育模式。由于三峡蓄水,原奉节一中大部分校区被淹,目前的奉节行知学校只是旧校区的一部分。虽然面积不大,但教室、宿舍、操场、食堂、工坊,一应俱伞。

主管教学的庞老师来了,气质、打扮与大城市的人一样——这也是行知特色:虽地处乡下,但教学理念绝对与大城市看齐,甚至远远超越了城市中绝大多数学校。吴校长长期行走于北上广等大城市,甚至世界发达国家,不断吸取先进教育理念。庞老师微笑着与我们交流,她主要是了解我们此行的需求,看如何更好地帮助我们实现此行的目的。

说起我们这次来,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学习,和这里的一切“照照镜子”,以此来提升心性,回归“作为人,何谓正确”的原点。

“欲先取之,必先予之。”来之前,我就和太太讨论,能为孩子们做些什么?我们的决定是:由太太给学生们讲稻盛先生的成功方程式,而我则介绍“互联网+”的思维方式。

跟庞老师一沟通,高中3个年级1500多名学生,一次100人,两个话题,一共得讲30多场。庞老师怕我们辛苦,最终给我们安排了3天共15场:高一的同学听成功方程式,高二、高三的同学听“互联网+”。尽管在最后一节课结束时,我俩都已累得筋疲力尽。却还是觉得付出得太少,收获得太多。

临近晚上10点钟,我才写完短短的这篇日记,这篇H记花费近3个小时。在严重雾霾的北京,我难以真正静下心来去观察别人的好,而在寒冷冬夜的奉节,我坐在寝室的小桌前,尽管寒冷,却让思绪异常清醒。P3-5

序言

听了吴女士的发言,我十分感动,我甚至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表达自己这种感动。我觉得你真的很了不起,你具备真正的勇气,一点儿也不亚于我们这些男子汉(全场鼓掌)。那些误入歧途的少年、那些有暴力倾向的少年,你不但不畏惧他们,而且努力去改变他们。

你讲了这些故事。怎么讲呢?一面是充满爱心、满腔慈悲的佛的心肠,另一方面具备能够对抗任何恶魔的强韧之心。仁慈和坚强两者兼备,所谓慈母观音这种形象,是我听你讲话时的一种感觉。

你当老师时初次赴任的学校,管理特别混乱。女老师恐怕都会因为害怕而不敢进去的那个教室,你却鼓足勇气,走上讲台,说话声音之高,压倒了那些无理取闹的小孩,持续倾诉了几个小时,最后使学生们个个泪流满面,改变了他们的态度。这件事不仅证明了你的勇气,而且说明你具备满满的爱心,具备丰富的人性。我听后非常佩服。

后来,你又去了少管所,看到那些干了许多坏事又很无助的少年,你觉得无论如何都要挽救他们。为此开始办学,但因缺乏资金,创办之初只有75名学生。你办学的动机和我们企业经营者不同,不是为了赚钱,不是为了自己过上富裕的生活,而是为了助人,为了救世。就凭着这一个念头,创办学校。现在学校已经发展到7000人的规模。

另外,学校校舍租用关闭的工厂,教职员工开始只有19人,大多是原来工厂的下岗职工,现在发展到300多人。我想经营学校是很困难的事,经济上不宽裕,有压力。在这种环境中一心求善,感化了这些孩子,让他们向好的方向转化。我想你的热情和善心一定传递到了孩子们的心里。听你的故事,我感动又钦佩,甚至禁不住流泪,这让我自己也感到吃惊。

我年轻时也访问过少管所。那些做坏事屡教不改的少年,那些犯下严重罪行的小孩,从15岁到19岁,在少管所接受教化。我把这些少年召集在一起,给他们讲了一个小时的话。

我说:“当初,我也同你们一样,看到一点不公正,就有小孩子的那种正义感,见到不正当的行为,就会发火,甚至动武。我想,当时只要我走错一步,境遇也会像你们一样,也会进少管所。,,接着我又对这些孩子们说:“但是,你们决不要因为犯了一次过错就自暴自弃,鄙视自己。只要在这里认真听取老师们的教诲,铭记于心,认真改正错误,回归社会后,就一定可以成为像叔叔我这样的人。”听吴女士的故事,我就想起了当时拼命说服他们的情景。吴女士的话真的动人心魄。

另外,年纪稍大以后,我在京都建立了一个福利设施,起名“大和之家”。收养80名没有父母的孤儿,或者受父母虐待的孩子。同时还收养刚刚出生的婴儿20名,负责将他们培育成人。

根据你刚才所讲,你的所作所为并不是出于热情或特别高尚的理念。“这些孩子真可怜!”仅仅一念发起,就干起了这么大的事业。我虽然年事已高,但今天听了你的话,我觉得回去后要转达给有关的管理者,以期对“大和之家”的经营和教育起到参考的作用。

务必去一次重庆,拜访吴老师的学校,我感觉到自己有这种迫切的心情。

谢谢你!

后记

本来,本书的作者很早就确定是“我们”。倒不是因为“低调”,而确实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见致谢)。更重要的是架构、创作本书的过程中始终战战兢兢,因为这牵涉到了今天无所不在的“教育”这一宏大主题。这确是一件关乎你我他的大事。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来关心并有所行动。

在放开二胎政策后,有不少热议,但有一个声音分外刺耳:“中国不缺人口,缺的是教养。”这里边有“我”吗?当每个人都往骆驼身上扔一根稻草,最后骆驼被压垮了,“我”却用手指向最后那个扔稻草的人,甚至旁边的城管。

被李克强总理批评过的五级关甲师资格证,我们认为这近乎是一个笑谈。但没取得家庭教育所必需的“父母资格证”,“我”就上岗了。孩子作为每个家庭中的真正资产,被“重视”得都有些变形了:“我”一张唠叨的嘴,把孩子的天性说泯灭了;也许过去“我”吃的苦太多,把孩子当雪花来养;“我”一双勤快的手,把孩子的活也干完了;甚至孩子间那不见得是玩笑的口头禅:有一种冷叫作“你妈觉得你冷”。

某课题组曾调查研究得出结论:孩子成长中家庭教育占51%,学校教育占35%,社会教育占14%。这组数据“我”也许不信有那么精确,但一定足以引发深思。

“世界最小的超级大国”以色列其家庭教育极具特色。在以色列,每个人都有责任问自己:“我做的事情何时才能赶得上我的父亲和母亲,赶得上亚伯拉罕和萨拉,以撒和利百加,雅各、利亚和拉结?”做父母的没有不期望自己孩子孝顺的,但孝是有层次的,小孝是供养,中孝是陪伴,大孝是超越。中国父母是伟大的,他们可能没去想供养问题,甚至也没多指望未来的陪伴,但几乎天下父母心中一定有一个最重要的情节,那就是孩子对我们的超越。曾在家长课堂上,我掏心掏肺地分享给包括我孩子在内的所有孩子们,今天父母们最担心的其实是孩子失去了战胜苦难、失去了超越的精神。因为归根到底,我们想留下一个怎样的世界给子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给世界留下了具有什么样精神境界的子孙。

有企业界大佬认为:今天我们的创新赶不上欧美,归根到底是教育的问题。中国的教是没问题的,育是有问题的。教,中国的学生全世界考试最好,但育是培养文化、情商。在私董会里与二十多位企业家和几百位干部的深度交流中,围绕今天员工的“职业敬畏、契约精神、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职业技能”的深度调查,结果确实也不容乐观。一次和一位一脸焦虑的经营者探讨“企业家今天最重要的角色是什么?”几乎下意识地就冒出了“教育家”。

今天,为什么到国外买奶粉、马桶盖会成为潮流?表面看是我们的产品和服务跟不上迅速崛起的中产阶级的消费能力,然而产品和服务背后的本质是供给者心灵的投射。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其实更本质的意义在于说从人的眼神一定可以洞见人的内在心灵模样,所以说“眼神就是核心竞争力”。为什么现在那么多人只把朝九晚五当一份差,找不到工作的目的和意义,职场上的那双双眼睛里绽放不出生命的光彩,缺少灵魂的产品和服务必然会失去信赖。

在家庭教育有缺失,学校教育更多被分数牵引,作为社会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企业教育比重就不得不加大。甚至,今天赋予员工健康人格才是企业给予员工的最大福利。因为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自我教育,从而促进自我发展。否则大家都深陷囚徒困境,我们就永远也找不到幸福。

凝聚人心,注入灵魂,唤醒生命,做好企业内部慈善是今天企业经营者的重大社会责任。种瓜得瓜,多从因思维出发去思考与行动,即便在新常态下,企业变好也只不过是顺便的事。

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今天要解决家庭、学校、企业各种各样的难题,前提都需要“我”找回初心,恢复心的澎湃动力,而这一定离不开有效的教育。

然而关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企业教育如何是好,似乎每个“我”都知道,却人人难做到。甚至抱怨、指责成了常态。

“我”有问题,“我们”一起探寻答案。

跟踪行知教育九年,与被稻盛和夫评价为“慈母观音”的吴安鸣无数次地交流。她对家庭、学校、企业与自我教育的透彻理解,对“教育的爱”与“爱的教育”的平衡艺术,“菩萨心肠”与“霹雳手段”的并行不悖让我印象深刻。通过两年与奉节行知师生的同吃同住,有了几个G的素材积累。那些生长在近乎1/3的离婚家庭,70%以上是留守儿童,甚至被边缘化的孩子,为什么高考升学率能达到98%?为什么会笑得如此灿烂,重新焕发出了生命本有的光华?

真爱到底有多伟大?行知回归教育原点的“爱法”给了我们一束微光,让我们做了一回漫溯。答案在哪里?天知地知,我们的心知。

书评(媒体评论)

你办的教育不仅中国需要,日本需要,全世界都需要。

——京瓷名誉会长 稻盛和夫

行知让好利来人找回了初心,清晰了核心价值观,恢复了自信,明白了作为人,何谓正确。

——好利来集团总裁国际知名自然摄影家环保活动家 罗红

吴校长的故事让我们震撼,令我们汗颜。做企业,需要选人、用人、留人,我们同时更需要育人。企业家们可以从吴校长的育人实践中学到很多。

——伟事达私董会教练张伟俊

吴校长首先是一位我非常敬佩的企业家,其次才是一位教育家。她内心充满深深的爱,着力塑造孩子人格品德和立志正确人生,这在当今环境下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是值得社会学习的典范!

——浙江中兴精密工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忠良

互联网使许多传统组织失效,而行知教育的班级亚文化、社团自组织等都具有鲜明的、激活个体的互联网思维特征,怪不得这里的孩子天性绽放。

——新潮传媒集团董事长 张继学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爱法(爱是一切教育的灵魂)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汤献华编
译者
编者 汤献华
绘者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093460
开本 32开
页数 32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2
出版时间 2017-01-01
首版时间 2017-01-01
印刷时间 2017-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12
CIP核字 2016289289
中图分类号 G40
丛书名
印张 10.8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8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11: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