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醉文明(收藏马未都4)(精)
内容
编辑推荐

马未都著的《醉文明(收藏马未都4)(精)》延续第叁册的文化主题系列,以藏品为载体,以主题为线,讲述了传统五福系列、中华传统美德系列、历代龙纹系列、君子六艺系列、瓷之纹系列等等,全面展示了几千年文明的恒常与流变、古人今人的风骨与气质。以小看大,见微知著,在这里宝物与文化交相辉映,尽显我们历史长河中温情感性的一面;藏品背后蕴含的最朴素的人生智慧,更是历久弥新,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内容推荐

“五音不全”指的是哪“五音”?岳飞背上刺的其实不是“精忠报国”?马未都著的《醉文明(收藏马未都4)(精)》讲述了 “中华传统美德”系列、历代龙纹系列、君子六艺系列、瓷之纹系列等主题,全面展示了几千年文明的恒常与流变、古人今人的风骨与气质。以小看大,见微知著,宝物与文化交相辉映,尽显我们历史长河中温情感性的一面;藏品背后蕴含的*朴素的人生智慧,更是历久弥新,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目录

自序

余韵悠悠民乐器

伞屐蓑笠说雨具

福寿绵长千古梦

富贵须从何处得

内外兼修得康宁

仁善宽厚话好德

了无牵挂求善终

百善为先说孝悌

立国立身说忠信

是非辞让话礼智

风骨如莲知廉耻

蹈仁履义说仁义

先秦汉唐看龙纹

俊雅雄健宋元龙

日月朝暮明龙纹

一身数变清龙纹

克己复礼说礼艺

怡情修性说乐艺

君子必备说射艺

张弛有度说御艺

沟通传达说书艺

逻辑思辨话数艺

美好圆满水果纹

民生关怀蔬菜纹

芬芳艳丽花卉纹

万木争荣说树纹

试读章节

福寿绵长千古梦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说“五福临门”。一到过年过节,大家都会在门上贴上“福”字。那么“五福”包括什么呢?

“五福”第一是长寿。人活在这个社会上、活在这个星球上,生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能够长寿是“五福”的第一个标准。第二是富贵,这个标准在文明的演进当中有一些小小的变化。第三是康宁,就是健康安宁,这也是我们生活中最希望得到的。人吃五谷杂粮没有不得病的,所以健康是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第四是好德,一个人生活在这个社会上,德行是非常重要的,生活中对待这个社会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要有上好的德行,就是在生活中不给他人和社会造成麻烦。第五就是中国人说的“善始善终”,因为我们无论多么长寿,最终都要离开这个世界,所以在最终的时候能不能走得更好,这也是人类对生命终极思考的一个价值。本篇先从排在“五福”首位的长寿开始说起。

古代的人们是怎样追求长寿的呢?首先是内心的安定。古人观察到,对寿命最重要的影响之一就是心态。一个急躁的人非常容易暴亡,我们有时候说“把我给气死了”就是这个意思。所以中国古代的养生之道就非常强调内心安宁。比如孔子,他活了73岁,是一个长寿之人。在两千多年前有这样的寿数,应该说是非常难得的,他一生当中就一直强调自己内心的安定。下面通过两件藏品来看看上面都有哪些长寿人物,描述的是什么样的长寿故事。

这是一个清代早期的五福碗,上面写着五个“福”字。可以说这是一种化抽象为具象,或者说化具象为抽象的形式,用一个很具体的字来表明自己的内心世界。上面“福”字是用沥粉的方法突起的,很立体,中间填的是青花色。清代初期这样的五福碗相对来说比较多,到了清代中期以后,抽象化的图案多了起来,比如画五只蝙蝠代表五福。在瓷器和其他文物上,这种纹饰俯拾皆是,已不再那么直接了,而是用间接的方式表现了当时生活的富足状态。

这是一个清乾隆时期的豆青釉青花象耳尊,上面画的是八仙祝寿图,有一个老寿星,下面都是八仙人物,还有几个小童。八仙的姿态神态各异,表明了古人长寿的意愿。

这个图跟明代的八仙上寿图有明显的不同,它加了很多世俗的画面。比如说这里有一个刘海戏金蟾的场景,整个画面非常生动,表明当时这件瓷器有可能是当时送的祝寿礼品。瓷器的背面画的就是蝙蝠,两只蝙蝠相向,是腾飞的状态。可惜少画了三只,如果再画三只就是“五福”了。

这是一个水仙盆,上面画的是云鹤纹,有满天祥云,还有满天飞舞的仙鹤,表达了一种自由的意境,一种渴求生命的状态。“渴求生命”不是一句空话,而是生活中实实在在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放下心中的烦恼,追求生活的平静,不要过度追求生活中的财富,做一些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会在社会的蛊惑下,做一些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很多人也认为自己有超凡的能力。我曾经在电视上看到过一个人,人家问他“你为什么要做这个非法的事呢”,他说“我上班一个月才挣一千多块钱,我的理想上是开上兰博基尼”,你想想这事儿有多不靠谱啊!人满足自己的欲望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能力,不要设置太高的目标,不要给自己增加压力,这是你祈求生命能够长久的一个根本要求。中医说“内心恬淡虚无,百病难生”,只要人人都有一份好心情,长寿之路或许并不遥远。

P20-22

序言

此套书已出版八册,曾写过两序。事隔几年重读旧序,仍觉得话说得份量已足,再说都是赘言。新瓶旧酒,越久越醇;赏的是瓶,品的是酒。对于读者,饮之通泰为上上;对于作者,观之欢愉则为中上,均为人生之快事也。

人生快事自古多样。明末清初有个文学批评家叫金圣叹,名字是他自己改的,听着古怪,含义很深。他对《水浒传》、《西厢记》、《左传》都有过批评,尤其对《水浒传》和《西厢记》的评点详尽且细致入微,眼光独特犀利,同时代乃至后时代的学者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连顺治皇帝都说“此是古文高手,莫以时文眼看他”。但金圣叹命运不济,因冤问斩,刑前畅饮,边酌边说:“割头,痛事也;饮酒,快事也;割头而先饮酒,痛快痛快!”

由此可见痛快之事因人认知而不同。写作为先,饮酒为后,《醉文明》丛书基于此才有“醉”字。我们的文化源远流长,沉淀厚重,享受容易解释难。几千年来,国人在此文化的滋润下,享受其果,忽略其因,而我们仅是解释其因、养护其果而已。因果之间相生相灭,亦可以看成因果互为,所以佛教说:无为无因果。

这书不是写出来的,是说出来的,故自由随意。说出来的书比写出来的书多一分自由,少一分拘谨。想想四大名著,前三部《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都是说出来再落成文字的。三部巨著流传甚广,缘于初始的自由,提炼的随意。自由与随意就成了书籍的某一种状态,于是就有了这部《醉文明》。

看书、读书、说书、著书乃古之四事,此四事于观者介于看读之间,于作者介于说著之间,其中差距微妙,感受奇特。看书之看为阅,读书之读为学;说书之说为泄,著书之著为垒;阅、学、泄、垒乃四种与书相关之状态,勾连你我,组成了这个纷杂的世界。

唯一值得赞叹的是,我们所处的世界积累了先人的文化遗存,我们仅是继承者,坐享其成,无法言谢。

是为序。

马未都

2016年11月19日凌晨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醉文明(收藏马未都4)(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马未都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667614
开本 32开
页数 247
版次 2
装订 精装
字数 129
出版时间 2017-01-01
首版时间 2017-01-01
印刷时间 2017-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鉴赏收藏
图书小类
重量 0.448
CIP核字 2016235496
中图分类号 G262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5
150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6:1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