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大量的名著名篇为基础按“绘景”与“状物”分类,详细分析了这些作品在“绘景”及“状物”的写作中的可取之处,便于学生的借鉴,书中还详细地例举了多种写作方法,是一本较为实用的中学生作文辅导材料,它可帮助学生提高作文的写作能力。
图书 | 绘景与状物例话/精品作文例话丛书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以大量的名著名篇为基础按“绘景”与“状物”分类,详细分析了这些作品在“绘景”及“状物”的写作中的可取之处,便于学生的借鉴,书中还详细地例举了多种写作方法,是一本较为实用的中学生作文辅导材料,它可帮助学生提高作文的写作能力。 目录 序言 绘景篇 一、林黛玉与《月光曲》——绘景中的人物观察法 二、同在春天,感觉不尽同——绘景中的人物感受法 三、“日出”不一样——绘景中的定点法 四、粗画细描绘美景——绘景中的点面结合法 五、古吟《江雪》,今赏《观星》——绘景中的静景法 六、“水甜人贤”盼“春来”——绘景中的动景法 七、最美不过长江水——绘景中的全景法 八、小塘春色关不住——绘景中的特写法 九、最浓的情在霞光里——绘景中的远景法 十、于朦胧中现清新——绘景中的近景法 …… 状物篇 一、“臭椿”“柑桔”皆可赞——状物中的顺序法 二、“故乡人的‘种菜哲学’”——状物中的说明法 三、摹写物性意更深——状物中的习性法 四、静若处子 动如脱兔——状物中的动静法 五、取他之短 补我之长——状物中的比较法 六、画云显峰 含蓄深沉——状物中的映衬法 七、匠心独运 生动传神——状物中的拟人法 八、以人喻物 以物喻人——状物中的喻人法 九、生活丰富 妙喻生辉——状物中的比喻法(之一) …… 试读章节 这段描写给我们勾画出一幅色彩绚丽的百草园的景色图。开头一句,总写了百草园的景色,也就是从面上描写了百草园的景色。第二句开始,重点描写了“短短的泥墙根一带”的景色。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绘景与状物例话/精品作文例话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姜根发等编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10399838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2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63 |
出版时间 | 1999-01-01 |
首版时间 | 1999-01-01 |
印刷时间 | 1999-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教育考试-中小学教辅-初中语文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1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
丛书名 | |
印张 | 7.3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
宽 | |
高 | 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05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