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突尼斯/列国志
内容
编辑推荐

突尼斯是北非马格里布地区的阿拉伯国家,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1200年绯尼基人进入突尼斯,创造了灿烂的迦太文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突尼斯现代化步伐加快,是西亚非洲发展成效最突出的国家之一。本书比较系统地介绍了突尼斯国家发展的历史,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教等各方面情况,对于了解当今突尼斯国家有重要参考价值。本书作者杨鲁萍、林庆春、长期从事突尼斯研究,且均曾在突尼斯工作、学习过,拥有第一手资料,所述内容详实,资料丰富。

内容推荐

突尼斯是北非马格里布地区的阿拉伯国家,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1200年腓尼基人进人突尼斯,创造了灿烂的迦太基文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突尼斯现代化步伐加快,是西亚非洲发展成效最突出的国家之一。

目录

自序/1

第一章 国土和人民/1

 第一节 自然地理/1

一 地理位置/1

二 行政区划/2

三 地形特征/2

四 河流与湖泊/3

五 气候/4

 第二节 自然资源/5

一 矿产/5

二 农林资源/5

 第三节 居民与宗教/6

一 人口/6

二 民族和语言/8

三 宗教/9

 第四节 民俗与节日/9

一 民俗/9

二 节日/12

 第五节 主要城市和古迹/15

一 突尼斯城/15

二 迦太基/16

三 比塞大/17

四 苏塞/18

五 斯法克斯/18

六 凯鲁万/19

七 西迪·布·赛义德/19

八 哈马马特/20

九 莫纳斯提尔/21

十 杰尔巴岛/21

十一 加夫萨/22

十二 巴尔多国家博物馆/22

十三 宰敦大清真寺/23

十四 杰姆圆形竞技场/24

十五 地下村庄/25

第二章 历史/26

 第一节 上古简史/26

一 柏柏尔人居住时期/26

二 腓尼基人的迦太基国家/26

三 罗马人统治时期/28

四 汪达尔人和拜占庭时期/28

 第二节 中古简史/29

一 阿拉伯人入侵突尼斯/29

二 阿拉伯各王朝时期/30

三 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31

四 侯赛因王朝的统治及其末期的革新/32

 第三节 近代简史/34

一 法国侵占突尼斯/34

二 法国殖民统治下的突尼斯/35

三 反对殖民主义侵略的斗争/36

 第四节 现代简史/38

一 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阶段/38

二 独立的步伐/42

三 突尼斯共和国时期/45

 第五节 突尼斯著名历史人物/62

一 “战略之父”汉尼拔/62

二 伊本·赫勒敦/64

第三章 政治/66

 第一节 政治演变/66

一 政治发展简史/66

二 突尼斯共和国成立/67

三 布尔吉巴执政时期/68

四 本·阿里执政时期/69

 第二节 政治制度/71

一 宪法/71

二 国民议会/75

三 总统/79

四 政府/80

五 司法/82

六 民法和刑法/84

七 地方政府/84

八 参议机构/85

九 政党和社会团体/86

十 著名政治人物/100

第四章 经济/108

 第一节 概述/108

一 经济发展水平/108

二 基本经济状况/113

三 经济发展计划/121

 第二节 农牧渔业/133

一 农业/133

二 畜牧业和渔 /153

三 农产品进出 /158

 第三节 工矿业/159

一 概况/159

二 工业体制改革/161

三 矿业/167

四 能源/173

五 制造业/190

六 建筑和公共工程/208

 第四节 交通运输和通信/210

一 交通运输/210

二 通信/225

 第五节 国内贸易/230

一 国内贸易基本情况/230

二 市场供应/232

三 消费和收入/234

四 生产和消费价格/235

 第六节 财政金融/238

一 政府财政/238

二 国家金融/249

三 国际金融/256

 第七节 对外经贸/266

一 外贸概况/266

二 外贸关系/270

三 主要进出口商品/275

四 无形贸易/282

五 突尼斯与欧盟“贸易伙伴关系协议”/283

六 对外开放政策/284

七 外资企业/287

 第八节 旅游业/288

一 概况/288

二 旅游资源/291

 第九节 国民生活/293

一 人民生活/293

二 社会福利制度/301

三 妇女/310

四 社会团体/315

第五章 军事/318

 第一节 建军简史/319

一 独立前武装力量状况/319

二 独立后建立突尼斯军队/319

三 军队原则、任务和作用/320

 第二节 三军实力/321

一 陆军/321

二 海军/322

三 空军/323

四 准军事部队/323

 第三节 兵役制度/324

一 兵役法/324

二 征兵制度/324

三 军阶/324

第六章 教育、文化艺术、体育、卫生/325

 第一节 教育/325

一 学生情况/326

二 学校情况/328

三 大学/329

 第二节 文化艺术/335

一 文化艺术机构/336

二 文化艺术节/337

三 电影/337

四 戏剧/338

五 音乐/338

六 舞蹈/339

七 博物馆/339

八 图书和出版/340

九 媒体/340

 第三节 体育/352

一 体育项目和运动水平/352

二 体育场馆和组织/354

 第四节 医疗卫生/355

一 医疗卫生体制/355

二 卫生健康措施/356

三 控制人口政策/357

第七章 外交事务/359

 第一节 外交政策/359

 第二节 同西方国家的关系/363

一 同美国的关系/364

二 同欧盟国家的关系/365

 第三节 同中东国家的关系/371

一 同马格里布国家的关系/373

二 同巴勒斯坦的关系/377

三 同伊拉克的关系/378

四 同埃及的关系/379

五 同约旦的关系/380

六 同其他国家的关系/380

 第四节 同非洲国家的关系/381

 第五节 同中国的关系/383

主要参考文献/387

后记/389

再版后记/391

试读章节

二 通信

突尼斯通信业发展迅速,“八五”期间年均增长15%,“九五”期间年均增长17%。“十五”计划和“十一五”计划通信业产值占GDP分别为8%和13.5%,生产附加值年均增长分别为20.6和17.5%。通信业始终是国民经济各行业发展速度最快的行业。1987年全国通信覆盖面仅10%,1999年达到100%。1995~1997年包括电信和邮政的通信基本建设的投资额占交通和通信行业的22%,年均增加26.1%,分别为1.65亿第纳尔、1.72亿第纳尔和2.51亿第纳尔。投资主要用于电话网和邮政局建设,60%以上用于发展电话网,包括通信线路、信息传送、移动通信网站和电话局。1998和1999年投资(包括电视转播)分别为2.2亿第纳尔和2.19亿第纳尔,占交通运输和通信业投资的23.3%和15.6%。2000年(包括电视转播)为3.7亿第纳尔,占24.8%,主要用于继续发展国内和国际通信网络,扩大电话网和邮政中心的现代化信息建设。“十五”计划行业投资53.02亿第纳尔,其中通信32.04亿第纳尔,占60.4%,信息20.98亿第纳尔,占39.6%;私人投资占52%。“十一五”计划行业投资63亿第纳尔,其中通信38.56亿第纳尔,占61.2%,信息24.44%;私人投资占38.8%。投资主要用于基本建设、网络连接和保障、信息服务和安全系统化、电子科技普及。

(一)电信

电信部门是“八五”和“九五”发展计划的重点之一。1982~1999年的17年间,用于电信基础设施投资增加了9倍。1996年电信部成立了突尼斯电信局,以便更好地发展电信网络,提高电信效果和速度。1998~2000年电信部门产值以17%的速度发展。国际先进科技促进了电信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国家电信传输中枢系统和保障网已经建立,全国各地7个技术处理站以光缆连接,采用先进技术不同步转换ATM系统和SDH系统。突尼斯通过连接国际海底光缆网与世界各地区进行电信联络,通过卫星地面接收站与国际电信、阿拉伯电信等世界电信系统联络。已经在全国建立了互联网,2000年与世界互联网连接功能从15.5兆赫/秒扩展到20兆赫/秒。目前电信行业有诸如阿尔卡特、诺基亚、西门子和爱立信等外国公司的投资。2000年政府计划对国有电信业进行私有化改革,实行股份制,1998年6月突尼斯国家电信公司40%的股份已经上市。

全国家庭电话拥有率1987年为3%,2000年增长到11%,2001年达到14%,将实现城市平均每户家庭一部电话。1987年全国电话线22万条,1998年发展到88万条电话线路和58个通信数字交换中心,电话数字化技术程度达85%,国际线路程控电话率达到95%以上;1999年扩建13万条电话线路,电话数字化程度达到100%;2000年底电话线路达到约100万条,2001年底达到120万条。移动电话开始在城市普及。建立了全球移动电信系统(GSM),1998年有5万个移动电话用户,2000年底扩展到20万用户,2001年达到40万用户。车载电话系统(RTM)也已建立,2000年已经拥有约2万多用户。私人承包了对公共电话的投资项目,私人投资1998年比1997年增加75%,全国公用电话亭由私人投资经营,1998年为5000多个,2000年达到18700个。

“十五”计划期间电信业实行了企业整顿计划,以适应国内需求和应对国际竞争;同时电信业进一步对私人开放;进行了行业技术改造,电信业务科技含量增加;传输领域运用光纤电缆和数字传送技术;扩大国内通信网络,并更好地与国际通信网络连接;通信渠道多样化,更多地运用连接通信卫星的地面和海底电缆;普及公共电话的数字电话技术;私营公司进入广播和电视领域,建立了广播站和电视台;邮政安装了电子系统,一些地区建立了远程控制中心,绝大多数中心在地区内达到了100%的覆盖率;实施了通信网络和信息系统安全保障计划。

2006年电话用户从2001年的140万户增加到860万户,家庭电话拥有率从14%增加到84%,固定电话130万户,电话拥有率从10.9%增加到12.5%;移动电话733万户,电话拥有率从4%增加到72%,广播电视覆盖率2001年已经达到100%。

邮政业开始普及电子邮政业务,实行无纸质邮政服务,以及邮政电子汇款、邮政电子结算、邮政电子汇票等电子金融服务和邮政网上服务等业务。

“十一五”计划的目标是:运用现代通信技术,争取最大的科技效应,扩大通信领域的私营成分;发展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通过运用新一代网络技术、加快安装新一代高流量无线技术和发展数码技术,提供高容量的互联网服务。网络传输加快普及光纤技术、确保国际通信的使用安全。

到2011年,电话用户将达到1160万户,家庭电话拥有率为108%;固定电话300万户,电话拥有率增长到28%;移动电话860万户,电话拥有率达到80%。将安装3G移动电话;使用各种现代技术的高流量通信网的用户达到140万户,特别是增加使用wiMax(全球微波接人互操作系统,一种新兴的宽带无线接人技术)的用户。

(二)电子信息

近年互联网在城市发展很快,2000年已有6家网络服务提供商,270个网站,其中突尼斯网站40多个,包括英语、法语和阿拉伯语,分政治、政党、经济、旅游、媒体和互联网服务站类别等。2000年全国注册用户3万户,其中企业超过6500多家,上网人数已经达到了22万。电力部力争自2000年起,在几年内使30%的家庭成为网上用户。

政府正在采取多种措施推广电子信息技术的实际运用,包括普及国家机关办公和企业管理电脑化,在教育系统实行联网计划,在国民中特别是青少年中开展电脑知识教育,采取优惠价格鼓励人们上网,大力培养电脑人才以满足发展需要,建立信息科技园区,开发电脑软件等。

1998年开始在首都建立“拉乌埃德电子科技园”,即电子信息城,第一期工程已经完成,二、三期工程2001年开工,到2002年,各类电子科研人员和工程师达到1000人。私人资本对此投资比例很大。2000年科技园产品已经向美国、日本等国出口,2000年出口额约达到1700万美元。该科技园已被世界科技园组织列入世界47大科技园之中,成为继南非之后第二个榜上有名的非洲国家。

正在推广电子商务这一现代化的商业服务方式。2000年8月9日颁布了有关电子商务的2000-83号法令,发行了电子模拟货币“电子第纳尔”,作为代币凭证在电子商务机构流通。2000/2001年度培养电信高科技人才的高等电信学校和电信学院相继开学。

农村是电信发展的重点地区,是政府的社会发展计划的一部分,1994年启动一项建设农村电话网工程,预计投资7000多万第纳尔,在上千个村庄安装1万多条线路,到1997年已经有3500条线路投入使用,2000年达到8000条线路。

“十五”计划期间,实施了电子服务的管理计划,利用宽带增进远程服务效果和加强对用户端的监管。这期间,每百人配有电脑从2.6台增加到6.3台,家庭电脑拥有率从3%增加到7.9%,互联网用户从6万增加到18万,上网人数从42万增加到129.5万,上网家庭从1.05%增加到3.06%,网址从600个增加到4930个,国际互联网接入容量从72兆增加到1280兆。

“十一五”计划目标是发展宽带业务,通过WiMax技术发展高容量领域,增加其运行速度,促进数码技术的使用,提高远程服务水平;支持提供网络服务,在全国范围发展电子信息系统,逐渐扩展与国际网络连接能力。支持信息和数码领域基础建设,运用信息和通信各领域的先进技术,加强信息和电子服务建设,继续实施电子服务的管理计划,建立信息库和信息网络,促进信息流通和信息共享,信息网向社会开放,建立电子信息和文件管理系统,保证信息安全。计划期间,每百人配有电脑从6.3台增加到18台,家庭电脑拥有率从7.9%增加到30%,互联网用户从18万增加到120万,上网家庭比例由3.06%增加到20%,上网人数从129.5万增加到500万(使用电子信箱人数),网址从4930个增加到2万个,国际互联网接入容量从1289兆增加到5000兆,突尼斯域名从6400个增加到2万个。

P225-229

序言

自1840年前后中国被迫开关、步入世界以来,对外国舆地政情的了解即应时而起。还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受林则徐之托,1842年魏源编辑刊刻了近代中国首部介绍当时世界主要国家舆地政情的大型志书《海国图志》。林、魏之目的是为长期生活在闭关锁国之中、对外部世界知之甚少的国人“睁眼看世界”,提供一部基本的参考资料,尤其是让当时中国的各级统治者知道“天朝上国”之外的天地,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这部著作,在当时乃至其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产生过巨大影响,对国人了解外部世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自那时起中国认识世界、融入世界的步伐就再也没有停止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尤其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更以主动的自信自强的积极姿态,加速融入世界的步伐。与之相适应,不同时期先后出版过相当数量的不同层次的有关国际问题、列国政情、异域风俗等方面的著作,数量之多,可谓汗牛充栋。它们对时人了解外部世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当今世界,资本与现代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广度在国际间流动和传播,“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各地,极大地影响着世界历史进程,对中国的发展也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面临不同以往的“大变局”,中国已经并将继续以更开放的姿态、更快的步伐全面步入世界,迎接时代的挑战。不同的是,我们所面临的已不是林则徐、魏源时代要不要“睁眼看世界”、要不要“开放”问题,而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新的世界发展大势下,如何更好地步入世界,如何在融入世界的进程中更好地维护民族国家的主权与独立,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与人类共同发展做出贡献。这就要求我们对外部世界有比以往更深切、全面的了解,我们只有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世界,才能在更高的层次上融入世界,也才能在融入世界的进程中不迷失方向,保持自我。

与此时代要求相比,已有的种种有关介绍、论述各国史地政情的著述,无论就规模还是内容来看,已远远不能适应我们了解外部世界的要求。人们期盼有更新、更系统、更权威的著作问世。

中国社会科学院作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的最高研究机构和国际问题综合研究中心,有11个专门研究国际问题和外国问题的研究所,学科门类齐全,研究力量雄厚,有能力也有责任担当这一重任。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领导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就提出编撰“简明国际百科全书”的设想。1993年3月11日,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的胡绳先生在科研局的一份报告上批示:“我想,国际片各所可考虑出一套列国志,体例类似几年前出的《简明中国百科全书》,以一国(美、日、英、法等)或几个国家(北欧各国、印支各国)为一册,请考虑可行否。”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根据胡绳院长的批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于1994年2月28日发出《关于编纂〈简明国际百科全书〉和〈列国志〉立项的通报》。《列国志》和《简明国际百科全书》一起被列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项目。按照当时的计划,首先编写《简明国际百科全书》,待这一项目完成后,再着手编写《列国志》。

1998年,率先完成《简明国际百科全书》有关卷编写任务的研究所开始了《列国志》的编写工作。随后,其他研究所也陆续启动这一项目。为了保证《列国志》这套大型丛书的高质量,科研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1999年1月27日召开国际学科片各研究所及世界历-史研究所负责人会议,讨论了这套大型丛书的编写大纲及基本要求。根据会议精神,科研局随后印发了《关于〈列国志〉编写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陆续为启动项目拨付研究经费。

为了加强对《列国志》项目编撰出版工作的组织协调,根据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的李铁映同志的提议,2002年8月,成立了由分管国际学科片的陈佳贵副院长为主任的《列国志》编辑委员会。编委会成员包括国际片各研究所、科研局、研究生院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等部门的主要领导及有关同志。科研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组成《列国志》项目工作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成立了《列国志》工作室。同年,《列国志》项目被批准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将《列国志》项目列入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计划。

在《列国志》编辑委员会的领导下,《列国志》各承担单位尤其是各位学者加快了编撰进度。作为一项大型研究项目和大型丛书,编委会对《列国志》提出的基本要求是:资料翔实、准确、最新,文笔流畅,学术性和可读性兼备。《列国志》之所以强调学术性,是因为这套丛书不是一般的“手册”、“概览”,而是在尽可能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体现专家学者们的研究所得和个人见解。正因为如此,《列国志》在强调基本要求的同时,本着文责自负的原则,没有对各卷的具体内容及学术观点强行统一。应当指出,参加这一浩繁工程的,除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专业科研人员以外,还有院外的一些在该领域颇有研究的专家学者。

现在凝聚着数百位专家学者心血、约计150卷的《列国志》丛书,将陆续出版与广大读者见面。我们希望这样一套大型丛书,能为各级干部了解、认识当代世界各国及主要国际组织的情况,了解世界发展趋势,把握时代发展脉络,提供有益的帮助;希望它能成为我国外交外事工作者、国际经贸企业及日渐增多的广大出国公民和旅游者走向世界的忠实“向导”,引领其步入更广阔的世界;希望它在帮助中国人民认识世界的同时,也能够架起世界各国人民认识中国的一座“桥梁”,一座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走向中国的“桥梁”。

《列国志》编辑委员会

2003年6月

后记

列国志《突尼斯》一书面世六年有余,我们应出版社再版之邀,对本书内容进行了更新和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明显地感觉到,这些年来突尼斯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在保持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的形势下,突尼斯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政府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危机等复杂的世界形势,适时地调整本国政策,排除各种不利因素,克服诸多困难,保证了经济自由化和市场化改革顺利进行。与此同时,循序渐进地推进政治民主化进程,多年的宪政民主实践逐渐疏通了政治参与的合法途径。此外,政府注重经济与社会的平衡发展,促进了社会各方面发生明显的转变,特别是在消除社会贫困方面积累了成功的经验。国家的全面发展给对外开放创造了适宜的环境,广泛和多途径的外交政策拓展了对外交往的空间,突尼斯在地区和国际上的地位进一步提高。几年来,突尼斯这个北非小国获得如此的成果,不仅可以惠及本国国民,也能够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一份贡献。为此,我们感到欣慰。

我们为本书补充的内容,主要是以突尼斯政府实施的两个五年(2001~2006年和2007~2011年)发展计划为主线,介绍各方面的新情况。书中的结构框架没有改变,原有的内容绝大部分予以保留,只因新旧衔接的缘故,做了局部的删改。但是书中的表格基本进行了更新。

我们希望第二版的列国志《突尼斯》继续对读者有所裨益,谢谢惠阅!

杨鲁萍 林庆春

2009年11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突尼斯/列国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鲁萍//林庆春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9714706
开本 32开
页数 398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332
出版时间 2010-06-01
首版时间 2010-06-01
印刷时间 2010-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国外游
图书小类
重量 0.48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941.4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09
146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6: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