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碰撞一贯塑造着我们太阳系中的行星,雕琢着地球与月亮。这种事情仍在我们的毗邻不断发生,人们在1994年7月看到彗星残片轰击了木星的表面。如此规模的碰撞如果出现在地球上怎么办呢?后果会不会在某一方面接近于6500万年前消灭恐龙的那次碰撞?科学家们现在已开始追踪将在未来威肋地球的遥远的小行星与彗星。本书追本穷源,从宇宙碰撞的历史说起,提到了许多对付未来厄运的方案措施,回答了一系列人们普遍关注的宇宙对地球的碰撞等问题。
图书 | 宇宙大碰撞/科学焦点丛书 |
内容 | 内容推荐 宇宙碰撞一贯塑造着我们太阳系中的行星,雕琢着地球与月亮。这种事情仍在我们的毗邻不断发生,人们在1994年7月看到彗星残片轰击了木星的表面。如此规模的碰撞如果出现在地球上怎么办呢?后果会不会在某一方面接近于6500万年前消灭恐龙的那次碰撞?科学家们现在已开始追踪将在未来威肋地球的遥远的小行星与彗星。本书追本穷源,从宇宙碰撞的历史说起,提到了许多对付未来厄运的方案措施,回答了一系列人们普遍关注的宇宙对地球的碰撞等问题。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地球的宇宙碰撞史 第二章 地球的襁褓时期 第三章 早期的地球与月亮 第四章 识别飞行物体:小行星与彗星 第五章 陨石真能撞击行星吗 第六章 地球的老伤疤 第七章 恐龙的让位 第八章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第九章 本世纪的撞击 第十章 未来的冲击 第十一章 识别飞行物体 第十二章 防卫策略 第十三章 是末日吗 试读章节 我们的太阳与行星大体上是在46亿年前同时形成。科学家们认为行星的聚合需要1亿年左右,较大的外行星更长些,而较小的内行星则稍短些。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宇宙大碰撞/科学焦点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达娜·狄索妮著//谈祥柏译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0627654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2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87 |
出版时间 | 1998-04-01 |
首版时间 | 1998-04-01 |
印刷时间 | 1998-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天文地理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17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P157 |
丛书名 | |
印张 | 4.375 |
印次 | 2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
宽 | |
高 | 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