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燕编著的《美学奥秘会探》为复旦大学中文系张德兴教授的荣休纪念文集,收录张先生及其所带硕士和博士的美学研究、师门杂忆等不同类型的文章二十余篇,从不同视角充分展现了张先生在学术研究、教授学生和为人处世方面的丰富积累和出色成就。所选论文里包含了张先生最具代表性、最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涉及西方美学、美学理论和西方文论,则又集中显示了张先生从事美学研究的主要特点和学术贡献,因为跨时较长,某种意义上,这些论文又具有学术文献的历史价值,很值得该学科的研究者参考利用。
图书 | 美学奥秘会探/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荣休纪念文丛 |
内容 | 编辑推荐 高燕编著的《美学奥秘会探》为复旦大学中文系张德兴教授的荣休纪念文集,收录张先生及其所带硕士和博士的美学研究、师门杂忆等不同类型的文章二十余篇,从不同视角充分展现了张先生在学术研究、教授学生和为人处世方面的丰富积累和出色成就。所选论文里包含了张先生最具代表性、最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涉及西方美学、美学理论和西方文论,则又集中显示了张先生从事美学研究的主要特点和学术贡献,因为跨时较长,某种意义上,这些论文又具有学术文献的历史价值,很值得该学科的研究者参考利用。 目录 美学探秘历程 张德兴印象(张玉能) 美学探秘者的足迹——张德兴先生美学研究述评(饶静) 张德兴:西方美学史研究的探索者和坚守者(张弓) 修为己之学——记张德兴老师(刘涛) 师门问学琐忆 匆匆岁月,师恩难忘(苏玉君)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忆张德兴导师二三事(王兢) 师恩难忘意深浓,桃李人间茂万丛——写在张德兴老师荣休之际(梁蓉) 不止美学——记我的导师张德兴教授(苏颖) 温馨师德,山高水长——师从张德兴老师读博求学散记(张文杰) 往事依依(蔡钰) 美学专题研讨 技术时代艺术的生命政治(支运波) 试论绘画与运动的关系(陈辰) 论《精神现象学》中的“主体”思想(高燕) 死之“可能性”与“不可能性”——从黑格尔到布朗肖(朱玲玲) 胡塞尔的想象理论(鲍俊晓) 论卢卡奇的审美直接性(林新华) 自由的向度——福柯与德勒兹的思想共振(张中) 小说:对存在之可能性的召唤——读昆德拉《小说的艺术》(高燕) 知识的帕索斯——评雅克·朗西埃《审美无意识》(饶静) 论文学评论家不可志为文学评论家(刘涛) 萧红的“悲情世界”——从《生死场》到《呼兰河传》(贾婷) 论蒋孔阳的音乐美学思想(罗曼) 美学问学点滴 席勒的美学思想(张德兴) 历史唯物主义与马克思恩格斯的悲剧观(张德兴) 论绝对美与相对美(张德兴) 德国古典美学概论(张德兴) 论异化劳动的美学意义 ——学习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札记(张德兴) 试论西方美学对1950—1960年代中国美学研究的影响(张德兴) 师门同学名录 编后记(高燕)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美学奥秘会探/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荣休纪念文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高燕 |
绘者 | |
出版社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9125535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4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52 |
出版时间 | 2017-01-01 |
首版时间 | 2017-01-01 |
印刷时间 | 2017-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美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34 |
CIP核字 | 2016222371 |
中图分类号 | B83-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1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10 |
宽 | 148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