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现代中国文学新探
内容
目录

自序

文学史学卷

 现代中国文学史书写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现代文学史书写在突围解惑中创新趋优

——治学修史的粗浅体会

 中国现代文学通史书写范式的调整与更新

 评述中国现代文学史学科范式的重建

 辩证理解现代文学史书写的“真实性”

 文体自觉意识之于现代中国文学史建构

 现代文学史书写“认知模式”的调整或解构

 现代中国文学研究“去政治化”管窥

 质疑“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以文学史举证

 现代文学史书写与创新能力培养

 提升学员创造力与文学史教学改革

文学思潮卷

 重探《新青年》与国语文学主潮

 透过《新青年》触摸五四文学革命真相

 弘扬“五四”为人生派的文学批评精神

 鲁迅个性意识的当代思考

 “民族的文学”与“世界的文学”

——论茅盾现代文学观的前瞻性

 以比照视野重探胡适的人本文学观

 当代文学批评应强化诗性维度

文学评论卷

 遵循鲁迅杂文传统不断开拓前进

——读《田仲济杂文集》有感

 谱写社会底层流浪者的生存欲求曲

——读修白中篇《空洞的房子》有感

 满怀豪情唱英雄

——读王延唏《共产党人之歌》

 五四文学发生学的新洞识

——序《父权缺失与五四文学的发生》

 突破难点解开密码探索新天地

——序《中国当代革命战争小说情爱叙事研究》

 富有探索精神的创新之作

——序《中国现代边地小说研究》

编辑推荐

朱德发著的《现代中国文学新探》并非漫无边际的“散论”或“乱弹”,当然也不是围绕一个中心论题层层展开的专著,而是聚焦于三个形散而神不散的方面展开。一是对现代中国文学史学的再求索。所谓再求索,因为继《现代文学史书写的理论探索》一书面世后,笔者对现代中国文学史理论又有些思考和求索,虽然对文学史学没有大的突破,但在不少方面思考还是有新意的,探索还是有深度的。二是有关文学思潮的再评述或再补充。人们长期认为,“五四”文学革命的主潮是启蒙文学思潮,或日启蒙与救亡双重变奏的两大文学主题;若是真正回到历史现场、尊重历史事实,“五四”文学革命的主潮就应该认为是国语文学思潮。三是文学评论。所谓文学评论,既指对文学作品的评论,又指对文学研究著作的评论。如果说这里的“文学评论”有什么创新,那主要体现在“文学研究著作”中,而不在笔者的“文学批评”里。

内容推荐
本书以论文的形式, 从中国现代文学三个形散神不散的维面作了探索: 一是对现代中国文学史理论作了新的思考和求索 ; 二是就有关中国现代文学思潮进行了再评述或再补充 ; 三是就现代中国文学作品评论进行了分析, 既包括对文学作品的评论, 又包括对文学研究著作的评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现代中国文学新探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朱德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山东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9102315
开本 16开
页数 33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30
出版时间 2016-12-01
首版时间 2016-12-01
印刷时间 2016-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518
CIP核字 2016300407
中图分类号 I206.6
丛书名
印张 21.25
印次 1
出版地 山东
239
169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5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6:2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