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铁血王国普鲁士/轻松阅读外国史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我们现在看到的德国是一个强大的国家,然而,近现代历史上它曾饱受战争的重创,陷入严重的分裂。可以说,一部德国史就是一部民族分裂,统一,再分裂,再统一的历史。从这个意义上说,民族问题(或曰谋求国家统一)就成为了贯穿整个德意志近现代史的一条主线。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普鲁士王国的兴起对德意志民族的崛起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为德国的统一大业最终是由普鲁士完成的。那么,身处在一个列强环伺的欧洲和一个诸侯林立的德意志中间,人口和领土原本都不算多的普鲁士,又究竟是凭借何种“神奇的力量”逐渐由弱变强,一步步壮大发展起来的呢?且听《铁血王国普鲁士》作者张雪、常县宾为你讲述普鲁士王国的“铁血”道路。

内容推荐

德意志是一个历史上长期分裂的国家,然而,经过几百年的苦苦奋斗,德意志终于在1871年由普鲁士实现了首次民族大统一。普鲁士顺应潮流,及时推进各项改革,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推行重商主义,军事上重视国防建设,文化上向外国学习先进的思想,大力兴办教育,同时鼓励移民,收容新教徒,由此吸纳外国的人才;通过诸种改革手段,普鲁士在短短百年内迅速崛起并完成了近代德国的统一;在某种意义上普鲁士已成为德国精神和文化的代名词。

张雪、常县宾著的《铁血王国普鲁士》以生动的笔法,撷取普鲁士国家历史上最有概括性的事件,演绎一部“普鲁士道路”的演进史,帮助读者理解今日德国的历史渊源和历史命运,并从中得到警示和启迪。

目录

第一章 崛起(1415—1786)

 第一节 勃兰登堡—普鲁士与霍亨索伦家族———两大支撑点与王家世系

 第二节 大选侯开创新局———“把勃兰登堡—普鲁士打造成为强权国家”

 第三节 普鲁士王国的建立与“士兵王”军事立国———德意志诸邦中的斯巴达

 第四节 弗里德里希二世时代———强权扩张与开明

第二章 浴火再生(1789—1815)

 第一节 奇耻大辱———拿破仑帝国的重击

 第二节 改革———普鲁士的刮骨疗毒

 第三节 雪耻———普鲁士举起民族解放战争的旗帜

第三章 革命、发展和争雄(1815—1861)

 第一节 革命———普鲁士政治上被动式的进步

 第二节 德意志关税同盟与经济腾飞———普鲁士成为德意志的翘楚

 第三节 奥尔米茨之耻———普鲁士理智的退让

第四章 “铁血”统一(1861—1871)

 第一节 铁血强权:别无他选———尖头的子弹胜过尖刻的演说

 第二节 统一首战:普丹战争———以分离作为统一的序曲

 第三节 阋墙之战:普奥战争———历时七周的家主争夺

 第四节 终篇部曲:普法战争——— 一个大写的共同的名字

第五章 俾斯麦时代(1871—1890)

 第一节 高速发展的工业经济———团结一心力断金

 第二节 翻天覆地的社会变化———贞元会合焕新颜

 第三节 纵横捭阖的大陆政策———结亲交友抑敌手

第六章 消亡(1890—1918)

 第一节 威廉二世的强权时代———生于巨人肩膀上的欲念

 第二节 由“新路线”到“世界政策”———保护是安稳也是限制

 第三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帝国的终结———南柯美梦终须断

参考文献

出版后记

试读章节

第一章 崛起(1415—1786)

普鲁士,让世人震惊的名字,在德意志的历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正是它,日后统一了德意志,使之成为欧洲的强权,让世界都感受到它的呼吸!那么,这个给德意志民族和国家打上了深深烙印的王国,它是如何发展和崛起的?其内在的原因是什么?给德意志民族带来了何种影响?第一节勃兰登堡—普鲁士与霍亨索伦家族

——两大支撑点与王家世系

普鲁士王国的前身是勃兰登堡选侯国一普鲁士公国,顾名思义,其两大支撑点是勃兰登堡和普鲁士,而把两者有力地联合在一起的则是著名的霍亨索伦家族,因此,要了解普鲁士王国的历史,首先就要了解两个邦国——勃兰登堡和普鲁士,以及一个家族——霍亨索伦家族。

勃兰登堡位于波罗的海南岸的易北河和奥得河之间。由于土地充满砾石,不利于耕种,时人讥称为“砾石罐头”。因为它处于西欧和东欧的交界地,所以是德意志人与斯拉夫人频繁交战之处。公元前1世纪上半期,日耳曼人为征服易北河东岸地区而频繁交战。在5—6世纪民族大迁徙中,大部分日耳曼人离开此处,留下的日耳曼人逐渐与由东方迁来的斯拉夫人融合,形成斯拉夫人居住区。10世纪初,德意志萨克森王朝推行“重新征服旧日耳曼人居住区的政策”,向易北河以东挺进。1134年4月11日,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洛塔尔三世最终征服勃兰登堡,并将此处作为军事采邑授予阿斯卡尼亚家族的安哈尔特伯爵。从此,勃兰登堡就一直在德意志的版图之内,并得到了发展和加强。1252年,其伯爵约翰一世取得选侯称号。到这个家族的末代伯爵瓦尔德马尔时,勃兰登堡的版图已达4,5万平方公里,还建立了柏林、科伦、法兰克福、古本等城。1320年后,由于阿斯卡尼亚家族绝嗣,勃兰登堡在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纷纷易主导致强盗骑士到处为非作歹,成为当地的一大公害。

普鲁士处于波罗的海南岸。在勃兰登堡东方,但与之并不接壤,因居民为普鲁士人而得名,他们英勇顽强,爱好和平。12世纪下半期以来,波兰的马佐维亚公爵一再企图征服普鲁士人,但均以失败告终。无奈之下的马佐维亚公爵不惜引狼入室,在1225年决定邀请德意志条顿宗教骑士团前往相助。于是,曾经参加十字军东侵的条顿骑士团充当了德意志化和基督教化的工具,前后用了近60年的时间征服了普鲁士人,德意志化时代开始了。骑士团在征服和统治普鲁士的过程中。逐渐由一个负有宗教使命的军事组织演变为国家组织和经济组织。它以军事管理提高行政效率所取得的有效经验,以及靠宗教禁欲主义和严格的军事纪律在其成员中培养的抽象的超个人效忠观念,对未来的普鲁士王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让波兰人始料未及的是,骑士团统治稳固后便反客为主,开始排挤波兰在这一地区的势力,并联合立沃尼亚骑士团,在波罗的海沿岸扩充疆土;1308年占领但泽,不久又占东波莫瑞,切断波兰的出海口。骑士团的扩张对波兰和立陶宛国家构成重大威胁,迫使两国联合起来共同向骑士团反击。1410年7月15日,波兰一立陶宛联军在坦能堡会战中重创骑士团,遏止了其扩张势头。由此骑士团势力开始走向衰落,1466年,骑士团被迫与波兰签订《托伦和约》,放弃所占有的部分领地,波兰收回但泽、托伦、马林堡和波莫瑞东部;剩余的普鲁士土地仍为条顿骑士团国占有,但在今后300年内须臣服于波兰。至此,骑士团的统治中心转移到柯尼斯堡,作为依附于波兰的藩属,暂时中止了在东欧的扩张。直到16世纪初,条顿骑士团国的命运才开始改变。

我们可以看出,在几个世纪内,勃兰登堡和普鲁士是平行发展的,几乎没有什么联系。一直到1618年,两地才联系到一起,在这个过程中,霍亨索伦家族居功至伟。

序言

世界历史在今天的中国占据什么位置?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中国属于世界,中国历史也是世界历史的一部分:中国要了解世界,也应该了解世界的历史。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今天,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对中国更显得重要。世界历史对中国人来说,是他们了解和理解世界的一扇窗,也是他们走向世界的一个指路牌。然而在现实中,世界历史并没有起这样的作用,中国人对世界的了解还不够,对世界历史的了解更加贫乏,这已经影响到改革开放、影响到中国发挥世界性的作用了。其中的原因当然很多,但不重视历史,尤其是不重视世界史,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改革开放后,中国在许多方面取得进步,但在重视历史这一点上,却是退步了。中国本来有极好的历史传统,中国文化也可以说是一种历史文化,历史在中国话语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在这几十年里,历史却突然受到冷落,被很多人淡忘了,其中世界史尤其受到冷落,当人们知道一个人以世界史为专业方向时,其惊讶的程度,就仿佛他来自一千年以前的天外星球!

不过这两年情况又有变化,人们重新发现了历史。人们发现历史并不是百无聊赖中可以拿出来偶尔打发一下时间的调味剂,也不是傻头傻脑的书呆子找错门路自讨苦吃坐上去的冷板凳。人们意识到:历史是记忆,是智慧,是训诫,是指引;历史指引国家,也指引个人。人们意识到:历史其实是现实的老师,昨天其实是今天的镜子。有历史素养的人,比他的同行更富有理解力,也更具备处理问题的创造性。以历史为借鉴的国家,也会比其他国家走得更稳,发展得更好。

然而在当今时代,历史借鉴远超出了本国的历史,因为中国已经是世界的中国。中国人必须面对这个现实:在他们眼前是一个世界。世界的概念在中国人的脑子里一向不强,而世界历史在中国人的记忆中则更加淡薄。但这种情况不能再继续下去了:时代已经把我们推进了世界。我们如何能不融进世界历史的记忆中?所以,加强对国人的世界史教育,已经是不可回避的责任,这是一个时代的话题。在许多国家,包括我们的近邻,世界历史的教育已经超过了本国历史的教育,外国历史课程占百分之六十甚至更多,本国历史课程只占百分之四十或更少。外国史教育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质教育,中国的公民也应该是世界的公民。

遗憾的是.目前的学校教育离这个要求还很远,所以我们有必要在社会大众中普及世界历史知识。我们编写这套书,就是希望它为更多的人打开一扇窗,让他们学到更多的外国历史知识,从而更多的了解世界。我们希望这套书是生动的,可读的,真实地讲述世界的历史,让读者思索人类的足迹;我们希望这套书是清新的,震撼的。指点人间的正义与邪恶,让读者体验历史的力量。  大约半个世纪前,商务印书馆曾推出过一套“外国历史小丛书”,其中每一本篇幅都很小,一般是两三万字。那套书曾经有过很大的影响,至今还会有很多人说:那是他们世界史知识的来源。“文化大革命”中,“小丛书”受到无端的批判,许多作者受株连,主编吴晗则因为更复杂的原因而遭遇不测。但这套书没有被人忘记,“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吴晗被平反,小丛书又继续出版,人们仍旧如饥似渴地阅读它,直至它出版近500种之多。

又是三十年过去了,时至今日,时代发展了,知识也发展了,“外国历史小丛书”的时代使命已经完成.它不再能满足今天读者的需要。今天,人们需要更多的世界历史知识和更多的世界历史思考,“小丛书”终究小了一点,而且有一点陈旧。我们编辑这一套“轻松阅读外国史丛书”,是希望它能继承“外国历史小丛书”的思想精髓,把传播世界历史知识的工作继续向前推进。

2008年12月于北京

后记

2003年4、5月间,正是北大出版社“人文社会科学是什么丛书”热销阶段,一位著名的大学社社长问我,现在你最想做的书是什么?当时,我毫不犹豫地回答道:“历史系列丛书。”这位社长眼睛一亮,然后又接着问我,“你能告诉我为什么吗?”我几乎不假思索地说:“历史大部分是人物,是事件,可以说历史就是故事(内在地说,历史就是人生),所以历史系列丛书具有天然的大众性。另一方面,同个人要进步、要发展一定要吸取自己走过的路的经验教训,同时要借鉴他人的经验教训一样,我们的民族要进步,国家要发展一定要反省自己的历史,一定要睁眼看世界;消除我们封闭的民族心理和缺乏自省的国民性,有赖于读史。”记得当时他赞同地点了点头。

北大出版社年轻的一代领导者,摒弃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以出版家的眼光和文化担当意识,于2005年决定成立综合室,于学术著作、教材出版之外,确定学术普及的出版新路向,以期在新时期文化建设中尽北大出版人的一点力量。这样,我的这个想法有了实现的可能性。但是新的问题又来了。其时,社长任命我为综合室的主任,制定综合室的市场战略、十年规划、规章制度,带队伍,日常管理,催稿、看稿、复审等等事务,使我无暇去实现这个选题设想。综合室的编辑都是非常敬业、积极上进的。闵艳芸是其中的一位,我把“历史系列丛书”的执行任务交给她,她从选定编委会主任、组织编委会议到与作者沟通、编辑书稿,做了大量的工作,可以说没有她的辛勤工作,这套选题计划不可能如期实现。

钱乘旦老师是外国史领域的著名专家,让我惊异的是他对出版业又是那样的内行,他为我们选择了一批如他一样有着文化情怀及历史责任感的优秀学者作为编委,并与编委一起确定了具体选题及作者,同时他还依照出版规律对编委和作者提出要求。钱老师不愧是整个编委会的灵魂。

各位编委及作者在教学、科研、组织和参加会议等大量的工作之外,又挤时间指导和写作这套旨在提高国民素质的小书,并且在短短的一年中就推出了首批图书,效率之高令我惊异,尤令我感动。

编辑出版“轻松阅读外国史丛书”是愉快、激动的心路历程。我想这是一批理想主义者自我实现的一次实践,相信丛书带给国民的是清凉的甘泉,会滋润这个古老民族的久已干涸的心田……

杨书澜

2016年8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铁血王国普鲁士/轻松阅读外国史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雪//常县宾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1278222
开本 32开
页数 23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1
出版时间 2017-01-01
首版时间 2017-01-01
印刷时间 2017-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292
CIP核字 2016294523
中图分类号 K516.3
丛书名
印张 7.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8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6:0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