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钟嵘诗品研究/南京大学学术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钟嵘《诗品》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基本典籍之一。研究典籍,当然应该以问题为中心。有些问题,是学术界长期以来悬而未决的;有些问题,则有待于研究者的新的发现。发现问题,固然可以借助于现代或西洋文学理论的参照与训练,但这种“参照与训练”一旦进入研究工作,其效用应该如“水中着盐”,而不是“金屑落眼”。作者始终认为,研究价值的大小高低,不仅取决于问题的提出是否有客观依据,而且也取决于解决的途径是否符合问题本身的自然脉络。

《诗品》研究的历史,迄今已有六十余年。本世纪五十年代以来,这一研究更具有世界化的趋向。当古典文论著作自身已走向世界,而研究者仍然以狭隘、僵仄的眼光来处理时,就难免与学术研究的第一线脱节。值得高兴的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具备了这种意识。

内容推荐

本书是对钟嵘及其《诗品》的全面研究。全书分内篇、外篇及杂篇三大部分。内篇由八章构成:第一章“家世与生平”,据唐以前的史料订正了《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及《钟氏家谱》的讹谬,并对钟嵘的生平作出合理的推论。第二章“《诗品》总案”论述了《诗品》一书的书名、条例、结构及主旨。从第三章到第七章是对《诗品》的具体剖析,分别探讨了该书的思想基础、理论渊源、批评方法、术语意蕴及诗学体系。第八章为“历代《诗品》学”,系统总结了《诗品》自唐代至晚清的流传、影响及研究状况,并对包括日本、韩国及欧美的海外“《诗品》学”也作了全面的论述。外篇凡8万余字,自150多种史书、笔记、总集、别集和诗文评中广搜博采,汇成“钟嵘《诗品》集评”,为学者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料。杂篇则为与《诗品》相关的专题论文,可以从多方面帮助读者深化对《诗品》的理解。

目录

《南京大学学术文库》总序(蒋树声)

内篇

第一章 家世与生平

 一、环绕钟嵘世系的诸问题

 二、钟嵘生平简述

 三、钟嵘年表简编初稿

第二章 《诗品》总案

一、正名

二、条例

三、结构

四、主旨

第三章 思想基础——《诗品》剖析之一

一、钟嵘与《周易》

二、钟嵘与儒学

三、钟嵘与玄学

第四章 理论渊源——《诗品》剖析之二

第五章 批评方法——《诗品》剖析之三

一、品第高下

二、推寻源流

三、较量同异

四、博喻意象

五、知人论世

六、寻章摘句

第六章 “兴”义发微——《诗品》剖析之四

第七章 诗派略说——《诗品》剖析之五

一、《国风》系列

二、《楚辞》系列

三、《小雅》系列

第八章 历代《诗品》学

一、《诗品》在唐代的影响

二、宋代以后的“《诗品》学”

三、海外“《诗品》学”

外篇

钟嵘《诗品》集评

一、《诗品》总评

二、《诗品序》集评

三、《诗品》上品集评

四、《诗品》中品集评

五、《诗品》下品集评

杂篇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推源溯流”法的成立及其类型

 一、推源溯流法释名

 二、推源溯流法的成立

 三、推源溯流法的类型

钟嵘《诗品》谢灵运条疏证

应璩诗论略

评车柱环教授《钟嵘诗品校证》

 ——兼谈古代文论校勘中的几个问题

《诗品》解析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的方法问题

 ——由《钟嵘诗品研究》谈起

参考文献

后记

再版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钟嵘诗品研究/南京大学学术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伯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5033292
开本 32开
页数 44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58
出版时间 1999-06-01
首版时间 1999-06-01
印刷时间 2000-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9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7
丛书名
印张 14.5
印次 2
出版地 江苏
210
147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5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10:48:15